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驾崩当夜,随侍60年的心腹被处死,雍正:只因他犯了三宗罪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23)720

前言

难道皇帝心腹60年就注定被杀?

有人说,站在权力中心就是站在风口浪尖,这话一点不假。历朝历代,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屈指可数,但能全身而退的更是凤毛麟角。赵昌就是典型的例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的那一夜,寒风瑟瑟,他与老主子康熙君臣同坐,见证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走完最后一程。

次日清晨,新君雍正登基,赵昌也在众目睽睽下走上了断头台。

他是什么人?又发生了什么?为何悲剧命运就此开启,让人不禁唏嘘至深。

一、小太监攀上权力之巅

1722年的冬日,满洲正值严寒。这一年,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患病在畅春园驾崩,享年68岁。其子胤禛于次日登基为帝,是为雍正。而紧随其后的,则是康熙心腹赵昌被斩杀一事,震惊朝野。

赵昌,正是雍正口中的罪人。这位新帝刚一登基,便矢口断言赵昌三宗罪孽深重,唯有斩决方可警示天下,树立自身威信。

赵昌,一个跟随康熙60年之久的心腹太监,到底犯下何错,竟遭如此凄惨下场?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赵昌的生平。

赵昌本是宫廷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太监。清朝康熙年间,还是少年的他便被分配到康熙身边服侍。这一分配,竟成就他日后步步高升的契机。

康熙天性聪颖,自小好读书,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赵昌深谙主人之性,于是极尽所能取悦这位年轻活泼的皇帝——他既要充当康熙的读书先生,又要满足后者的奇思妙念。

有一次,刚入宫的西洋火枪激起了康熙的浓厚兴趣。赵昌连夜找来能工巧匠,花重金定制了一把枪身镶嵌满宝石的火枪,送到康熙案前。那精美绝伦的火枪让康熙高兴不已,连连夸奖赵昌用心。

自此,赵昌在康熙心中地位日益提高。随着康熙继位,赵昌更是步步高升,终于晋升至大内总管之职——这可谓是后宫更高权力中心,几乎控制了整个禁卫军。

为何一个微末太监能获得皇帝如此厚爱?原因在于,赵昌不仅会顺心应对,更精准捕捉康熙的喜好偏好,然后全力以赴地完成。他几乎成了一个“圣旨执行机”,将康熙的所有想法化为现实,这令康熙极为欣慰。

二、监视诸皇子引雍正恨

如此优渥的官场处境本该是永无止境,奈何好景不常。日子一长,康熙步入中期,储君问题浮出水面——皇太子胤礽祸事缠身,将来难以托大。

在康熙的多次容忍下,太子胤礽仍然无法痛改前非,最终被废去储君之位。这让众皇子重新燃起希望,四皇子胤禛和三皇子胤祉成为更大的竞争者,彼此暗中拉拢朝臣结党营私,水火不容。

眼看兄弟阋墙升级,康熙心中忧虑难平。他生怕皇室内部不睦影响国家社稷大计,因而吩咐赵昌暗中调遣心腹监视诸皇子的一举一动,时刻掌握局势主动权。

赵昌恪遵圣旨,立刻行动部署人手,确保各皇子在其掌控之下。这一行为却引起了四皇子胤禛的强烈不满——身为储君竞争者,他感到钳制和限制极大,认为赵昌想尽 *** 软禁自己,目的在于夺去皇位机会。

三皇子胤祉也对赵昌的监视十分不悦,但他性情温和内敛,并未表现出来。唯有胤禛心中怨气滔天却无处说理,只能深深埋藏,等待时机到来。

三、私通废太子遭雍正猜忌

太子废黜后,赵昌也深感老主子的隐忧。他清楚,就算康熙万般不舍,也无法再给予胤礽翻身的机会——皇室浩劫已成定局,唯有接受这结果。

赵昌于心不忍,便想通过私下与废太子之子弘晳搭桥引路,劝说弘晳代为感化其父忏悔痛改,以换得康熙最后宽恕。这举动单纯出于一片苦肠孤愿,可惜事与愿违。

雍正登基后,以此断言这是赵昌结党营私、意图复辟胤礽、控制朝局的阴谋诡计,根本不容辩解。赵昌哑口无言,解释的机会也仅有一瞬,很快便被雍正摒弃在脑后。

其实,雍正本能地将赵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后者与老主子走得太近,对新帝构成心理威胁。这份猜忌从登基之初就存在,也注定会把赵昌推向绝路。

四、私盗国库惹祸身

身为大内总管,赵昌多少沾染上特权思想,他曾私自从国库中取用五千两白银,自以为这点小事不会引人注目。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在康熙和雍正监视之下。

这事发生时,康熙还端坐江山,作为皇帝他清楚赵昌的行径,但因念及后者多年侍奉之劳而迳自揭过。奈何好景不长,雍正登基后之一件事就是将这事翻出,与其他罪名相提并论,让赵昌无处可逃。

原本,雍正是不愿处死赵昌的,他更希望利用赵昌控制后宫以平定初期权力交替的动荡。只是赵昌无法释怀胤禛登基的事实,态度的微词让雍正看清他的忠诚难以收买。无奈之下,雍正只能舍弃他这个令自己不省心的隐患。

