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县交换5个县,山东省的6个县,为何划给了河北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之间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四川省与贵州省、江苏省与安徽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河北省与山东省之间的区划变迁。在五六十年代,山东省的6个县,划入了河北省管理。同时,河北省的5个县,划入了山东省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划变迁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河北省与山东省之间的区划变迁。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四川省、贵州省的基本框架。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江浙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明朝统治时期,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格局。
我国很多省份的基本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等。明朝统治时期,河北省被称为北直隶。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对各地的统治。清朝对各省的区划进行了各方面的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
在清朝统治时期,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又分为了江苏省、安徽省。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也就是河北省的前身,省府城市设立在保定府。
在直隶省与山东省的交界地区,京杭大运河从两省之间穿过,形成了非常繁荣的内河运输经济。按照文献记载,随着交通干线上的民间运输和贸易发展,钞关关税在国家收入中至为重要。明清时期的八大钞关中,七个设在京杭大运河沿线。清朝每年漕运的货物量可能接近600到900万石,极大地改变了漕运区域的商业环境。
例如山东省的临清直隶州,属于大运河上的重要转运中心,广积仓、临清仓、常盈仓,被誉为“户部储仓三冠”,年年储粮450万石,年年交易和转运600万石,成为“天下粮仓”之地。清代乾隆时期,《临清直隶州志》记载:“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财货,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关河雄峙,繁荣富贵,临清城内的商业街巷,布店、茶叶店、绸缎店、瓷器店等星罗棋布。
其实,大运河起源于隋朝,已经延续了1000多年。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以洛阳为转运中心,连接了我国的西部、中原、江南、华北等地。对于加强统治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279年,元朝统一天下以后,疆域面积非常辽阔,定都元大都。对于元朝来说,大运河继续通过河南转运物资,反而是舍近求远,白白浪费了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元朝利用10余年的时间,全面调整了大运河的航道。大运河不再经过河南转运,大运河从江浙等地,直接进入了山东、河北,然后进入京城附近的通州,南北总计1000多公里。从元朝开始,基本上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框架。在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大运河两岸的土地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
例如部分土地位于大运河西侧,管理上却隶属于山东省。部分土地在大运河东侧,管理上却隶属于直隶省管理。从清朝统治的末期开始,大运河就出现了淤泥增多、河道崩塌等一系列问题,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最终,清朝不得不进行漕粮海运,大运河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各路军阀忙于混战,根本无力修缮大运河。一直到40年代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阶段。同时,为了重现当年大运河的辉煌,我国开始全面治理大运河。大运河两岸的管辖关系非常复杂,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复杂格局。
山东、河北两省筹备了大量的装备、器械,各方面的力量都需要协调。为了更好的治理大运河,1952年夏天,河北省与山东省之间,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山东省的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庆云县、宁津县等6个县,划入了河北省管理。同时,河北省在大运河沿岸的恩县、夏津县、武城县、馆陶县、临清县等5个县,划入了山东省管理。
历经这一轮区划调整之后,两省之间基本上以大运河为界限,有利于大运河的治理和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大运河的通航。在建国初期,为了大型水利工程或者大型资源工程,两省之间换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四川省与云南省、江苏省与安徽省之间的区划调整。
60年代中期,在治理大运河第二阶段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山东省的馆陶县和临清县级市在大运河以西的几个乡镇,划入了河北省管理。几个乡镇划入河北省以后,由于位于临清市以西,组建了临西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专区管理。同时,河北省的庆云县和宁津县,重新还给了山东省管理。
也许大家发现了,馆陶县是1952年从河北省划入山东省的,庆云县和宁津县也是1952年从山东省划入河北省的。历经10多年的时间,这几个县以另一种方式物归原主。历经两次大规模区划调整以后,河北省与山东省之间的省界,基本上稳定下来。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条“黄金水道”,年运输量超过10条铁路。 2022年,京杭大运河近8亿吨,世界运河货运量之一,内河水运量世界第三。尤其是京杭运河江苏段,能够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