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男子花一万买本破书,一年后竟以2600万天价卖出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馆长微鉴作者/馆长微鉴
2012年,一名男子来到了江西南昌的古玩市场。此人姓王,他在发现一本古籍后就被牢牢吸引住了,最后花一万元买下了这本书。
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位王先生是“一万块买本破书”,他们觉得这本书平平无奇,而且已经破败不堪了,值得花一万块钱去买吗?然而王先生自己也没想到,一年后正是这本书卖出了2600万元的天价,拯救了他的事业。
那么,王先生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呢?这本书究竟有什么价值,能够卖出2600万天价呢?
王先生是江西的一名商人,同时还是个收藏家,平常就喜欢逛古玩市场,买来些古董来收藏。2012年的一天,王先生到南昌出差,顺带也到当地的古玩市场逛了逛。
在逛到一个书摊时,王先生被一个塑料袋里装着的一堆残卷吸引住了。这个书摊主要就是卖各种古籍的,至于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就得靠买家自己辨别了。王先生经常买古董,敏锐地察觉到这堆残卷应该很有价值,便向摊主提出想看看。
摊主同意后,王先生翻了翻残卷,顿时被里面的“礼部韵略”几个字给震惊了,决定买下来。随后他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对摊主说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古籍,自己只是想研究研究其中的内容,让摊主开个低点的价格。
然而摊主却早就注意到了王先生的眼神,看出了他很想要这本书,便开出了一万元的价格,怎么也不松口。王先生无奈,正好当时他经济也比较宽裕,便花一万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礼部韵略》究竟有何价值,能让王先生这么看重呢?这本书是宋朝时官方颁布的韵书,也是科举考试中的参考书,通俗点说就是宋朝的官方词典,对于研究宋朝时的声韵有着重要价值。通过研究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明白宋朝人是这么说话的,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宋朝人说话的口音。
这本书成书于1007年,最初由丘雍、戚纶所编订。但可惜的是《礼部韵略》原版早就失传了,到现在也没能发现一部原本。1037年宋仁宗又命丁度等人重修此书,对其进行删改,但可惜的是这个版本的《礼部韵略》也失传了。
直到南宋时期的1162年,毛晃又向皇帝献上了新的《礼部韵略》,共五卷,也被称为《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这也是少有的流传下来的版本。
这一版本的《礼部韵略》收录的字数更多,注释也更详细,更有利于后世的研究。但问题在于,目前流传下来的《礼部韵略》大多破败不堪,部分藏本还出现了污损和缺页的情况,尤其是下半部分,几乎没有能看得清的,这就给研究造成了很大阻碍。
而王先生此前已经对《礼部韵略》有所耳闻,这也是他当时被吸引住的原因。但王先生的朋友们对此却不太了解,有人还笑他是“一万块买了本破书”。而王先生则深知《礼部韵略》的价值,又发现这本书虽然看起来破旧,但实际上保存得较为完好,这才决定买下的。但唯一的问题是,他还不确定这是真品还是赝品,毕竟做旧造假的古董也不少。
不过王先生将这本书带回家后倒也没有急于鉴定,一方面是因为他工作太忙,收藏的古董也不少,没空一个个鉴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他经济还很宽裕,一万块钱对他而言也不算多,就算真的是赝品也就当买个教训了,因此王先生就收藏了这本书几个月。
但后来王先生的生意遭遇变故,一时资金紧张,周转不过来。在这个急需用钱的关口,王先生又想到了这本书,便打算请人来鉴定一下。在朋友的介绍下,王先生联系到了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古籍研究专家李致忠先生。
李致忠听说王先生手里有《礼部韵略》后顿时心潮澎湃,很快就赶到了江西。当时这本书已经放了几个月,书页都散掉了,只是用塑料薄膜分隔开。
不过虽然看起来散乱无章,但李致忠在研究了一番后还是越来越激动,通过对版式、字体、墨色和书页内容的研究,李致忠愈发确定这就是真品。不过在最终确认之前,还是需要先把这本书修复好。他向王先生提出把这本书带回国家图书馆研究并修复,这样可以更好地确定此书的价值,王先生同意了。
这个修复可不容易,不是简简单单把书页拼凑起来就行了,这种简单粗暴的 *** 被称为“破坏性修复”。许多人以为把书页拼起来,补上缺口,让原本不齐整的页面变得齐整就是修复,但实际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反而会破坏古籍,越修复古籍的价值越低。
因此李致忠才会提出将古籍带回国家图书馆,使用专业工具修复。目前专业的修复方式是“整旧如旧”,也就是在尽可能保护古籍,防止古籍进一步损毁的同时还原书籍本来的风貌。这种方式虽然消耗的时间较长,过程也较为复杂,但却很有效。
在四个月的努力后,李致忠终于修复好了这本《礼部韵略》,将97面书页全部修复并按照顺序重新排列,恢复了古籍原本的模样。而在修复的过程中,李致忠也进一步确定这本书就是真品,而且还属于“珍品”和“绝本”,价值极高。
随后李致忠劝说王先生,希望他能把这本如此值得研究的古籍捐献给国家图书馆。但王先生表示自己也急等着用钱,如果不卖这本书的话自己可能就要破产了。李致忠明白了王先生的苦衷,也就不再劝说,还帮他作了初步估价:500万元。
最初王先生也没打算提价,而是直接以500万元的价格卖给江西图书馆。但由于王先生急需 *** ,给出的时间太短,江西图书馆来不及筹钱。于是王先生又赶紧将这本书送往北京的一家拍卖行,拍卖行方面估算价值后认为如此珍贵的古董完全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干脆将底价定为了800万元。
事实证明拍卖行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便是800万元的底价,也还是浇不灭各路收藏家的热情。大家争相出价,到半场时就已经将价格抬到了1500万元。最后经过激烈竞争,南京图书馆以2600万的天价拍下了这本书,再算上给拍卖行的390万佣金,这本书的总价达到了2990万元。
如此高的价格也在当时引发了一些议论,有人说王先生应该将这种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国家,但实际上王先生也需要这笔钱来解燃眉之急。向国家捐献文物固然高尚,但将其出售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王先生以合法的途径购买的,并非非法所得。而购买方也是南京图书馆,并非私人收藏家。
这样一来,王先生有了资金来周转生意,南京图书馆也可以将这本珍贵的古籍用于研究,堪称双赢。这样的拍卖结果,至少比文物流落国外要好多了。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