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油库大门外的激战
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稍微上点儿年纪大军迷大多会有印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引进了一部好莱坞战争片。原名叫做《突出部战役》。但是国内通常翻译成《坦克大决战》。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拍摄于1965年的老片。受限于时代,武器道具无法太过讲究。但总体而言,质量仍然堪称上乘。至少对于笔者本人而言,也是从这部电影中之一次听到那首旋律激昂的Panzer Vor。
尤其是影片的最后一段,德军装甲旅指挥官带着一列长长的坦克车队,隆隆开往美军的油库。然而就在油库大门之外,一群阴错阳差来到油库的美军决定纵火放油,粉碎了德军的夺取油库的企图,从而也就奠定了德军的败局。这一戏剧性的场面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直至多年以后,当笔者翻阅战争书籍时才发现,电影中的这一幕绝非虚构。当年的突出部战役战场上,其实确有其事。当然,真实的历史不会如同电影中表现的那样,那么富有戏剧性。但仍然足够惊心动魄。本文将尽可能还原这段历史。
图1. 战场地图以及派佩尔的行军路线
如图所示,在突出部战役的战线北端,坐落着一座比利时小镇斯塔弗洛(Stavelot)。在1944年秋天,斯塔弗洛镇以北的沿公路两侧的区域,被美军第9军团开辟成一座巨大的油库。截至突出部战役打响时,这里总共堆放着267万加仑的汽油。据说数以千计的5加仑装的油罐,密密麻麻地沿着公路两侧摆放在光天化日之下,绵延12英里。周围地区的美军各单位,都会驱车来此加油。由于自诺曼底战役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美军对于德军可能发动的反攻掉以轻心。所以油库周围俨然一片和平景象,并无多少战争气味。事实上,之所以在这里堆放了如此之多的汽油,就是在为即将攻入德国莱茵河地区储备燃料。美军显然已经习惯了自己大踏步前进的节奏,全然没有想到德军会主动打上门来。
然而在12月16日早上5点30分,希特勒策划已久的阿登反击战正式打响。处于战线北端的斯塔弗洛镇面对着以党卫军为骨干的德军第6装甲军团的攻势。后者又以党卫军第1装甲师麾下的派佩尔战斗群,充当先锋。按照德军的计划,他将作为全军的矛头,一路打到安特卫普,从而达成此次战役企图。
为此,他的部队得到了SS501重型坦克营的支援。那可是足足45辆“虎王”坦克。此外,他麾下原本的部队也都得到了充分整补。当然,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整补并不充分。按照正常编制,每个德军坦克团都下辖两个营。其中一个装备“豹”式坦克;另一个装备IV号坦克。但是眼下,派佩尔只有一个由68辆坦克组成的混编营。其中第1和第2连装备“豹”式。第6和第7连装备IV号。此外,他的部队还包括一个乘坐半履带装甲车作战的装甲掷弹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以及一个配属的空军轻型高射炮营。
图2. 阿登战役打响前穿着黑色制服的派佩尔,看上去意气风发。如果你有一个“虎王”坦克营,你也可以横着走
然而尽管希特勒为了这场战役已经掏尽了箱底,德军的弱点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燃料。自从同盟国战略轰炸机部队自1944年夏季发动针对德军合成燃料工厂的攻击以后,德军的燃料供应状况每况愈下。待到这年夏天罗马尼亚倒戈,燃料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截至发动阿登反击战的1944年12月,当月德国陆军的燃料配给只有5万吨。而为了确保战役的进行,所有战线上的德军都接到了严格限制燃料消耗的命令。只有这样,才能压榨出两万吨汽油,供阿登反击战的参战部队使用。
这还不算,由于担心盟军在德军发动攻势之前先下手为强,希特勒特别强调,只允许将一部分燃料直接运抵前沿并下发给一线部队。相反,大部分燃料必须保存在莱茵河东岸。只有在战役打响之后才能向前输送。并且,希特勒也指出,此举将有助于隐蔽德军发动战役的企图。然而问题在于,一旦战役打响,美军必将竭尽所能发挥其空中优势,实施战场遮断。到那时,远在后方的燃料是否还能及时送达前线,就很成问题了。
无论如何,当战役打响时,德军一线部队手中普遍只有1到2个基数的燃料。派佩尔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作为一名饱经战阵的猛将,他完全清楚,远在后方的那些OKW的那些参谋秀才的纸面计算根本不靠谱。按照他们的计算,1个基数的燃料可以令一辆坦克行驶100公里。照此推算,德军穿越阿登高地的行动将需要消耗8000吨燃料。然后冲向安特卫普还需要8000吨燃料。剩下的4000吨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派佩尔心中有数。阿登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再加上时值冬季,雪深路滑。而且大量部队穿行其间。道路拥堵在所难免。车辆的燃料消耗远高于正常行驶状态。能走上50公里就不错了。
图3. 阿登战场上的常态。道路艰难,不得不依靠人力伺候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