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年轻的开国大将,功勋卓著,却在61岁时含冤离世
1950年的一天,彭老总与许光达将军一起游览北海,期间老总告诉许,军委已经决定要建立装甲部队,司令员就由他来担任。许将军没有任何推辞,当即接下这一重任,他表示,既然党中央相信自己,那自己就将后半辈子都放在建设装甲部队上,为国家打造一支善战之师!
许光达早年曾经在黄埔军校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懂得很多战术、战役理论,从军校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北伐军某部服役,曾参加过光复武汉的战斗。土地革命时,他曾因为一场意外暂时与革命队伍失散,但他并未因此放弃革命事业,坚持和敌人斗争,一直到1929年他才重新恢复党关系。
不久之后,许光达被委派到红1方面军中任职,随后率部参加了多次对敌作战,立下了不少战功。1932年,在进攻 *** 军一处军事据点时,他不慎被一枚流弹打中要害,差点牺牲。当时中央苏区的医疗条件很差,没法为他动手术疗伤,党中央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将他送到苏联疗养。
原本许光达伤愈之后打算之一时间回国继续革命,但彼时国内的局势对红色阵营非常不乐观,他回国毫无用处,不如踏踏实实留在苏联。后来,许将军被选入军政学校学习,等到他结业的时候,红军已经完成长征,并在延安站稳了脚跟,他觉得此时红色阵营是最缺人手的,自己应该马上回延安报到,和老战友们一起保卫党中央和革命的火种。
但谁料王明却一直不允许他回国,王明是共产国际的高干,掌握着比较重要的话语权,许光达不敢和王明唱“对台戏”,因此只能暂时放下回国的念头。一直到抗战爆发之后,在王稼祥同志的斡旋之下,许将军方才得以回国。抗战前期,他的主要在延安负责文职教育工作,为革命阵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军政干事。1941年,他慢慢开始接领战斗任务,次年,他被分派到山西前线担任军事指挥官。
解放战争时,许光达转战河北、河南、陕西等地,数次给予 *** 军重创,兰州战役结束之后,他出任西北军区高干、兼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核心领导人,与彭老总合作管理大西北。1950年,42岁的他被调到刚刚组建起来的装甲兵部队任职,那时装甲兵部队底子很薄,坦克、火炮非常少,懂技术的官兵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连基本的测距都不懂。
许光达只能从头干起,一边通过党中央向苏联求助,希望苏方能支援一些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一边自主开办军校,培养定向人才,以提高装甲部队的专业化程度与战斗力。1955年,军委决定授予许大将军衔,许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情绪,他觉得自己资历不够深,能力也并不出众,当大将确实有些“高攀”,经过一番认真思虑之后,他写了一封信给党中央,请求自降为上将。
当时我们的授衔标准与苏军类似,苏军的单一兵种司令员就是大将,我们为了以后和“老大哥”对接方便,也就照葫芦画瓢,给装甲兵部队的许将军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在收到许将军的信之后,直接批复“不允”,于是他就“被迫”当了大将,那一年他才只有47岁,是大将中年纪最小的。
1959年,经由周总理钦点,他转往国防部任职,期间他亲自主持编纂了一系列条令,同时要求各部门必须要保持过去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政工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部队的凝聚力,确保 *** 随时能战。时间来到1966年,受“反右”风波的牵连,许将军遭到了批斗和关押,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周总理曾经找他谈过话,提议他暂时先放下工作,去北戴河或者青岛疗养一段时间,避一避风头。但许光达实在放不下工作,他是一个革命者,他不能因为一丁点挫折就轻言放弃,因此他委婉拒绝了总理的好意,坚持守在工作岗位上。
1968年,阴谋集团加剧了对许光达将军的迫害,要求他承认错误并撰写检讨材料,他自然是宁死不屈、坚守底线,坚决不妥协。1969年,在长久的压力与抑郁之下,许将军是心力交瘁,他最终在当年6月不幸离世,时年61岁。动荡结束之后,党中央替他恢复了清名,并补办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