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老子是厚黑学的开山鼻祖?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07)710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陈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71年,从二十岁起就在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直到他五十多岁时才回到故里,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似有倾灭之势,就离开故土,西出函谷关云游,此后了无踪迹。

老子像

云游前,他只交给守卫函谷关长官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也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的一生没有跌宕起伏,大红大紫,儒家代表孔孟二圣周游列国,弟子学生遍布天下,法家代表商鞅、李斯官拜丞相,改革旧制,位极人臣。

而老子没有丰富的履历,大半辈子都在图书馆度过,可看似平淡的背后却有着高深莫测的智慧。

孔子为向老子求教问礼,曾三次拜访,史书对两人的来往没有过多记载,但从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可知一二: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同时还发出肺腑感叹:

“老聃,真吾师也。”

当然,孔子未曾正式拜过老子为师,但对孔子的思想和学问基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孔子把老子比作其人生道路的导师。

而且从二人的对话来看,孔子把自己视作凡夫俗子,却将老子视作乘云腾雾,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对其高深莫测的思想学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见老子的深邃。

老子本人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物极必反。

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永远是矛盾的,比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

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彼此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寥寥五千字的典籍成为和《易经》《论语》并列的,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尤其是《论语》和《道德经》,一个是儒家宗师孔子的垂训,一个是道家鼻祖老子的经典。

《道德经》作为人类更高智慧的结晶,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朴素辩证法和看似清净简单的背后是权谋、厚黑的结合。

最能说明《道德经》入世精髓的是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大致意思是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是最能体现老子权诈色彩的一段话,示弱吹捧的同时已有杀机埋伏在其中,核心就是先把你抬举起来,再打倒你。

可以说,老子将辩证法运用到实处,推动对手到顶点然后促使其向对立面转化,后世君王虽以儒家为指导,但老子的辩证法思维已浸润其中。

明初朱元璋为扳倒丞相胡惟庸,对其贪腐和擅权结党睁只眼闭只眼,胡惟庸自恃权倾朝野,以为掌控一切,遂渐露骄横之态,不法行为日甚一日。

而朱元璋表面不动声色,但暗中谋划,一朝行动如雷霆之势,迅速斩杀胡惟庸,扫除其党羽势力,三万余人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

所以说,老子的处柔守弱和清静无为并不是真的啥也不干,而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等待时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老子之学的忠实信徒和之一个实践者。

秦朝末年武关之战,与秦将连和,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和,忽回军杀之,把项羽逼得垓下自刎。

又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司马懿为曹魏集团服务数十年,功高权重,但在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曹氏掌门人面前表现的极其谦恭,甚至告诫弟子:“盛满者道家之所忌……”

在诛灭曹爽前,他韬光养晦,为麻痹对手,故意装作一副“年老枕疾,死在旦夕”的样子,使曹爽完全放下心来。

然后趁其卸下防备之时,发动高平陵政变,一出生便如雷霆万钧,令曹爽束手就擒。

对于这个问题,朱熹看得很清楚,他在《朱子全书》中说:

“老氏之学最忍,他闲时似个虚无卑弱底人,莫教紧要处,发出来,更教你支格不住,如张子房是也。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处如此,高祖之业成矣。”

如此看来,老子自然不遑多让为厚黑的开山鼻祖,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老子对人性的洞察和认知。

一直以来,封建君主将儒家思想作为宣传思想工具,老子的思想除了汉初再未被采纳,但其朴素的辩证法却已融入其中,内化于无形,成为古往今来斗争的根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中,同样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一旦发展到极端就会往其反面转化,这与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56835.html

“为什么说老子是厚黑学的开山鼻祖?” 的相关文章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远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远

苏湛,字景隽,京兆武功人,北魏官吏。出身武功苏氏,曹魏侍中苏则的后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湛与哥哥苏亮从小出名,后跟随齐王萧宝寅,任西征行台郎中。萧宝寅叛乱时,力劝不成功,要求告老还乡。北魏孝庄帝即位,征召入朝,任散骑都尉、尚书郎、中书侍郎。孝武帝出帝之初,...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读三国,经常会对一些人物有些模糊不清的感觉。比如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谌、荀悦等子弟,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东吴朱氏的大将们,朱治、朱然、朱桓、朱据。朱治——孙坚旧将,三朝元老朱治,字君理,丹杨郡...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东吴孙权...

习凿齿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习凿齿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习凿齿(317年~384年,另说325年~393年、328~413年),字彦威,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

商鞅变法后秦国怎么样 士兵打仗为何像饿狼见了肉

商鞅变法后秦国怎么样 士兵打仗为何像饿狼见了肉

对商鞅变法后为什么秦国百姓一听说打仗,就像是恶狼看到了肉一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能在六国之中快速崛起,各个诸侯国之间纷纷掀起了改革的大旗,如吴起变法,管仲改革等等,不过要说举世闻名的变法那就非秦国的商鞅变法莫属了,商鞅变法的一个侧重点就是调动秦...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为何还对马皇后言听计从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为何还对马皇后言听计从

还不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什么却对马皇后言听计从,偏爱有加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但是在马皇后面前却异常的温柔,因为两人一起患难与共,经历过许多夫妻不能承受的苦难,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成为一国之君的时候,马皇后勤于内治,对嫔妃关...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对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