二战盟军的微型航母,用坦克登陆舰改装的临时航母
抢滩登陆作战是二战时盟军必须面对的难题,地中海、西欧、西太平洋战区都有这类军事行动,面对敌人预设的防御阵地,进攻方往往需要投放大量炮火,而炮火精确度往往会影响战斗进程和伤亡。火炮校准飞机是当时常用的火力引导装备,不过飞机的起降需要机场或者航母,大战中航母是宝贵的战力,海军并不愿意把航母空间分配给这些不可折叠的飞机,于是一种临时改装的微型航母出现了。
在1943年年底,在新奥尔良监督物资装载的陆军运输队队长詹姆斯赫布罗迪有了一个想法,他在货船的侧面安装悬空钢缆,轻型飞机可以悬挂在钢缆上向前滑行起飞,返回时通过飞机上的挂钩钩住缆线降落,实验证明这套方案具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轻型飞机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起飞,到了1944年,这个思路已经发展成了具备飞行甲板的微型航母。
海军在1944年时手头有了数百艘坦克登陆舰,一艘登陆舰可以携带几百吨货物或者一百多名士兵进行登陆作战,因为数量丰富,海军允许以LST-2登陆舰作为改装平台,最终有6艘登陆舰接受了改装。
登陆舰的运载舱上方搭建了飞机起飞所需的跑道,跑道为木质,表面覆盖专门的金属着陆网,跑道长220英尺(约67米)、宽16英尺(约4.9米),它没有机库,备用飞机可以固定在跑道两侧,一艘临时航母最多携带6架飞机。虽然甲板尺寸较小,但足够让L-4轻型飞机升空了,理论上飞机可以返回降落,但危险系数太高不建议这样做,作战时飞机升空完成任务后可以在友军抢夺的陆地上降落,一旦友军夺取或修建了机场,就不再需要这些临时航母了。
为了提高生存能力,临时航母上安装了一些20毫米、40毫米高射炮,它们分布在两舷、船尾等位置,此外就没有其他武器了,并且改装后的登陆舰也失去了货物运载能力。
临时航母参与了地中海地区的战斗,例如LST-386号参与了西西里岛的战斗,它在10节甲板风的情况下释放了侦察机。此外这些临时航母还参与了意大利、法国南部的军事行动,但它们毕竟只是临时改装的应急装备,是航母的补充,在二战末期或战后不久先后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