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上朝的“懒”皇帝,凭什么维持社稷不倒?
明朝的皇帝中,有一个人非常特殊,他在位48年,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但是在这48年中,他居然有二十多年不上朝,可谓是“懒”到了极致。更奇葩的是,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大前提下,明朝居然还在正常运转,没有出什么特别大的乱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
明神宗朱翊钧出生于公元1563年,是明穆宗朱载垕(hòu)的第三子。
非嫡非长,母亲也只是宫女出身,朱翊钧本没有什么继承皇位的可能,可是随着他的两位哥哥早早夭折,朱翊钧就成了明穆宗的独生子,不仅被册立为皇太子,备受宠爱,连带着母亲李氏也母以子贵,被封为贵妃。
朱翊钧还得到一位超牛的老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首辅张居正。
如果跟着老师好好学习,扎扎实实掌握治国学问的话,朱翊钧的未来将很有想象空间。可是老天偏偏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成长,9岁这年,朱翊钧的父亲明穆宗病逝,朱翊钧被迫即位称帝,成为了少年天子。
一个9岁的孩子,肯定很难拥有治理天下的本领,这时候,老师张居正便正式由幕后跃居台前。
张居正知道明朝的积弊已深,如果不借此机会下大力度整顿的话,未来会有一系列的 *** 烦。所以,在张居正任上,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他整顿吏治,提出了“考成法”,以内阁控制六科,六科控制六部,再由六部统领基层衙门,这样的新规,明确了各级官吏的职责,非常有效地淘汰了冗员,节省了朝廷的俸禄开支。
他力主节约,免除了皇室的一切奢侈性花费,连朱翊钧的课都安排到白天,以便节省灯烛费。
他推行“一条鞭法”,清查出了大量的隐匿、遗漏土地,改变了税役不均的状况,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
在张居正的努力下,明朝上上下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户部的收入,从隆庆时期每年200万两白银的进账,变成每年3、4百万两的进账,粮食的储备也是隆庆年间的3倍左右。
靠着张居正,朱翊钧得到了一个非常兴旺的国家。这段时间国家没出乱子,实属正常。
2.
当然,张居正不可能陪伴朱翊钧一辈子。1582年,张居正去世,享年58岁,这一年的朱翊钧正好20岁,也快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年纪。
可张居正一死,朱翊钧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之前他虽然表现得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但作为皇帝,他其实早就对事事管着自己的老师心怀怨愤。这一年,成为他彻底放飞自我的开端。
借着有人告张居正贪污的契机,朱翊钧命人去抄张居正的家。结果只在张居正家里搜出了10万两白银。
朱翊钧根本不相信呼风唤雨的张居正才这么点儿钱,他又下令查抄张居正的老家。结果导致张居正家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和80岁的母亲在内的十几口人,都被活活饿死,却也没有搜出什么钱财来。
随后,朱翊钧下令将与张居正相关的亲戚全部抓走,负责审讯的官员用刑讯逼供的方式,逼着亲戚们“承认”张居正贪污了200多万两白银。
最终,张居正的大儿子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二儿子也选择了跳井。
朱翊钧如此对待张居正,颇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但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敛财。
朱翊钧命令太监担任“矿监税使”,到全国各地去强征钱财,收到的钱财不入国库,而是纳入自己的小金库。
与此同时,他变着法的勒索户部,借机充实小金库。
朱翊钧曾下过这样一道命令:命户部采办弟弟潞王婚礼所需的各种金银珠宝。名单包括:黄金3869两,青红宝石87000块,各色珍珠85000余颗,珊瑚珍珠24800余颗。
这样的采办名单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超出了户部的承受范围。户部随即以财政收入不足为由,提出减数采办建议。
朱翊钧却坚决不答应,要求户部必须足额采办。
不仅如此,朱翊钧还命令内阁取太仓银20万两,光禄寺银10万两,作为充赏之用。
如何充赏呢?比如郑贵妃生子时,朱翊钧给她的赏银是15万两,过生日的赏银是20万两。福王结婚时,给他的赏银是30万两,建洛阳府邸时,又给了他28万两。
修建定陵时,朱翊钧大笔一挥,批了800万两。其他像什么皇子册封等大事件,也是动不动就用银1000余万两。
朱翊钧的行为,是明目张胆的打着皇帝的旗号,对国家财富的公然劫夺。
3.
除了敛财,朱翊钧还有一大奇葩表现,那就是不上朝。
从1590年朱翊钧27岁时起,他就开始不上朝了,接下来的工作,是以谕旨的方式,由內监来代为传达。朱翊钧唯一的政绩万历三大征中的边疆大事,也都是通过谕旨来处理的。
万历三大征结束后,朱翊钧甚至连奏章都不愿意批复了,直接“留中”不发。
因为长期不上朝,六部无法实现正常的官位递补,官位空缺现象非常严重。
比如1602年时,南京和北京共缺尚书3名,侍郎10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官66名,知府25名。地方上的行政管理,有时候必须由一个县的县令兼管邻县的事务。而之后的十多年间,官位空缺的现象愈发严重。
朱翊钧对此视若不见,官位空缺了就一人做两个人的事,或者两个人做五六个人的活儿,总之一句话,想添人,没门。
在用人方面,朱翊钧也十分任性,之前张居正改革中罢免的贪官污吏和平庸官员,朱翊钧让他们官复原职,张居正任用的官吏,他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比如治理黄河的潘季驯,只因为替张居正申辩过几句,就被朱翊钧毫不留情地罢了官。
连戚继光这样的抗倭英雄,也只因为和张居正关系较好,便被朱翊钧从军事重地蓟门调到了无兵可带,当时属于蛮荒之地的广东地区。
在朱翊钧的一番“骚操作”之下,整个 *** 的运转陷入了半瘫痪状态,距离亡国只差一把火。
那么,为什么明朝没有直接在朱翊钧的手中亡国呢?
首先,一个王朝的衰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明朝虽然没有完在朱翊钧手里,但从这里开始,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前人造下的孽,是要由子孙后代来品尝苦果的。
其次,即使朱翊钧不上朝,明朝有大臣在处理政务,朝堂党争没有失控,边关战士也还没有丧失抵抗的能力,所以日子大体上还能捱得下去。
第三,朱翊钧善于挑起大臣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在朝堂之事上内耗,斗争不断,这样可以将臣子们抨击的“火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在朱翊钧的刻意安排下,很多从属于不同派别的重臣都被折腾得身败名裂。而朱翊钧自己则稳坐钓鱼台,维持懒政状态。
虽然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明朝还在正常运转,但实际上已经千疮万孔,虚弱不堪。因此《明史》评价朱翊钧时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细数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经历,他自幼家教甚严,有着更好的老师教他读书,学得了一身本领。然而在他亲政之后,却彻底放弃了自己曾经构建过的美好蓝图。
他对老师张居正恩将仇报,亲手毁掉了张居正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一切,同时将治理国家当成个人中饱私囊的工具,导致明朝由盛转衰,回天乏术。
因为朱翊钧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竟然让整个国家都为他陪葬,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