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首发:耗时3年多录文献321种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首发:耗时3年多录文献321种
近日,《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新书首发式在东莞莞城图书馆举行。作为东莞古籍地方文献整理工程的又一重要成果,《东莞文献丛书》第二辑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东莞地方文献为主,收录莞城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单位珍藏的各类文献共300多种,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新书首发式在莞城图书馆举行。
耗时7年多,成书115册,系统搜集和整理东莞文献典籍
自2015年至今,《东莞历史文献丛书》已完成之一、第二辑共115册的编辑出版,收录上起宋代,下迄民国500余种相关东莞历史文化的著述和东莞人士的著述,对东莞的古籍文献、民国文献、期刊杂志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为了解、研究东莞历史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文献保障,是“东莞有史以来更大的丛书”。
2015年,东莞市莞城图书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启动了大型地方历史文献编纂出版项目——《东莞历史文献丛书》(之一辑),其宗旨在于系统搜集和整理东莞文献典籍,保护和传承东莞历史文化,推动学术研究。该项目耗时四年,依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这一古籍研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对东莞地方文献进行了广泛的征集,收录了上起宋代下迄民国时期的199种古籍,成书47册。该丛书于2017年12月出版。
2019年,《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编纂出版项目宣布启动。作为之一辑的延续,第二辑文献收录范围与之一辑完全一致:内容上收录有关东莞历史文化的著述和东莞人士的著述,地域上包括明、清、民国时期东莞县所辖地区域,时间上以1949年为下限。第二辑虽然是之一辑的续作,但是却不乏亮点。之一辑收录的199种文献仅为刻本、抄本、石印本等线装古籍,而第二辑收录的版本类型更为多样化,还包括了近代以来才出现的铅印本、油印本等,收录文献的规模也更大。第二辑收录东莞地方文献321种,其中族谱38种,民国文献、期刊270多种,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涵盖东莞1949年以前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地方名人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该丛书于2022年11月出版。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
第二辑收录到不少难得一见的莞邑文献
据《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第二辑)收录的文献分为古籍类、民国文献、期刊类。古籍类收录明清时期莞人的诗文别集、总集、族谱等,底本均为线装古籍,是之一辑编纂时因一时难以征集而漏收的文献,不少为未经刊刻之稿本、抄本。这些版本通过各种渠道沟通才得以征集回来,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如明熊文凤纂修的《熊氏家乘》抄本,清孔槐纂修的《孔氏家谱》抄本,清李继燕撰的《搨花词稿》,邓仪辉纂修的《茶山邓氏家谱》抄本,著名莞籍考古家、古文字学家容庚辑录的《容氏家乘》稿本,均为难得一见的莞邑文献。
民国文献类收录了民国时期东莞籍学者如容肇祖、陈安仁、张荫麟、袁振英、郑师许、邓植仪、伦明、莫伯骥等人的著作,涵盖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政治、法律、文学等领域。如容肇祖成名之作《明代思想史》,《中国哲学大辞典》谓此书具有开拓性作用;此书在国内学界影响颇大,同时也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陈安仁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大纲》《中国近代经济史纲》《中国农业经济史》等,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史学奇才张荫麟,其《中国史纲》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中国史,内容深刻,为学界瞩目,顾颉刚将此书列为中国新史学中较为理想的7部通史著作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建者、广东最早的 *** 员之一袁振英,他在进行革命工作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著述,如《易卜生传》《性的危机》,还翻译了《革命与进化》《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等。邓植仪是近代农学家、土壤学家,一生专注于农业与土壤研究、教学,第二辑收录其《广东土壤提要初集》《广东土壤调查暂行办法》等。伦明是近代著名藏书家、学者,第二辑除收录其影响较大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外,还收录了多部伦氏稿本,如《读未见书斋书录》《续书楼读书记》《渔洋山人著书考》《清代及今人文集著者索引》等,弥足珍贵。莫伯骥酷嗜藏书,自称“五十万卷藏书楼主”,以收藏之丰、版本之精称冠岭南,编有《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在第二辑中均有收录。这些文献集中展现了民国时期东莞学人的学术成就,反映了当时的学术脉络。
期刊类收录了民国时期在东莞出版,以及内容与东莞相关的期刊,包括伦达如等编《留省东莞学会杂志》之一期(1919年4月)、东莞勉行善社编《东莞勉行善社月志》第二期第六册(1929年3月)、东莞中学校抗日救国会编《东莞中学校抗日救国会特刊》第二期(1932年)、东莞县立之一小学校编《东莞县立之一小学校刊》之一期(1935年1月)、第二期(1936年2月)、东莞明伦堂沙田整理委员会编《东莞明伦堂沙田整理委员会年刊》(1941年7月)、《东莞明伦堂董事会年刊》第二辑(1949年1月)等。这些期刊记载了民国时期东莞的时政、抗战、教育、市政以及东莞明伦堂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解、研究东莞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为东莞历史文化的系统性、专题性研究提供了便利,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东莞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护工作,同时全面梳理东莞地方文献,也有利于东莞从历史传承上寻找资源和动力,对传承历史文化和服务当下文化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朱小雨 通讯员 荣子菡 苗苗
图片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