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两组文物背后的故事
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用来加工军粮的木臼和木棒。
徐乃祯支前时使用的瓷碗。
苏北初冬,寒风料峭。淮海战役纪念馆里,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件件馆藏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动人故事,引领参观者回望75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感悟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朴实小碗,军民鱼水情谊重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二楼展厅的一个玻璃柜旁,不少参观者在一只瓷碗前驻足观看。
这只瓷碗的内壁上布满了划痕,碗沿上还有好多豁口。这样一只朴实又不起眼的碗,却是非常珍贵的馆藏文物。它在馆里已经将近60年了。它的主人是河南省商水县胡吉村村民徐乃祯。
淮海战役打响后,党号召广大人民支援前线,解放区老百姓纷纷加入支前大军,徐乃祯也踊跃报名。此时,徐乃祯已经56岁。考虑到他的年纪不适宜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乡亲们劝他在家生产,但他态度坚决。
1948年12月5日,徐乃祯如愿参加了商水县之一批担架队。临出发时,除了他那身平时穿的破棉袄以外,他只带了吃饭喝水用的一只瓷碗。
徐乃祯所在的担架队,主要任务是把伤员从火线上抢救下来,再送到后方医院治疗。转送的任务非常艰巨,条件也非常艰苦。正值严冬,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寒冷彻骨。白天敌机不停地在天上袭扰,转送只能在夜间进行。穿着单薄的徐乃祯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为快速转送伤员,他和其他担架队员一晚上转送往返路程120华里,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拿这个碗舀点水喝,几乎不停歇。
徐乃祯视伤员如亲人。伤员出血过多,特别怕冷,他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伤员盖上;遇到重伤员行动不便,他就用这个碗给伤员接大小便。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员。淮海战役期间,担架队员经常用自己的帽子、吃饭的碗、喝水的瓢给伤员接大小便。即便如此,徐乃祯也没有嫌弃这只碗,而是愈加珍惜,始终把它留在身边。
天气过于寒冷,御寒的手段又很有限,徐乃祯的双腿冻伤了。可为了及时把伤员送到后方,他忍着伤痛继续抬送。直到有一天,医护人员发现他的双脚已经无法支撑行走,徐乃祯这才停下来接受治疗。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了,担架队的使命也结束了。领导要求徐乃祯留在医院休养,病好后再返乡,他婉言谢绝。
回家的路并不顺利。由于长途颠簸,再加上伤势严重,徐乃祯回到家的第5天,也就是淮海战役胜利的第10天,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徐乃祯虽然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但是这只陪伴他支前的碗,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段朴实而又光辉岁月的见证。
简陋木臼,筹粮舂米为前线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展厅里,有一个简陋的木臼和一根普通的木棒。这组文物是支前民工用来舂米的工具。深刻的裂纹、清晰的磨痕,默默诉说着它背后一个庞大支前群体的光辉业绩。
淮海战役粮食消耗巨大。战役发起时每天需要原粮300万斤,随着战事发展,粮食消耗逐日增加,最多时前方吃粮人数多达150万人,每天就需供应粮食500万斤。华东、中原、华北三大解放区亿万人民,提出“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物有物,全力支援前线”的口号,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踊跃缴粮献粮,保证了淮海前线的粮食供应。
筹集来的粮食需要加工。那时,仅有一些陆续解放的大中城市有粮食加工厂,加工能力非常有限。广大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毅然扛起繁重紧迫的粮食加工任务。他们用碾、磨等简陋的工具,夜以继日地加工军粮。
1948年11月中旬,山东省单县曹马集接受了10天时间内加工33万斤军粮的任务。然而,凭借各村有限的碾和磨,要按时完成任务仍存在困难。
起初,有人提出可以挖土窑、用木棒舂米。随着时间推移,土窑舂米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把谷子倒进土窑,舂好之后还要用手掏出来,一次次地放、一次次地掏,土窑增加了粮食里的杂质,加工速度慢,很难弄干净。
曹马集农民曹道先、曹道德兄弟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哥哥曹道先在吃饭时看到用蒜臼子搓蒜,搓好之后一下就把蒜倒出来了。于是,他就联想到如果舂米也用“臼子”,就不用手从土窑里往外掏了,粮食还不沾土,这样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些。
随后,兄弟俩做了个木臼子用来舂米。他们10天舂米700余斤,提前超额完成450斤舂米任务,受到区和村里的表扬。木臼舂米的办法很快在当地普及开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舂米 *** 。
如今,曹氏兄弟用过的木臼作为文物呈现在人们眼前,参观者在敬佩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也为他们不畏艰辛、勇于创造的精神所感动。
百衲衣、担架车、弯扁担、蓑衣、葫芦瓢……淮海战役期间,广大支前民工采取背扛、肩挑、车推、马驮的方式,跟随我军冲锋的号角,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抢救伤员,创造了人类战争动员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这些支前民工用过的物品作为历史文物,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的展柜中,向参观者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