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豫东战役,粟裕极限操作下出一盘大棋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15)490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的下半年时,我军虽说在战略上和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综合来讲,相较于国军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其中,以装备和人数最甚。

此外,我军各路大军,如陈粟和陈谢,各自虽说在和国军的作战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胜利规模较小,暂时无法形成一个大的胜利局面。

还有刘邓,则是被国军团团包围,正做着艰苦的抗争,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去看,我军缺乏一个能与国军进行大决战的机会。

但想要有大决战的机会,就必须打开当下的僵局,在纵览全局之后,粟裕决定从打开中原地区的僵局入手,继而对其他战略区形成积极影响。

结合此种想法,粟裕在1948年的2月份,致电军委以及刘邓,把自己的构思和设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粟裕的思路,是结合当前江北国军“避实就虚”战法与我军进行拉锯战的现状,认为国军就是在消耗我军的耐心以及物资,最终达到拖垮我军的目的。

所以,这么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而粟裕对于打破这个僵局的设想,是三军(刘邓、陈谢、陈粟)可以在中原地区相互配合打歼灭战。

而在当时,毛主席也在考虑如何打破中原僵局的办法,不过他最初的思路,是采用渡江南进的方式,因此,并未同意粟裕的方案。

对此,粟裕只得领命,并积极筹备渡江的各项准备工作,但与此同时,粟裕依旧念念不忘自己之前的那个谋划。

他还是坚持认为,此时是打破中原僵局的更好时机,毕竟国军在中原地区的各方面条件要比我军好太多,尤其是交通条件,这让国军的机动能力大大增强。

所以,如果不早点动手,而是一直拖下去,那么对处在中原战区的 *** 会愈发不利,说白了就是越往后越难打开局面。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设想念念不忘,粟裕在渡江前夕,即1948年的4月16日,再次找到了陈毅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看到粟裕如此坚持,陈毅建议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刘、邓再汇报一次。

而在仔细听完粟裕的想法后,刘、邓二位均认为,“如粟裕迟出,加入中原作战”,是可以打开中原战局的。

于是,刘、邓二位共同致电军委,而粟裕的坚持也得到了军委的高度重视,五大书记齐聚一堂,在研究之后,最终同意了华野部队延迟渡江的请求

不过,军委虽说同意粟裕延迟渡江,但也是有条件的。

当时军委就要求粟裕,延迟渡江可以,但要在汴徐线南北地区,“

以歼灭敌整编第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旅为目标

”。

整编第五军,是 *** 五大主力之一,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自进入解放战争后,整编第五军便活跃在华东和中原地区,由于其十分能打,且常不按套路出牌,导致给我军造成过多次重大损失。

如在1946年下半年,整编第五军曾重创过豫皖苏 *** 部队,另外在47年2月,又重创了中野3纵,还有在47年的8月,重创了宋时轮指挥的华野10纵。

总之就是,在1948年上半年之前,整编第五军可以说是胜多败少,华野的老人每当提起第五军均是耿耿于怀。

这样一支部队,自然是心头大患,同时,整编第五军也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若是能将其消灭,那么无异于砍掉了蒋介石想要伸往中原战区的一只手,所以,军委才会要求粟裕要优先且必须解决掉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当然,这个任务显而易见的是不太容易完成的,毕竟不管是装备还是人数上,我军与国军尚且有不小的差距,若换成旁人,怕是要对这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叫苦,但粟裕这一次却并没有再讨价还价,而是干脆痛快的接受了任务。

有人问他为啥不和中央谈谈条件,把任务难度降低一些,粟裕不好意思的说,“我也不能总是不同意中央的决定吧?”

既然接下了任务,那么就要考虑该如何完成,对此,粟裕的设想是“先打开封,后歼援敌”。

之所以这么设想,是因为开封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当时还是省会城市,因此开封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地位极高,毕竟要是这里丢了的话,那么他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

而粟裕正是准了这一点,也知道自己一旦打开封那么国军部队必然会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前来增援,所以,他就是要把敌人吸引过来,在敌人运动中寻机歼敌。

并且,能在当时救援开封的国军,最近的也有一百多公里,这无疑就加大了我军找到敌人破绽的机会。

都说粟裕善打“神仙仗”,单看这次打开封就足以证明,以自身一个动作,牵动敌人不得不跟着行动,这就是一种高明的战术战略境界。

果然,在陈谢兵团的配合下,粟裕刚拿下开封,国军这边就有了“大动作”,先是蒋介石在南京大发脾气,并声称要带20万大军亲自上前线收复开封。

之后,开封周围的各路国军也收到了来自南京要他们火速拿回开封的指令。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命令陈谢兵团主动撤离开封,而这么做正是为了实现打援的想法。

陈谢兵团撤出开封后,邱清泉当即就带人将开封占领,并盘踞在这里以便能之一个邀功,而此时粟裕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打歼灭的机会。

当时,在得知 *** 撤出开封并往南移动后,国军区寿年兵团也开始了移动,但走到杞县一带却徘徊不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区寿年的兵力较少,不敢贸然出击。

