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没有暖气,在寒冷的冬天会被冻死吗,他们又是如何取暖的?

历史文化4个月前 (12-31)34

文 | 许又史

编辑 | 许又史

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气温骤降,在当代社会,有羽绒服、小太阳、电热毯、暖气、空调等取暖御寒方式,能够让我们度过寒冬。

可是,在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古代,没有暖气的古人,是怎样取暖的?

以衣取暖

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取暖方式也会不同。但是不管在何种时期,用衣物取暖都是必要的。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过冬,用树叶和动物皮毛遮盖身体。

生活在台湾地区的噶玛兰人就曾经利用香蕉树干上的纤维,在进行刮痕、晒干、挑线、纺织等复杂的工序,做成香蕉衣,在冬季穿上,已度过寒冬。

真正出现衣服的时候其实是夏商周时期。纵观历史,丝绸起源于神农嫘祖养蚕;到了周朝,养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诗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十亩之间也,桑者泄泄兮”

养蚕制丝的过程不仅很漫长,而且还很麻烦,最后的产出量又很少,所以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可以穿。

但是麻却非常容易种植,而且用它织出来的衣服很轻薄,可以满足普通人穿衣的需求。

西周时期,纺织工具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缫车、纺车、织机,衣服的质量和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买不起,只能将自己家种的麻制成衣服,用来过冬。但是因为麻衣很轻便且透气,还不贴身,尽管保暖性很差,但总比没有衣服强。

可是贵族们并不会和平民百姓一样穿麻衣,他们会穿动物皮衣(裘衣)来御寒。

在《周礼·天官·司裘》中用“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来描述了天子赐给有功的大臣裘衣,以表示嘉奖。

在各类动物裘服中,最尊贵的就是白狐裘,之后是青狐裘、虎裘、貉裘,最次的就是羊、狗、的皮毛。

在汉宣帝统治时期,河北钜鹿陈宝光的妻子发明了花楼机,这以发明直接让当地织娘的纺织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一到冬天,依旧有很多人被冻死,东汉南北朝时期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 ”

在皇宫和诸侯的人每天都有三四个人冻死,而穷苦的老百姓在寒冷的冬季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在冻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棉花开始被大肆种植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在宋朝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我们都知道宋代的商业十分发达,草市、夜市也开始逐渐出现,直接激起了农民种地的热情。

棉花的加工和纺织也也因此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衍生出了棉衣、棉裤、棉被、棉鞋等御寒衣物。

而棉衣不仅轻便而且保暖性还很好,所以逐渐成为权贵们新的御寒衣物。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的就是高昂的赋税,在这两个时期,农民需要交公田之赋、民田之赋、城郭之赋、丁口之赋、杂变之赋,这五大类税。

根据相关的古籍记载:

“畿内七县,夏秋米麦十五万二千有零石,绢四万七百有零匹,是谓正税,外有沿纳诸色名目杂钱十一万三千有零贯”

足以看出宋朝民众身上的担子确实很重,即使当时南方有很多种植棉花的百姓,但为了生活,种植的棉花都被换成粮食或者当做税交给统治者,因此寻常的百姓依旧很少使用棉花制品。

造纸术的改进

在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后,各朝代有样学样也对造纸技术进行改造。

改良过后的纸不仅轻便,还密不透风,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就将其 *** 成纸衣、纸被用来过冬。

宋代诗人叶绍翁在《四朝见闻录》中用“转智,不御烟火,止食芹蓼,不衣丝棉,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来描述苦行僧在冬天用纸衣御寒。

在明朝之后,在朱元璋为了稳固朝政,恢复经济,就号召农民积极种棉花。

因为种植棉花可以抵消一部分的税,所以在当时,几乎有一半的耕地都是用来种植棉花的。

就是在全民种植棉花的时代中,棉花产量激增,价格也骤降,成为百姓们保暖过冬的主要衣物,自此棉衣再也不是贵族们的专享衣物了。

花椒房取暖

花椒房就是将花椒碾碎和泥土混合,涂在墙上,来提高房屋的保温能力,花椒在古代很珍贵,常被 *** 成香料。

像汉朝皇后窦漪房居住的椒房殿,就是采用上述工艺,此外,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里住着自然不会感觉冷。

花椒房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能够保持室内香气。也是因为花椒房的保暖效果很好,在严冬还可以养些花草,在当时令人惊叹。

汤婆子取暖

汤婆子在一些地区也叫它汤捂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大多是用铜 *** 成的椭圆形扁的瓶子,它就像现在的热水袋一样。

这是当时穷人取暖的方式,每当到了冬季,在里面倒入热水,热气就会透过瓶身传递出来,可以拿在手上,也可以放在被窝里。

用火取暖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发明了钻木取火。到了冬季,各部落就会在山洞里生火取暖,来度过寒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利用火,发明了许多取暖方式。在明清以前,东北、华北、北方草原地区使用的主要是火炕,而西北地区则主要是灶炕和壁炉。

