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给纪晓岚一张白纸让他宣读,纪晓岚一张口,乾隆瞬间龙颜大悦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23)900

前言

纪晓岚这个历史人物,因为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等人演绎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为观众熟知。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戏份之一,莫过于纪晓岚与和珅间的文人斗法。这场口头对决让观众见识到纪晓岚机智敏锐、伶牙俐齿的形象,深受喜欢。

然而,当我们剥去艺术创作的外衣,去认识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时,他是否依然如影片中那个能说会道的形象呢?

据说在乾隆年间,一次祈雨的时候,时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却遭遇了一次糗事。原本他提前拟好的祷文被人掉包,换成了几张白纸。在乾隆帝眼皮底下,这位文雅的官员是否能逢凶化吉呢?

策划祭祀词章不慌不忙

1799年惊蛰,中原大地风干物燥,严重旱情直接威胁到第二年的粮食收成。此时此刻,朝中百官劝谏,乃至普通百姓都在盼望天子亲自祈求上苍降雨解旱。

在钦天监确认了吉期良辰后,乾隆果断出,领衔主持接下来的祈雨大典。可想而知,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绝不容有丝毫差错。

身为主持部门的礼部尚书,纪晓岚首当其冲。他心里明白,如果仪式过程中出现纰漏,自己也难逃其咎。但真正起草祭文的人选,却落在了时任太常寺卿的老友胡牧亭身上。

胡牧亭自知词藻不繁,为了不失朝廷体面,前前后后修改了数稿,可就是不尽如人意。他微微一想,不如趁机戏弄戏弄他那老友——此番大典,纪晓岚定要公开朗读祭文,若是临场换上空白稿,看他能否信手拈来?

心里打定如此主意,胡牧亭便将准备妥当的祭文揣入袖中,只留空白稿让人送去纪府。大典当日,众目睽睽之下,纪晓岚展开祭文,果然一片空白!几乎所有视线都聚集在他身上,这位学问渊博的尚书何以处之?

其实纪晓岚一眼就看穿了胡牧亭的小算盘。他脑海中飞快闪过幼时父亲教导他读书识字的场景、翰林院与乾隆讨论经史子集的点滴、甚至是在新疆局促不安的日日夜夜......终于,他镇定自若地开口

面对空白稿这无心之失,他从容应对,以简洁的语言朗读出极富层次的祈祷文章,气势如虹,深得乾隆嘉许!当天傍晚,皇上邀他品茶散心,笑谈今日一幕幕,始终称赞他学识渊博、临危不乱。

此事可见纪晓岚的学识和气度都远非常人可及。胡牧亭设下的局中,他不慌不忙,信手拈来便化解难题。且不说别人,任谁遭此突袭,恐怕也难有他这样从容。种种迹象都在昭示:这个人的过人之处,在一身真才实学上。

执笔编撰学术巨著不懈怠

1773年,纪晓岚初任翰林院编修。当时乾隆打算集天下之英才,编撰一部汇集各学科知识的类书百科全书,名为《四库全书》。纪晓岚便以此为契机,从一介文士跃上学界舞台。他历经风雨,最终完成了这部千古绝唱。

起初,乾隆希望纪晓岚专注主持四库全书编撰事宜。但好景不长,就在工作如火如荼之时,一场风波突然将纪晓岚卷了进去——一位远房亲戚涉嫌贪污案,连累他遭到流放。

即便如此,乾隆还是为这个出色的学者留了一线生机:只流放三年,就找机会召他返京复出。毕竟,能主持四库全书这样浩大工程的人,容不得有失。

三年边陲生活并未击垮纪晓岚,反而使他看清方向。返京之后,他便全力以赴,重新投入编撰事业中。作为总纂官,他继续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最终斩获成功。

可以说,没有纪晓岚这样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学者坐镇,《四库全书》很难以最终定型面世。正是他勤勉治学、执着精神,成就了这一有史以来规模更大、学术价值极高的类书巨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典籍。