而这正是粟裕看到的机会,他敏锐的意识到,区寿年兵力少且立足未稳,正是将其合围并歼灭的好机会。

6月27日,粟裕为防止延误战机,迅速命令华野部队对区寿年展开合围进攻。

而在得知区寿年被围之后,蒋介石坐飞机飞抵邱清泉上空,当场打 *** 告诉邱清泉,“若明天不攻过去与区寿年会合,那就等着杀头”。

但国军一贯的作风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因此,邱清泉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并未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象征性的发起了所谓的“总攻”,而这种总攻的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最终,区寿年兵团被我军全歼,区寿年本人也被活捉。

区寿年被歼后,气愤异常的蒋介石又从山东调来黄百韬的整编第二十五师,而黄百韬日夜兼程刚走到雎县,就遭遇了华野之一纵队之一师。

并且,华野的第四、第六纵队也在粟裕的指挥下迅速集结,以求歼灭黄百韬。

此战十分激烈,打到7月6日,黄百韬的阵地已经被压缩到了极致,当时的他都已经下令破坏所有武器和车辆,抱着“一死以报总统知遇之恩”的想法了。

只不过,由于国军援军的陆续到达,粟裕结合形势这次主动撤出战斗,而黄百韬也因此暂时逃出生天。

也就是说,此次黄百韬只不过是没有被歼灭,但在回去之后,国军对此大书特书,愣是把黄百韬捧为了战胜粟裕的“英雄”,更把这场原本只是勉强逃出来的战斗形容成“大捷”。

加上之前歼灭区寿年兵团,粟裕在豫东战役 *** 歼敌9万余人(包括黄百韬一部以及邱清泉部分兵力)。

而歼敌数字,仅仅是豫东战役的一小部分成果,更大的成果还在后面。

豫东战役之后,首先我军在南线的战局被打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粟裕靠着一个打开封的动作,成功的把 *** 包括胡琏、黄百韬以及邱清泉等战斗力较强的兵团吸引到了中原地区,这么一来,国军在南线自然就出现了短暂的兵力空虚。

正是抓住了此次难得的机会,相关战区趁势发动战役,如许世友在山东的兖州战役,刘邓大军的襄樊战役等。

这多个战区和多个战役算下来,不仅解放了大量地区,同时也歼灭了多达20余万人,而能取得这个战果,根源就在于粟裕催动了一切。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豫东战役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其次,粟裕在无形中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态势,而解放战争自此也扭转形势,变成我军占据主动,而国军愈发被动起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字啊豫东战役之前, *** 几乎没有与 *** 兵团级的单位正面作战,而粟裕这次盯上并歼灭区寿年兵团,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之一次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并且还取得了胜利。

这不仅对我军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信心增加作用,同时对国军则起到了自信心碎了一地的效果。

因此此战中,一向认为自己在装备、人数、机动性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国君,清楚的意识到 *** 已经今非昔比,同时在“自己的地盘上”,占据多个有利条件,但最终还是让粟裕击败,这无疑让国军开始深深怀疑自己。

所以我们就看到,在豫东战役之后的国军,进攻方式和作战方针愈发的谨慎,再无破釜沉舟的勇气,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在豫东战役是真的被打怕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军的信心就慢慢没了。

用一个恰当的形容就是,豫东战役,粟裕从心理层面压断了敌人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后来三大战役把敌人的野心彻底葬送,因此,豫东战役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大战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59808.html

“豫东战役,粟裕极限操作下出一盘大棋”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

历史上皇帝很少有长寿的,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高龄的?

历史上皇帝很少有长寿的,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高龄的?

众所周知皇帝是一份“高危职业”,平均寿命仅有39岁,那么问题来了,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高龄的?要知道,89岁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难得的高龄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开乾隆的长寿密码。乾隆有着家族遗传长寿基因,而且国家强盛,烦心事比较少乾隆长寿绝对是有着家族遗传基因的,当然,这个遗传基因不是指的...

张昌宗能够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 他长得到底有多帅

张昌宗能够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 他长得到底有多帅

对历史上的张昌宗有多帅?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听说过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有听说过女子也有好几房“丈夫”吗?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都是男人,他们有着三千的后宫佳丽,享受着无边的快活。而这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武则天这位...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隋朝的权臣杨素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能力卓著,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杨广当了皇帝以后,他又在朝中唯我独尊,一手遮天。那时候的杨素,已经完全具备了夺位的条件。但是,最终另一个权臣宇文化及杀...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最后却不得善终,是因为什么?

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最后却不得善终,是因为什么?

卫子夫即卫皇后,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皇后,达到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历经十年的小心翼翼与谦虚谨慎,卫子夫终于从一个低微的歌女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完成了人生最华丽的逆袭。同时卫氏家族封侯拜将,显赫一时,成为人人争相羡慕的...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春秋时期的最后大国之一,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吴王夫差在位22年,也算个有作为的一代皇帝,他带着吴国走了一趟过山车,由强盛走向衰败,最终成了吴国的末代之君。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吴国的灭亡怪罪于他的贪色,也就是中了越国用绝世美女西施美人计,关于他们的故事可谓是家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