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的源泉——MG34/42通用机枪弹鼓小考
█
装备高射速机枪的伞兵对于任何一支盟军部队都是噩梦。
█
直接使用弹链可能会受到环境影响,多用于迅速转移中。
█
准备发起冲锋时两挺MG34 带弹状态。
█
二战中的兰博。
在上一篇介绍MP40弹匣后,这篇文章继续介绍德军又一利器MG34通用机枪弹鼓。小部件也有大作用。
德军在1939年11月装备了新的MG34机枪弹鼓,用来代替正在装备中的75发马鞍弹鼓(Patronentrommel 11),虽然带弹量有所减少但是优点更加明显。而Patronentrommel 11也没有退出装备,同时继续装备部队,尤其是装甲单位。
█
高射状态下使用
Patronentrommel
34弹鼓。
█
演习时使用
Patronentrommel
34弹鼓,这时弹鼓上皮带并未放下,实战使用时会影响使用。
█
Patronentrommel
34弹鼓分解后可以看出过于复杂的内构,这也不利于成本和大规模制造。
█
空载状态的新弹鼓。
█
1941年印刷的一张MG34机枪附件图,图中显示了两种弹鼓以及各自的携行具。
新弹鼓直接使用长度约为88厘米的50发弹链,而无需单独给弹鼓装填。弹鼓内部没有弹簧或主发条之类的机构,结构更像一个圆形弹链存储罐子。 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将其连接到机枪上。MG34和MG42都可以使用新弹鼓,这也留下了很多单兵操枪的英雄形象。 除了减轻重量外它可以防止弹链在作战中由于跳动导致的上弹不良,但缺点即使是MG34机枪以每分钟 900 发的射速都可以迅速将它清空。(很凡尔赛)
█
一条空弹链。
█
一个带弹备用的弹鼓。
█
马鞍形弹鼓多出的25发弹药并未能抵消其各种缺陷。
新弹鼓由压制钢制成。,别看只是一个收纳弹链的“罐子”,但与其他德国军用物品一样,绝对的德国品质,而且各种卡扣设计的也很巧妙。空壳状态时746g,安装50弹链后重量为2150g。
█
这个被涂成接近黑色的灰色,被认为是德国灰色,德国原版生产基本上是涂漆的。
█
红棕色底漆在内部保持完整。 德国灰色和底漆线也大致喷涂。
█
打开盖子,它只是一个罐子。
█
竖起的把手除了用于运输,还可以起到固定弹鼓盖保险的作用。
█
用于固定盖子的金属卡扣, 照片中已解锁。
█
盖子已固定,但并未锁死。
█
将把手转向另一侧,利用把手旋转后的底座半圆压住卡扣。从而使整个弹鼓盖固定牢靠。手柄设计为兼作金属配件的锁定机构,德国品质值得信赖。
█
把手另外一端是盖子的铰链配件。
█
通过一个可以滑动的侧盖
防止运输过程中异物进入。
图
左侧是开放的。
下面是视频演示弹鼓的装弹 *** 。
自动播放
█国外视频。
█
继承了德军任何配件上都有厂标、验收标的老传统。
█
MG34直接使用弹链时状态.
█
MG34未上弹时,可以看到进弹口的托弹板。托单板卡扣朝一个方向突起。
█
从机枪拆下来的托弹板。
█
军事博物馆中恰好展示了卸去后的状态。
█
残破的MG34就剩主体存在。
█
手按着弹鼓盖上的卡扣,先将弹鼓底部固定再将顶部贴近机枪,松开卡扣自然咬合在托单板卡槽上。
█
查看从机枪主体上拆下的托弹板与弹鼓的连接。
█
带弹链时的状态。
█
从两侧和上方观察安装好的弹鼓。
█
随着螺栓缩回并将弹药拉出到位,将供弹盖关闭就可以准备射击。
█
安装在MG42上。MG20 每秒 42 发,50 发弹链在 2.5 秒内清空。由于MG42的高射速,换弹时间都要超过一个弹鼓的清空时间了。
█
更换弹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