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刘半农,生下女儿后,对妻子说:对外就说是男孩
1916年,北大教授刘半农喜得千金!
他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简直爱不释手,就像捧着一个小小的珍宝一样。
可是过了一会儿,刘半农转头对妻子朱惠说:
“对外就说生了个男孩。”
朱惠愣了一下,随后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刘半农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刘半农
01
刘半农,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与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齐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台柱”之一。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1891年出生江苏江阴一户清贫的教书匠家庭。
在父亲刘宝珊的督促下,刘半农从小勤奋好学,成绩每每名列前茅,国文、英语尤为出色。
老师们看到他都赞不绝口:
“此小子不同凡响,其前途不可 *** !”
刘半农11岁那年,跟着母亲去庵里烧香,遇到了一位姓朱的妇人。
朱氏一眼看出刘半农绝非池中之物,她热情地拉住刘母:
“我的大女儿朱惠今年14岁,我愿意把她许配给你儿子。”
朱氏的丈夫在县城一家帽店工作,家境尚可,刘母便开心地答应下来。
谁知回家之后,刘宝珊表示不同意。
为什么呢?
因为他中过秀才,觉得朱家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于是,他以女方年龄太大为由拒绝了:
“朱惠比我们家阿彭大了3岁,鼠兔相克,不是良配。”
可朱氏实在不愿放弃刘半农这位乘龙快婿,她亲自登门,改口说:
“我有两个女儿,如果嫌老大大了,我就把老二许配给你们家!”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宝珊再也不好意思推辞,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
不幸的是,朱家老二忽得暴病身亡。
朱家遭到这一变故,引起了刘家的同情。
刘宝珊想了想,决定让儿子迎娶朱惠。
订婚后,刘半农没有遵守婚前不得直接接触的古训,忍不住跑到朱家去偷看朱惠。
朱惠正在院子里洗衣裳,她忽然见到一个陌生少年,羞得满脸通红,急步躲进屋内。
刘半农注意到未婚妻裹着小脚,整个人走得摇摇欲坠。
回家后,他立马请母亲传话给朱家:
“请让朱惠放脚,不要再受缠足的苦了!”
朱惠得知此事,又感动又欣慰。
之后,刘半农一有机会就去看望未婚妻,两人朦朦胧胧地滋生出了少年时代的爱。
朱惠、刘半农
02
1910年6月,刘半农的母亲病危,亲戚提议让他结婚冲 喜。
在大家的忙活下,19岁的刘半农与22岁的朱惠仓促完婚。
然而,儿子的婚姻并没有起到冲 喜的作用,刘母还是去世了。
刘半农写下“猛忆结婚头戴顶,旋遭大故体披麻”一句,描述了自己结婚不久,喜悲交加的家庭变故。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刘半农就读的中学停办,他也随之辍学。
之后,他带着二弟前往上海闯荡,开始“卖文为活”的艰苦生活。
而留在老家的朱惠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从外面承接一些零活来家做,以及照顾公公、抚养年仅7岁的三弟。
由于劳累过度,她先后两次流产。
盼孙心切的刘宝珊非常不满,写信责令儿子:
“你要么休妻,要么纳妾!”
甚至,他还开始物色合适的女子,想要趁着儿子回老家的时候,说服他迎娶。
刘半农为了不让妻子受委屈,做出一个决定:
在岳母的帮助下,他瞒着父亲把妻子接到上海居住,和自己一起生活。
刘半农夫妇与女儿
1916年,两人终于迎来了之一个女儿——刘小惠。
朱惠想到老家的人重男轻女,不禁面露愧色。
刘半农察觉到妻子的想法,便说:
“对外就说生了个男孩。”
之后,为了应付亲友,刘半农把女儿打扮成男孩模样,直到出国留学前夕才改回本来面目。
而朱惠为刘家生下了“儿子”,长辈们自然不再刁难她。
刘半农
03
刘半农不光对妻子有爱,对天下女子都有尊重和平等。
在江阴西横街上,住了50多户人家,其中妇女约有100多人。
一次回家探亲,刘半农跟妻子闲聊说:
“世界最苦的人类,就是你们这班中国的女子。”
朱惠不解地问道:
“我们怎么苦了?”
