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26年仍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15)570

前言

在古今中外,政界里的成功者们,难免要面临来自各方势力的压力。面对强权,许多政治家选择妥协讨好,小心翼翼地左右逢源,才能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但也有少数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坚持自己的原则,敢于拆穿权贵的虚伪面具。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刚正不阿的政治家,真的能在政界站稳脚步吗?

观乎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位这样的政治家——北宋大名宦官包拯。

农家济世之才,金榜题名入京

公元999年前后,庐州一个叫包儒的农家,诞下了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就是后来的包拯。包拯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包确是本地一名县学教授。但包确品学兼优,后来成为进士,官居知县。因为工作调动的缘故,一家人举搬至合肥城中居住。

这给了包拯比其他农家孩子更好的读书条件。包拯自幼勤奋好学,十几岁便对《春秋》、《左传》了如指掌。

他的老师看出包拯的才华,大加赞赏,说他是“济世之才”。在老师的鼓励下,包拯刻苦读书,为科举做准备。

28岁那年,包拯终于在科举中高中进士,是当年榜眼(第二名)。这对一个出生农家的读书人来说,无异于登上人生的巅峰。按惯例,新进士要选入翰林院,拜相识,然后分发出任。但考虑到年迈多病的父母还在家中,包拯决定留在家里照顾父母,暂不出仕为官。

无私放弃仕途,侍奉老父母

这对一个才华横溢、仕途大好的28岁青年来说,无疑是需要极大无私精神的一件事。我们无法想象,炙手可热的包拯放弃入翰林院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到底经历过怎样的心理斗争。

其实,包拯本可以把父母接到京城中来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一边侍奉父母,一边发展自己的仕途。但包拯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因为他判断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家乡的生活方式,搬到陌生的京城,恐怕难以适应。所以为了父母着想,包拯决定继续留在家里。

为了使父亲的身体好转,包拯还请来名医,不遗余力地照顾病情。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之一件事就是为父母沏茶送饭;父母身体欠佳时,他便守在床前,细心地擦拭着汗水。

就这样,十年时光悄然流逝。直到父亲与母亲相继去世,包拯生活的中心突然变得空虚起来。丧期已满,守孝三年后,38岁的包拯终于下定决心,要重回仕途,投身为官生涯。

士大夫文人结交,助力仕途顺利

因为入仕时间晚了十多年,包拯的同窗、朋友们大都已是二三品官了。为了拉近人脉,包拯开始与一些著名文人结交。

很快,包拯就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士大夫熟稔起来。他们非常欣赏包拯的才学和为人,积极向上级举荐,使包拯得以迅速升迁。

比如欧阳修看中了包拯的政绩,举荐他担任密州知州。包拯到任后,努力矫正吏治,深得民心。三年后,他被提拔为开封府推官,继续发挥才能。

在这些文人朋友的帮助下,39岁的包拯起家做了一个小县令。之后每隔一两年就升了官,到43岁时已经是一品官,担任过几任州府的知府。这在当时的仕途发展中属于相当快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个官场奇迹,单靠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时刻找对靠山、结交贵人,对仕途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

宋仁宗赏识提拔,助力异军突起

如果说文人圈子是包拯仕途路上的一阵顺风,那么皇帝的提拔无疑就是汹涌澎湃的东海之波,将一个个官员送上更高的位置。

包拯有幸正值宋仁宗在位期间。这位开明睿智的君主,非常欣赏包拯清正廉明的为官作风。再加上二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好友。宋仁宗登基后,他几乎每年都会升迁包拯一次,前后共25次之多。

比如宋仁宗晋升包拯为给事中后,包拯就办理了当年轰动一时的邓九案。这个邓九原本是皇亲国戚中人,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包拯靠着超强的办案能力,终于将其绳之以法。宋仁宗见包拯办案公正无私,对他赞不绝口。

在皇帝的大力提拔下,包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在短短6年内跃升为右正言、参知政事,担任起实权重臣的位置。后又历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成为令狐广这样的宰相同级大员。

所以,一个仕宦奇迹的背后,少不了皇帝这张王牌的加持。包拯正是凭借这张最强王牌,完成了他从草根到高官的逆袭之路。

刚正清廉,敢于斗权贵

人生几何,包拯也不过短短26年作为官场人。但在这26年中,包大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心系百姓”的初心。这其中最经典的事迹,要数他担任开封府尹期间破除陋规、 *** 冤情的举措。

上任伊始,包拯就下令开放府衙大门,允许百姓直接敲鼓控告地方官的不当行为。这使很多遭受不公的百姓终于有了讨还公道的门路。

其时开封府中盘踞着一帮府吏,仗势欺压百姓。包拯通过大力检查,终于将他们的罪行全部揪出,绳之以法。这使开封城中风气为之一变,官场迅速纯净起来。

另一则公平司法的典故,便是包拯在任开封府尹期间办理的铡美案。美貌少女阿铡被无端害死,包拯为给她一个公道,日以继夜审理,终于找出真凶,为阿铡 *** 昭雪。

此外,包拯还恪守吏治六法,深得民众拥戴。一年多后,他便升为枢密副使,和宰相共同决策朝政大事,可见皇上对他极为倚重。

结语

如果单论能力,包拯并不如王安石、司马光那样聪明绝顶。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作风,却成就了他在史书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可以说,包拯的成功有天时、地利和很多明智选择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他那根正气的钢筋铁骨,这成就了他千古绝唱的政治家风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59834.html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26年仍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的相关文章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说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取得成功?变法为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纵观我国历史,大多数的变法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变革不够彻底,而商鞅变法则是其中少有的成功案例。正是由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羸弱的局面,一举成为战国中后...

刘邦临死前为何不限制吕雉的权力 刘邦为何让吕雉一家独大

刘邦临死前为何不限制吕雉的权力 刘邦为何让吕雉一家独大

对为何刘邦没有驾崩之前,不限制吕雉的权力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死后,吕雉对刘邦的后代以及刘邦曾经宠信过的人进行大加杀害,从此可以看出,吕雉的性格是相当偏激的,那么吕雉是刘邦的老婆,凭借刘邦对吕雉的了解,应该知道自己千秋之后,吕雉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为何刘邦在...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为权利反目成仇?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为权利反目成仇?

司马氏自高平陵之变以后便牢牢掌握了曹魏大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古代的人为了争夺储位,兄弟相杀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李建成曾多次谋害李世民,差点把李世民毒死。而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再比如,曹操的儿子曹丕...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三国时蜀汉重臣、学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汉末年,新势未定,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很多人拜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诸葛亮在隆中时,也有幸结识了这两位大咖,并从司马微处学到了很多济世安邦之才。算起来,诸葛亮与向朗是师出同门。向朗字巨达,是襄阳宜...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还不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的妃子和宫女后来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进军紫禁城建立大顺政权之后,皇宫中的妃子宫女被义军掳走,被欺辱被杀害甚至忍受不了被欺凌自杀。她们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听崇祯皇帝的话一起去死呢?最起码不至于被欺辱至此,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对为何雍正非要和年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去世后非要和年妃葬在一块,就连她诞下的皇子也享受特殊待遇,取名都不按弘字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两人因一场政治婚姻相遇,却不料得到一生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可惜都早夭了,雍正破例为年妃做了哪些事呢?死后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