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26)530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2023年岁末,50岁的朱令走了。

她的一生是个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惨剧”。其悲惨极端地体现在从“骄子”到“废人”的强烈反差——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因为谜一样的铊中毒而彻底“沉沦”。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除了追问,无可奈何。

多年来,关于朱令的故事,一再引发热议和追问。基本内容就是,很多人根据已有的信息,试图破解这个惨案,有些人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相,还有一些人坚信这个案件并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只是案件背后的各种社会现实,最终让一层窗户纸蒙蔽了真相。相当多的人认为,真相就在那里,只是没有被认可而已。这增加了朱令事件的悲剧性、传奇性和传播度。

这么多年来,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议论、推测、争议,但始终不愿意参与。有时候实在不忍看,但又抵挡不住朋友圈的刷屏,还是会看看。每次看完,我都陷入沉默,既不参与议论也没有转发。简而言之,对于朱令事件,别人怎么探讨和议论我都不反对,但我选择回避,像假装不知道这个事件一样。对于一个写评论的人而言,这看上去可能有些奇怪。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清楚地知道这个事情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它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刑事案件,因而很难也不能用“情理”甚至“逻辑”去推演真相,而应该有一分证据才适合说一分话。然而,证据,或许永远没有,或许有但被垄断或尘封,总之作为一个旁观者很难很难接触到。于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我最终退却。

真相不能揭晓正义难以伸张,这实在让人们难过。这难过不仅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也基于对自己有或有类似遭遇的恐惧。正是由于这种人同此心的同情,朱令案能够持续多年在互联网上成为热点,这体现了人们对正义和真相的追求和渴望。

我当然也期待真相,但也能“接受”有些事情可能永无真相——这个接受基于一种假设,那就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刑事案件,群众性索要真相所产生的力量,既有可能促进真相的到来,也可能引发另一个悲剧。

会有人看出,我的这种担心是一种消极或保守的逻辑。对,我就是保守主义者——如果追求一个更好的结果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那么我会消极地放弃这种追求。这种保守,一定会为一些人所不齿,一定会有人认为,如果大家都持我这样的态度,很多美好的结果永远不会到来。

我不介意因此被“不齿”。原因有四,一,保守主义是我的价值观;二,我明显知道我的能力就这样了,即知道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无能;三,我读到过很多不幸的案例——一些追求正义的行为,却衍生出了悲剧;四,那么多人的“积极”已经汇成洪流时,并不缺我这一分积极。

需要强调的是,我

不反对大家的“积极”,不反对大家在此事上坚持不懈的发声,对一些事情拒绝忘记,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可贵的。

我只是解释一下我消极的原因——当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我愿意做一个旁观者。朱令案的故事读了多年,每次读到都能感到自己的无能和无力。

承认自己无能并不丢人,坚信自己掌握了真理或真相或许是值得担忧的——这还是“保守”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让我这么消极和保守呢,大概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对现实有了较多了解,一个是对历史有了较多了解。这类似很多司机开车越久越谨慎。

关于现实,可以举例,前些年爆出一些冤案——有的是嫌疑人被枪毙多年后,真凶突然被找到了;有的是嫌疑人被控杀人而坐牢很多年后,被害人突然重新出现了。然而,当初嫌疑人都是以“证据确凿”的名义审判的。

关于历史,也可以举例,每一次聚众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很多参与者都确信自己在追求和实现正义,但很多最终由于失控而通向了非正义。所以,年少时看到故事里“杀富济贫”的正义会兴奋,如今再看到类似的故事则觉得恐怖。

最后想说的是,阅历的增长让我变得怯懦和保守,让我日益觉得公平、正义、真相特别“奢侈”,让我渐渐明白在很多现实问题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和无力。

这算是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2/563578.html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方孝孺,是建文的大忠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打进南京城以后,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写,而且还骂朱棣是“篡位”。朱棣说,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你说那么多干什么?方孝孺说,国家是天下人的国家,你“篡位”那就应该受到天下人的指责,怎么会是你一家人的事?朱棣说,你要再胡说八道...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死后,太子妃郑氏是什么下场?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死后,太子妃郑氏是什么下场?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隐太子”一般指的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取而代之,成了坐拥大唐江山第一人。称帝后的李世民对于死于自己手下的兄长也是心有愧疚和不忍,于是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中最不该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乐进为人骁勇善战,经常充当大军先锋,无坚不摧,深受曹操重用与信任。那乐进是如何“奋强突固,无坚不陷”的呢,又为何不出名呢一,投靠曹操乐进早年从军,在曹操帐下效力,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人骁勇善战,因此很得...

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陈表(204年—237年),字文奥,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偏将军陈武庶子,校尉、解烦督陈脩异母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职,担任翼正都尉。后升任无难军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兼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孙权以陈表兼任新安都尉...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唐太宗临终之时,为李治安排的辅佐大臣中,最后善终的只徐世勣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徐世勣(徐懋功)是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人,他虽然并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那样,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半路从李密那里投奔到李世民手下的。但是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打击过他。他也在李世民的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