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人和人之间长久的关系,靠什么维系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31)580

人与人的关系本质,

只是利益交换。

作者:洞见yangtuo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告诉我,只要真诚待人,一段关系便会越处越久。

但当我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纵观古今,这世上少有人仅仅会因为你真心就善待你。

但多数人,却会因为“有利可图”,而愿意与你交往。

为什么呢?我先讲几个故事。

1

猛将多隆阿,本是曾国藩的铁杆。

但湘军攻克安庆后,他便即刻与曾国藩一拍两散,没有丝毫留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啊,攻打安庆时,多隆阿负责打击救援部队,日日浴血拼杀。

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则负责包围安庆,安庆城内没有重武器,他的围城战打得格外轻松。

可到城破论功行赏时,曾国藩却在上报中偏袒弟弟。

最终曾国荃被封江苏布政使,距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

多隆阿却只得到一个云骑尉世职,与战前几乎没有区别。

曾国藩偏心,让多隆阿心寒不已。

他看不到出头的希望,转投湖广总督官文,并在官文的帮助下接手西北军务。

最后,多隆阿在西北立下赫赫军功,官至太子太保,得以封妻荫子。

余秋雨说: *** 裸地谈利益,更接近于理性。

多隆阿愿意跟追随曾国藩,便是希望在曾国藩这一展宏图,争得名位。

他对曾国藩死心塌地,拼死拼活,可最后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心中愤懑不平,自然弃之而去。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情谊重要,但利益更重要。

当切身利益受损时,分道扬镳,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2

再说另外一个故事。

宋朝天圣九年,梅尧臣与范仲淹一见如故,遂成忘年之交。

后来范仲淹数次遭贬,梅尧臣都送去宽慰和勉励。

1033年冬,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合,被其调往了睦州。

梅尧臣给范仲淹寄去《清池》,劝他不要跟蛤蟆之类争斗,让他们闹去。

不料没过几年,范仲淹又谴责宰相吕夷简专权,结果又被赶到更远的饶州。

梅尧臣时任池州建德县令,知道后极为愤慨,在《啄木》一诗中,把范仲淹比作清除害虫的啄木鸟。

范仲淹收到后很感动,得知池州距饶州不远,便多次邀请梅尧臣去家中做客。

两人惺惺相惜,感情甚笃。席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但好景不长,1040年,朝廷重新重用范仲淹,派他和名臣韩琦担任陕西经略副使,镇守西北。

范仲淹收到诏书后,一边前往陕西赴任,一边向朝廷举荐好友。

这份举荐名单里,有欧阳修、孙明复等老友,却唯独没有梅尧臣。

梅尧臣心中不平,写信给范仲淹,可范仲淹觉得梅尧臣虽有诗才,但治国理政上仍有欠缺,因此并未回应。

好友欧阳修也多次暗示范仲淹,望他提携身边人,但范仲淹还是当作不知。

梅尧臣觉得范仲淹忘恩负义,几次写信无果后,最后写下一首《灵乌后赋》,与范仲淹绝交,此后再无往来。

有人说:一旦需求破裂,友情也会终止。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范仲淹梅尧臣两人十余年的友情,尚且抵不过一次利益交锋,何况现实中的你我。

与人交往,很多时候,就是拿拥有的,换自己想要的。

想要利益,就得交换利益,想要价值,就得付出价值。

若双方不能彼此满足,再久的情谊,也会不复存在。

3

我们常说,好的关系,是对等的。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利益对等。

如此,一段关系才能越处越久。

1991年,电视行业蓬勃发展,导演黄蜀芹同很多前辈一样,准备进军电视剧市场。

为了打造高质量的作品,许多资深导演找到钱锺书,想购买《围城》的影视版权。

但都被钱钟书拒绝了。

可当黄蜀芹找到钱锺书时,钱锺书二话不说,竟将《围城》的影视版权赠与黄蜀芹。

原来,钱锺书开始创作《围城》时,家里一度入不敷出。

就在生活难以继续时,是黄蜀芹父亲黄佐临主动找到了杨绛。

他采用了杨绛的剧本,并支付她高额稿费,让杨绛一家渡过了难关。

得知黄蜀芹是黄佐临之女时,钱锺书便将《围城》的版权作为回报,赠与黄蜀芹。

两家的情谊也在这一来一往间,得以延续。

后来的日子里,双方一直保有联系。

钱锺书夫妇更是对黄蜀芹以贤侄女相称,关系十分亲密。

作家维维安娜说:金钱和情感,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利益是一种链接,交往中的利益往来越多,情感上的捆绑就越紧。

所谓礼尚往来。

有付出,有回应,保持互利共赢,关系自然会越发深厚。

4

有人曾问季羡林老先生,在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更大的体悟是什么?

他叹道:“世态炎凉,古今如此。”

1965年,季羡林被派到京郊南口村当副队长。

做完工作一回到燕园,便会有东语系的教员和学生来迎接他,热烈地握手,深情地寒暄。

其中一位高足更是与季羡林极为亲密,被他内定为“接班人”。

可当他被安上了莫须有罪名,发送到牛棚改造时。

这位高足见季羡林已经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之一个跳出来揭发他,只为给自己捞上一顶小小的乌纱帽。

其他教员和学生,也纷纷加入批斗他的人群。

但后来他被 *** ,恢复了以往的地位。

这时,曾参与批斗他的一位学生,又来找到他,想请他题名推荐。

对于当年的事,学生更是亲自上门向季羡林道歉。

其他人见此,又忽地拥了上来,季羡林家由门可罗雀又变成了宾客盈门。

作家张宏杰说:人是太复杂的一种动物,其复杂程度有时让人类自己也瞠目结舌。

但我想,这就是人最真实的模样,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样子。

别怪交情抵不过利益,也别怪感情会败给人性。

变的是人心,不变的是利益。

很多时候没有绝对好坏,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关系攻略》中讲道:人与人的关系本质,只是利益交换。

没有利益的捆绑,再浓的感情、再好的关系,也会破裂。

与其抱怨社会现实,人心凉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挖掘自己的价值。

当你有能力辐射更多人时,别人才会被你吸引。

当你“有利可图”时,你想要的关系也会随之而来。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5679.html

“人和人之间长久的关系,靠什么维系”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此人和诸葛亮齐名 他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出名

三国时期此人和诸葛亮齐名 他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出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还有一个谋臣,与诸葛亮齐名,为何没有诸葛亮的出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代,是风云激荡的一个历史时期,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霸,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上封建王朝改朝换代最为精彩的一段华章,同时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历史人物,也传诵千年而不朽...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魁首,是文坛领袖。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烟花柳巷,与秦淮八艳是好朋友。后来他明媒正娶秦淮了八艳之一柳如是。柳如是是然是妓女,但是她有才学,有气节。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如夏侯惇...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