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梁山的一位好汉,其实是“朝廷内奸”,施耐庵在取名时早已经透露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09)710

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征战出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水浒传》,其中的兄弟义气令人为之神往,但梁山好汉们的最终悲剧结局,也是令人无奈叹息。

如果说,梁山好汉们的悲剧结局,乃是一个“朝廷内奸”所造成的,那么是否有些会骇人听闻呢?

情同手足的梁山好汉们,他们当中竟然混进了一个朝廷的内奸?

其实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哪怕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其中在写这个人,给他取名字时,就已经有了伏笔。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可以想象一下,谁是造成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悲剧的罪魁祸首呢?

如果梁山好汉们没有归顺朝廷,那么他们的结局肯定会不同,那么是谁带着他们归顺了朝廷,并且为这个他们曾经恨得咬牙切齿的朝廷去流血卖命呢?

没错,就是宋江,山东呼保义、郓城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

不要着急惊讶,我们可以从宋江的这几个称呼来看一下。

一场“及时雨”

先说及时雨。

宋江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编制”而不断奋斗的一生。

在郓城时,他是一个“押司”,这个职位套到今天的话,类似于 *** 办公室主任这样的一个职位,但是在当时这个职位属于“吏”,并不是“官”,并且根据宋朝的规制来看,当了押司这样小吏的人,是没有资格考取功名的。

也就是说宋江“先天不足”,根本没有当官的资格。

这时候的宋江去接待朋友,接待江湖客,靠的也不是自己的工资,而是家里的产业。

宋家不缺钱,有足够的钱让宋江去交朋友,而靠着家里的钱,宋江也得来了“及时雨”的称号,立下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设”。

什么是“及时雨”,需要的时候就下来的雨,换到宋江这里,那就是有难的就来给自己送钱送银子了呗。

那人家都花钱了,当然要说几句宋江的好话了。

随着宋江接济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后来以至于在清风寨的燕顺、王英,在江州的李逵,听到了宋江的名头,那都是纳头便拜。

这就是名气。

但说回“及时雨”这个称呼,却是有了另一层深意。

谁才能给人下雨,或者说什么才是掌管下雨的,还得是及时雨。

老天爷啊。

苍天才是掌管风雨的。

宋江的绰号成了及时雨,那不就是在说他就是“天”吗?

而在封建王朝之中,谁才是人们的天?

只有皇帝,只有朝廷。

“及时雨”这个绰号,已经在暗示了宋江就是朝廷中的人,或者说就是一心一意为了朝廷做事的人。

更是因为他代表的就是“天”,所以梁山上才会立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就是在替宋江“行道”,替朝廷、皇帝“行道”。

这也就是宋江在向朝廷表忠心,我们不过是你们手中的刀,替你们做事罢了,只要朝廷高兴就好。

那么朝廷会懂宋江的意思吗?

这就要说到宋江的另一个称号了,呼保义。

及时雨这个称号很好理解,但是“呼保义”是什么意思呢?

“呼唤保义郎”

《水浒传》这部书,其实也并不是施耐庵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历史上的确有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义这件事情,施耐庵根据这件事情改编的。

宋江等人农民起义时,在山东也算是一件畅快人心的“好事”,所以文学奖龚圣与便曾经评价过宋江:

“不假为王,乃呼保义。”

也就是说宋江虽然起义了,但是没有自己封自己为王,而是起了“保义”这个称呼,是要保持对宋朝的忠义。

但这个解释,其实是有些模糊的,因为“保义”这个称呼,并非宋江首创。

在宋朝,“保义”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武将官职。《宋史·志之一百二十一》里记载:

“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为正九品。”

也就是说“保义郎”是一个正九品的武将官职。

可宋江不过是一个押司小吏,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正九品的武将职位呢?

那就是因为在“靖康之耻”爆发之后,朝廷为了团结民间武装抗金力量,扩大了“保义郎”等低级武将的范围。

不仅把地方自发的民兵组织头目都封了保义郎,一些有规模的、愿意被招安的土匪山贼,也都封为了保义郎,到了后来甚至也不问你有没有被招安了,只要是个人,手底下有自己的一票人马,那也不管你这人马哪里来的,合法不合法,统统认为是“义士”,封为了“保义郎”等低级武将官职。

“有忠义巡社等及其义士…若及千人以上,与借授保义郎;八百人以上,借授承节郎;五百人以上,借授承信郎。”——《宋会要辑稿》

那么问题就又来了,宋江当时还没有爆发“靖康之耻”,他在上梁山之前手下也没有什么人马,怎么就成了“保义”呢?

这里我们就要注意到了,宋江不是“保义”,而是“呼保义”。

这个“呼保义”的意思,就是“名誉保义郎”。

说白了,就是花钱捐的官,可能是在郓城的一些民兵组织或者当地驻军之中挂了个“保义郎”的闲职,平时不去上班,但是军中有自己的名字,工资福利该拿的拿,平时也能用这个名头来吓唬吓唬人。

就像是《神探狄仁杰》之中的李元芳,他的官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但元芳去千牛卫里上过一天班吗?他的实际工作就是听狄胖胖的安排,负责狄胖胖的安全,所以就有了“检校”这两字,也就是“名誉大将军”。

换到宋江这里,很有可能就是宋江已经给自己捐了一个武将的官职,但是没有让别人知道。

这就有意思了,施耐庵也没明着写出来,宋江就这么多了一个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暗示,宋江是朝廷的卧底,是以朝廷“保义郎”的身份进了梁山的卧底。

所以宋江才会在晁盖死了之后,三番两次地拼命地筹谋被招安的事情,因为这就是他上梁山的初衷。

在被招安之后,他更是带着一众梁山兄弟替朝廷征讨方腊,哪怕在这个途中死伤过半也没有丝毫心疼,因为宋江一开始就和这些梁山好汉不一样,他是朝廷的“保义郎”,是来梁山上搞“无间道”的,“梁山贼寇”的鲜血,染红我的官袍,这件事不是很好吗?

因为施耐庵是以宋朝宋江起义这件事为底子写的,所以宋江这个名字不好直接改动,那么就只能用宋江的两个外号来做文章暗示众人了。

一个“及时雨”,一个“呼保义”,便把宋江对朝廷的“款款忠心”,给写的淋漓尽致,这或许就是宋江在梁山的真实目的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57632.html

“梁山的一位好汉,其实是“朝廷内奸”,施耐庵在取名时早已经透露” 的相关文章

贾南风是如何挑起八王之乱的?她想过结局吗?

贾南风是如何挑起八王之乱的?她想过结局吗?

八王之乱就是西晋短命史上一场皇族为争夺皇权引发的内乱,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虽然相貌一般,但极具权力欲,晋惠帝一登基,就积极参与参政,夺取了西晋大权,揭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那贾南风是如何参与及推动八王之乱的呢一,成为太子妃贾南风是西晋重臣贾充...

诸葛亮和庞统作为顶级谋士 两人谁更胜一筹

诸葛亮和庞统作为顶级谋士 两人谁更胜一筹

对诸葛亮与庞统,三国顶尖智囊,究竟谁更胜一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他们同为水镜先生的高徒,是三国中顶级谋士。那他们究竟谁更胜一筹?如果庞统不死,蜀国会是怎样的局面?其实,想知道他们谁更厉害,就得先分析他们两个...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吕范: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东吴的稳固与建立做出贡献

吕范: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东吴的稳固与建立做出贡献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