所以火炕就变成了取暖设施,也是当时的就寝设施。当时满族的先人建房子时,并不会只建在朝南的一面建火炕,而是在室内的四个面都会建造,从而让屋内变得暖和。

西北地区壁炉,就是在墙边凿开一个洞,然后在里面烧柴或者碳,以此来温暖室内。

虽然壁炉确实很有用,但它更大的缺点就是就是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而且还会一氧化碳中毒,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医疗常识,所以很容易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的去世。

金朝元朝以后北方草原民族向西迁移,将把火炕技术带入了西北地区,从而取代了壁炉。

地坑的优点十分明显,它位于地下,加热面积和散热面积都很大,并且加热很均匀、温和。

相比于火炕,工作坑和排烟口都在室外,这样就不但增大了室内的活动面积,还起到了保持室内清洁、防止室内火灾的效果。

除了取暖设施,也有许多取暖物件。古人也会利用炭火 *** 火盆,在冬季放在宫殿里或者庭院里,很受世家大族的 *** 们青睐。

当然还有可以拿在手上的手炉。手炉有外壳和内胆两层,里面也是烧炭,最上方用镂空的盖子,用来通风。

因为手炉是用铜 *** 的,所以传热性很好,所以在北宋时期广为流传。

还有的手炉外壳用珐琅彩或者雕刻技艺,就像是工艺品一样,十分美观,所以自然也很受世家 *** 们的喜爱。

这个小物件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像甄嬛传中多次出现手炉。

吃火锅取暖

火锅不仅是现代的流行美食,古人也会在冬季聚在一起,和家人朋友一起吃火锅。

在冬季,古人不仅会穿御寒的衣物,还会聚在一起吃火锅。为了驱除寒冷,他们会吃像生姜、羊肉和狗肉这些性暖的食物。

其实火锅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是用作礼仪祭祀的器皿,也叫做火鼎,并不是厨具,是王室贵族用来证明身份的饰品;

到了战国时期,用陶罐为锅,到了汉代用铁 *** 火锅,所以现代意义上的火锅在战国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

从《魏书》的记载我们能够了解,在三国时期,人们用铜制成火锅,在火锅中涮猪、鸡、牛、羊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

到了宋朝,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汴京在开封设立的酒馆,冬天还有开火锅店的餐馆。

在宋朝的冬天,吃火锅已经深入百姓生活,在民间还有“暖冬”的习俗。

孟元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

“十月一日,……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

也就是说在每年农历的10月1日,全国人民都会在自己家中围着火炉,边吃火锅边喝酒。除此之外,喝热酒还能用来驱寒。

结语

尽管古代科技水平并不发达,但是取暖方式确实也很多,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宫贵族,都有自己的御寒方式,这些取暖方式像热炕在当代的东北地区仍继续沿用。

还有的像汤婆子、手炉这些取暖物件,被改进成暖水袋、暖宝宝这样更方便的形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2/565680.html

“古人没有暖气,在寒冷的冬天会被冻死吗,他们又是如何取暖的?” 的相关文章

徐庶进曹营未献一计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徐庶进曹营未献一计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在真实的历史上,徐庶有没有在曹营中为曹操出谋划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期,隐士徐庶在曹营真的...

裴度:唐朝中期名相、文学家,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唐朝中期名相、文学家,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

古代皇帝也需要吃饭 皇帝的御膳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代皇帝也需要吃饭 皇帝的御膳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古代皇帝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吃的御膳,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在封建集权时代,皇帝代表着";九五";的荣誉,也是人民心目中的头号人物。因此,皇帝不仅会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皇帝的生活极其奢华。毕竟,一些神话的天子形象,在各个方面都...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想知道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吗?据说已经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唐朝的陆贽,他一生清贫,是百姓所爱戴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皇帝重用陆贽出生在没落的江南望族里,吴郡陆氏一直是江南四大姓氏之一,只可惜在陆贽出生以前,这个庞大的名门望族已经人走鸟散,几近衰败。但...

嫫母: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嫫母: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对清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的巅峰王朝清代,在后人的眼中,清代为何没有绝世名将?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离不开名将的助力。历史上很多大一统的王朝,都出现了绝世的名将。像汉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还有宋代时期的岳飞,都为国家的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到了封建社会...

在古代战场上很多士兵愿意站在第一排的原因是什么

在古代战场上很多士兵愿意站在第一排的原因是什么

在朝代的更替中,免不了战争。除了内部争夺统治权,还有对外敌的用兵。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是有多种因素组成的,古代排军布阵时一般会将精锐摆布在阵前,这些士兵通常军纪较好。其次,作为最精锐的力量,他们可是军队的中坚力量,虽然危险系数较高,但通常防护也是做得最好的。最后,就是赏罚分明...

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 大唐军神实是名归吗

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 大唐军神实是名归吗

还不了解:唐代薛仁贵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人称薛仁贵为大唐军神,薛仁贵到底有多猛?历史上的薛仁贵又是什么样的?说到薛仁贵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不管是在民间传说中,还是影视作品的演绎中,都将薛仁贵描述成一个神人。正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其实也是十分厉害的人物,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