虽然他在政界迂回,但在学界却恪守本分、坚持不懈。《四库全书》的问世,正是这位真学者的实力证明。

抵御诬陷之害淡泊名利

1773年,纪晓岚开始主持《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然而好景不长,他就因牵连亲戚的案件而遭遇流放。这其中是否另有内情?或许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鉴于纪晓岚在翰林院的地位,此番打击势必让他备受煎熬。

那段在边疆的岁月,纪晓岚并未有所怨言。相反,他静心,汲取养分。三年后,得以返京复职。当这位脱胎换骨的学者重新投入编撰事业时,他看清了一个道理:官场沉浮,名利场险恶,唯有治学笃行,方是正道。

也许正是这层心境的升华,让他得以在《四库全书》这样复杂的大工程中不断深化自我、沉淀经验。或许也正因抵御住诬陷之害、淡泊名利场,他的执着与坚持才越发鲜明,成就千古绝唱。

可以说,没有那次短暂离场,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成;没有那次传奇逆袭,他的学者风骨就不会如此折射出耀眼光芒。正像磨砺出宝剑的光泽,纪晓岚也在风雨中磨砺出不世出的真才实学来。

结语

人生处境多舛,纪晓岚历尽沧桑,却也因之遍体鳞伤。当初的恩怨情仇已无从考证,但他那仕途起伏而学问不改的精神,仍值得后人景仰。

说到底,纪晓岚之所以为后人所憾爱,归根到底是他身上所蕴含的人格魅力。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出口成章的口才,更多的,却是那过硬的学问修养和稳重的处事态度。

正如人们熟知的那句话:真金不怕火炼。不管外在环境如何变迁,他始终如一,坚守自我。这样的人,怎么会只是一个“会说漂亮话”的花架子呢?

历史上的纪晓岚,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影视创作呈现了他的大才、幽默和临机应变的一面,但更为珍贵的是那个历史上真实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纪晓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2/562229.html

“乾隆给纪晓岚一张白纸让他宣读,纪晓岚一张口,乾隆瞬间龙颜大悦”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能力并不比弱于诸葛亮 司马懿为何还非常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能力并不比弱于诸葛亮 司马懿为何还非常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为何司马懿却非常害怕诸葛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到三国之中最为聪明的人,世人往往会脱口而出“诸葛亮”。其实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如庞统、周瑜、司马懿等人。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世人皆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却不知...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之后,开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挥师两支,一支由赵云率领的偏师做疑军,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兵,吸引魏国主力,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一支主力,进攻岐山,形成一虚一实,双管...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对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消灭魏军,阻挡魏军不要过境就行;说不好守是因为街亭无险可守。马谡是蜀汉阵营中青代的佼佼者。满脑子兵书,一肚子经典战例,诸...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龙且之死让项羽感到恐惧 龙且对项羽到底有多重要

龙且之死让项羽感到恐惧 龙且对项羽到底有多重要

对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相信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朋友都会对其竖起大拇哥,称赞他是一位真汉子,一位真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宁愿拔剑自刎也不愿意灰头土脸地渡过乌江见江东父老。殊不知,就是这...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对刘备投奔袁绍时局势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敌人袁超为何接纳了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

袁绍的兄弟都被刘备杀了 袁绍最后为何还要收留刘备

袁绍的兄弟都被刘备杀了 袁绍最后为何还要收留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杀了袁绍的兄弟,为什么袁绍还愿意收留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之乱以后,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那些官僚豪强趁机抢夺城池,形成大大小小无数割据势力,曹操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势力不断壮大,曹操还将黄巾军的降兵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中...

向皇后:宋神宗赵顼皇后,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向皇后:宋神宗赵顼皇后,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向皇后(1046年―1101年),谥号钦圣宪肃皇后,祖籍河内人,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皇后,从曾祖辈开始居住开封。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为皇太后。1100年宋哲宗去世,一度临朝听政。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