刘半农回答说:
“你们未嫁时,父母不教你们读书;到了十岁以后,却急急要替你们去攀亲了。人类是应当有知识的,你们父母却不许你们有知识。这是养小猪的办法:起初是随便养它,养大了便糊糊涂涂地把它捉出圈去。”
朱惠便问: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刘半农想了想,说:
“如果把街上100位妇女联合起来,开设教养所、幼稚园、包饭所、洗衣作坊、成衣铺等,让她们有事可做,自己养活自己就好了。”
朱惠听了不置可否,毕竟,刘半农的思想在那个年代太超前了。
看着妻子懵懂的模样,刘半农心里暗道:
“惟其如此,非改革不可。”
刘半农
04
通过几年的笔耕不辍,刘半农在文坛中渐有文名。
1916年,陈独秀邀请刘半农加入《新青年》的写作者队伍。
次年,在陈独秀的大力推荐下,蔡元培聘请了只有初中学历的刘半农担任北京大学国文教授。
在北大教书期间,刘半农积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918年,他跟钱玄同合演了一出双簧戏,借此宣扬新文化。
对此,鲁迅赞扬道:
“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刘半农一家五口
1920年,刘半农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公费赴欧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研究语音学。
他不忍把妻女独自留在国内,毅然决定以他一人的留学经费,带领全家出国。
到了英国后,朱惠生下一对龙凤胎——儿子刘育伦、女儿刘育敦。
一家三口变成一家五口,刘半农经济压力更大了。
他穷得连摇篮都买不起,只好把从国内带去的柳条包拆成两截,做成两个简易的摇篮。
后来,他听说法国的消费水平低,便举家迁居法国,转入巴黎大学学习。
然而,还是经济窘迫,刘半农跟朋友写信倾诉说:
“我近来的情形,真是受不了!天天闹的断炊!留学费也欠了三个月不发……我身间有几个苏,便买只面包吃吃,没了便算!”
虽然日子拮据,但他始终坚持将妻儿带在身边,承担起做丈夫、做爸爸的责任。
而在异国他乡,和刘半农一起承受精神压力、扛着担子携手前进的,没有别人,只有他那任劳任怨的妻子。
儿子刘育伦长大后回忆说:
“我们的家虽小,却紧凑,一家五口生活非常温馨。”
05
为了养活一家五口,刘半农一边求学,一边给国内杂志写新诗、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以赚取稿费。
在翻译《茶花女》的过程中,刘半农遇到了一个难题:
英文里,“he”代表男性,“she”代表女性,“it”代表动物;
但在中文里,“他”无男女之分,这让翻译出现了性别模糊的问题。
于是,刘半农本着平等、自由的心愿,试图在“他”之外为女性谋得一席之地。
当他写信把想法告诉周作人、胡适,周作人主张用“伊”、胡适主张用“那个女人”指代女性。
不过,刘半农觉得“伊”是一个文言字,不符新文化运动的意旨;“那个女人”,则不够庄重。
于是,他在反复思索下,创造出一个新字——“她”。
未料,“她”字的面世,遭到国内一些女性的痛骂:
“这个字没有‘人‘’字旁,这是不把我们当人看吗?‘妖’、‘奸’、‘娼’等字都是女字旁,现在又发明了一个女字旁的‘她’,这不是在诋毁我们吗?!”
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刘半农,没有放弃:
“‘她’字要有说服力,就必须用起来,而且要用得美,让大家都觉得美,那样自然就会传颂开。”
1920年 9月,为了推行“她”字,刘半农量身打造一首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
刘半农的好友赵元任,又将这首诗谱曲,并且灌注了唱片。
不久,这首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
加上鲁迅、陈独秀等人也力挺刘半农,“她”字终于风靡全国,真正用了起来。
如今,经过历史和时代的检验,“她”字已经确立为汉字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永远沿用下去。
刘半农
06
1925年,刘半农拿到法国巴黎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就归心似箭,带着家人坐船回国。
“到了1924年的下半年,我就没有一天不做着回国的梦。”
学成归国后,刘半农仍然在北大教书,把研究方向定位在语音上面。
1934年6月中旬,为了去归绥考察方言、收集俚曲小调,刘半农带队向西北出发了。
未料,他在路上遭到毒虱的叮咬,得了回归热。
1934年7月14日,刘半农因治疗不及时,返京后不幸病逝,终年仅43岁……
朱惠听闻丈夫死讯,顿时昏了过去!
三个儿女难以置信,阻拦护士将父亲的遗体送往太平间:
“这是这么一回事?我的爸爸没有死啊!”
而刘半农的生前旧友,诸如鲁迅、胡适、赵元礼、蔡元培等人在惊愕之余,痛惜不已:
“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
刘半农
刘半农是个绝世好男人,他和妻子互敬互爱、对儿女疼爱负责,他的才华和品德都让人敬佩不已。
遗憾的是,他的一生太匆匆,只有短暂的43年。
但是,他发明的“她”字载入字典,沿用至今;
他写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经赵元任谱曲,成为了经典名曲,传唱至今。
就像北大校长蔡元培,为刘半农撰写碑铭中的最后一句所说:
“嗣音有人,流风无尽。”
刘半农开拓的事业、创造的文化,将会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受益无穷!
参考书籍:《刘半农传》——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