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冬季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什么宁愿冻死,也不挖地窖御寒?
前言
古代的太平盛世是怎样的场景呢?究竟是夜不闭宿,还是路不拾遗呢?可真正的太平盛世并没有衡量的标准,古代的权贵以掌握权势为盛,平民百姓则只想要吃饱穿暖而已。
只可惜古代的的社会并没有持续稳定,战乱、天灾都足矣让人们苦不堪言,“路有冻死骨”或许就是对那段不堪的历史更好的形容,那为何百姓会冻死在路边呢?难道不能简单的挖个地窖取暖吗?
“地窖也并非万能”
如果凭空的在地面上建造一个避风御寒的房子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冬日来临时,寒风也会穿过结实的墙体使屋子里变冷,那既然如此,为何不在未知的底下建造一所地窖避寒呢?
我国地大物博,造就了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土质的不同,比如西北的黄土地和东北的黑土地就是最明显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挖地窖来避寒。
在中国古代时期,北方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的栖息地,中原和南方地区生活着大量的百姓,可南方土质疏松,地下水层较浅,如果挖地窖的话,很有可能发生坍塌。
而且土地凝水度比较高,即便是加固确保不会坍塌也不适合居住,湿度太高并不利于个人物品的防护和日常生活,所以无论是从古代来看,还是现代社会,南方地窖并不会普遍。
地窖从表面上看去就是在地上挖个洞,然后在地下进行扩充,但这不代表就会比在地面上建造房子要节约成本,建造地窖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且高成本。
也不是胡乱挖一通,要有规划的去挖,不然挖出的地窖和坑又有什么区别?如何防水、对地窖的整体设计,以及进出入安全性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动工的。
地窖相对于居住更适合存储过冬的食物,只不过古代的贫民家庭根本不具备挖地窖的条件,为了熬过着冬季,很多人会选择省吃俭用,就算挖了地窖也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储存。
地窖出现的意图就没有考虑到保暖的作用,这个封闭的空间只适合来存储没有生命的植物,就连动物都没办法在漆黑的地下生存,因为地窖有它的局限性。
“地窖的局限性”
能够建造地窖已经是更高限度了,对于贫穷的百姓来说,布置地窖里的设施是更大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防潮,冬季本就寒冷,如果不作防潮的准备,人住在里面都是要发霉的。
其次要对地窖进行加固,毕竟是在地底下,上面的土随时都可能松动,如果承受不住的话,很可能发生坍塌,这种情况在地面建房就很少发生,所以有的人宁愿盖房也不愿意挖地窖。
再者就是通风问题,因为是在地下的缘故,四周除了土什么也没有,根本满足不了通风问题,仅靠一个进出口是不行的,因为缺氧晕倒在地窖里的事情想必大家也听说过。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当中,根本得不到新鲜的空气,那么多开几个通风口不就好了吗?其实不然,地窖就是靠着密闭的空间起到保暖作用的,如果再开几个口,就会失去保暖性。
看似简单的地窖,实际上隐含着大学问,而本就教育匮乏的古代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地窖的局限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冻死者或许在冻死之前也没能想到用这样的办法。
一般来讲,从人类发展的阶段中分析,人们普遍的会选择火炉、棉衣、毛绒等物品来抵御严寒,可古代的冬季都会具备这些物品吗?如果没有,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过冬呢?
古代百姓如何避寒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生活环境是大相径庭的,环境造就人,就像世界不同地区生活着不同的人,古人与今人亦如此,不同的并不是血脉,而是体质的差异。
如今我们过冬的御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主体还是依靠棉花达到保暖的作用,那么古代的人也是依靠棉花或者火炉来取暖的吗?可为什么还会出现冻死的人呢?
棉花是在南宋末期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的,那就是说,在此之前,棉花是比较稀缺的东西,如果临近冬季,古代宋朝以前的人们又该如何避寒呢?不可能都使用棉花。
毕竟棉花还是比较稀缺的,寻常人家一定用不起,一般都是大户人家才能使用的,所以避寒的东西就是动物的毛发,不过残忍的是,贫民百姓同样买不起毛茸茸的衣物。
据相关资料显示,百姓所穿的棉衣中掺杂大量的杂草,这是很多人保暖的方式,尤其是多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更佳的保暖 *** ,紧靠这些熬过寒冷的冬季。
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到了冬天除了棉衣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取暖呢?其实古人取暖还是有一套的,就算没有发达的取暖方式,可依然活的好好的。
古人发明了火墙,早在秦汉时期,这种理利用火墙的取暖方式就产生了,简单的讲,就和今天的炕差不多,只不过热量都在墙体中迸发,那么火墙是如何建造的呢?
火墙由炉灶、墙体和烟囱组成,加热也十分简单,只需要在炉灶燃气一把火,讲将墙体进行加热,在通过烟囱排出烟雾,说白了,就是现代农村烧炕的步骤。
但不能一直对墙体进行加热,到了深夜该怎么办呢?为了让火墙的热气一直留存在里面,古人选择了花胶,只要在建造火墙时,将花胶涂抹在墙体上就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除了火墙之外,古代的人还发明了手炉,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取暖方式,相信大家在一些影视剧中就看过手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利用手炉来给自己取暖。
手炉顾名思义是要放在手里拿着的,都是由金属 *** 而成,木炭放在金属器皿里,直接将手炉抱在手里是不可能的,于是将一些布制品包裹住,这和今天的热水袋有些相似。
抵御严寒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穿厚厚的衣服,在古代的等级当中,衣服的华丽也是在彰显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有钱的人家都会使用羊毛制造的衣服。
更有甚者,可以使用狐裘,只不过非大户人家是买不起的,价格十分的昂贵,据说有一种说法:“上流必有狐裘”,可见这件珍贵的东西都是上流社会的人才能够拥有的。
这几种 *** 都可以安全的度过寒冷的冬季,可有权有势的人还在继续“探索”常人无法企及的取暖方式,利用侍女进行取暖,这绝对是令人感到吃惊的取暖方式。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身为当朝首辅的严嵩在入睡时,床上躺着两个侍女,这个二人就是暖床的,见严嵩躺下,两个侍女分别抱住他的两只脚,然后入睡。
不得不说,如此的取暖方式一般人想象不到,如此羞耻不知道古代的达官贵人如何睡得下去。
结语
古代的取暖方式的确不少,可是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也是遥不可及,加上土地是国家所有,不可能会允许私人随意进行挖掘,相比较冷,百姓更害怕饥饿。
如果吃饱喝足还能够与寒风较量一番,但饥肠辘辘却没办法令人打起精神,与其说是冻死在了外面,不如说饿得体虚受冻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