雍正还认为,就算赦免了赵昌,后者对自己也必然怀恨在心;一旦有机会,赵昌定会尝试推翻自己,改立心仪的皇子为帝。考量后雍正选择,直接将赵昌斩草除根。

五、铸就新帝威信的之一块垫脚石

权力交替,向来伴随脏乱凶猛的政治交易。新君登基之初,为树立自身威信,总要找到同道中人先斩后奏、以儆效尤。赵昌就是雍正登基后之一个被牺牲的忠臣。

雍正之所以急于杀掉赵昌,还因为后者掌握皇宫禁军。这股势力若为赵昌所用,足以威胁雍正的地位。于是巩固政权成为雍正首要任务,而斩除赵昌则是稳固地位的关键一环。

正所谓生在乱世,难全身而退。赵昌服务老主子60载,却在新君登基后无情斩杀。他的身死为雍正登基铺平道路,成就后者在位初期的锦绣河山,但他自己却无从选 择,只能成为这场政治交易中的牺牲品。

正如历史学家郭廷以所言:“每逢政权交替之际,总有些忠臣被牺牲,成为下一代君主铲除异己、树立威信的垫脚石。他们的悲剧,不仅是道德的悲剧,更是政治的悲剧。”

此时此刻,处心积虑侍奉康熙60年之久的赵昌,就此毙命于断头台下。他生前功高震主,却因一己之失导致焉知非福。换个角度看,他也算是堪称忠臣,只是站的位置太高,历史洪流无情地将他淹没。

正所谓:朝代易主,忠奸标准转眼即逝。

六、小太监的心路历程

赵昌死时已过花甲之年,整个宫廷生涯始终跟随康熙左右。他亲历康熙从懵懂少年到英明圣主的成长历程,也见证自己由微末小太监成长为总管。

这60年来,他一心侍奉康熙,两人已非主仆,更如至交知己。他几乎融入康熙的精神世界,成为后者麾下最得力的幕僚。运筹帷幄之中自有他的力量,这是他引以为豪的宫廷生涯。

而他对皇位继承人的态度,也只是效仿康熙而已。老主子希望诸皇子和睦相处,他便尽心竭力;老主子念念不忘废太子,他也助其一臂之力。任何举动都不过是代康熙分忧而已。

直到雍正即位,赵昌才恍然发现,自己60年来的忠心不是所有人都领情的。他没想到自己纯粹一片的孤注一掷,换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雍正登基那天,赵昌跪在阶前听他宣判自己的三宗罪状。当斩刀悬在头顶之时,他才终于明白那句“君王面前无世交”的真谛。他额头抵刀锋,已无丝毫不甘,只剩无尽唏嘘——原来他付出的忠诚,于这个继任者而言不值一提。

七、身后之事:子女沦为奴婢

赵昌斩首之后,雍正还发布上谕,命人抄家搜刮,其子女家小一并划入官府收监。这无疑是雍正进一步巩固地位的手段,也让赵昌无颜面对地下的老主子。

赵昌生前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几乎参与其中、见证康熙一手缔造的康雍乾盛世。如今儿孙沦为官婢,无疑是雍正给他的更大嘲讽。这结果也成全了雍正首创“训政要则”,其中明令禁止宫奴干政的第36条。

赵长死后,康熙心腹势力一扫而光,标志着雍正皇帝正式掌控大局。有人说这是新君必经之路,我们却不禁为赵昌之死和他后人的命运感叹惋惜——他们是这场无情政治交易中的更大受害者。

正如康熙遗诏中所说:“朕所以重用赵长者,久矣。望尔等髙官、侍臣每以温良待之,毋作非礼!”语气中透出的那点关怀,更是历史的残酷讽刺。

结语

于新君而言,忠诚永远建立在利益交易之上。赵昌忠于康熙,于雍正则被视为异己;他忠心侍奉,于雍正却成结党营私。如此反转黑白,正是新朝初期“斩忠爱”的真实写照。

此时此刻,我们才明白那句“君王面前无世交”的真谛:皇权从来都高于一切情谊。而历史的转换同样让人深感唏嘘——同一件事,在康熙时代是忠诚,到了雍正手中却成罪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2148.html

“康熙驾崩当夜,随侍60年的心腹被处死,雍正:只因他犯了三宗罪” 的相关文章

郭淮: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

郭淮: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司马。定军山战败时,收集残兵,...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对曹操有3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却全都嫁给同一人,是谁如此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三国这段历史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水淹七军的关羽,八百骑兵大破孙权十万联军的张辽,那段瑰丽的历史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但若说三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曹操莫属。无论是在长安城刺杀...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五代时军事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祐三年(950年),后汉大将慕容彦超率军与反汉的郭威在开封城外大战。李太后嘱咐慕容彦超要好好保护皇帝刘承祐的安全,但慕容彦超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大败郭威。结果第二天慕容彦超就兵败而逃,刘承祐也死于...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英勇善战,且一门心思的为董卓着想,董卓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只因他是董卓的义子。吕布的内心深处是一直尊重董卓的,尽管董卓让他干尽了坏事,他也无怨无悔,依旧死心塌地跟随董卓...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还是四阿哥自己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还不知道:孙权实力并不弱,为什么甘于投降曹丕,对其称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在三国的几方势力中,一直都不是很显眼,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孙权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一直是最精明的存在。当初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他还很小,跟刘备、曹操比起来,真的...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