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2004年,安徽山中发现匈奴部落,隐居数百年,现依旧保留祖先习俗

历史文化11个月前 (01-03)100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匈奴曾是秦汉时期北方崛起的一支强大民族,他们犹如狂风般横扫草原,对中原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自从汉朝时期后,他们就仿佛消失了一般,成为历史书籍中的谜团。

据现代学者推测,匈奴在汉朝时期被击败后,被迫西迁。一些人定居于中亚,甚至有人涉足欧洲,融入当地民族。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中有一支后裔竟然隐藏在中国安徽的一座大山里。

神秘古村首次现世

安徽池州东至县深山区,有这样一座古朴典雅的千年古村,它隐藏在连绵的群山之间,被浓郁的林海环抱。

这里名叫南溪古寨,又名金家村。

由于地处险峻的山地,交通极为不便,南溪古寨与外界几乎零接触,成为一个封闭而神秘的世外桃源。

直到2004年,东至县修路时才打通这里,这个古老的村落才之一次暴露在现代文明的视野下。

起初,前来此地的考察队对金家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群感到匪夷所思。

高大的城垣与烽火台将整个村落围绕,村内民居展现出典型的皖南徽派风格,却又掺杂着奇特的边塞戍边的军事要塞气息。

这座古老的人间聚落与世隔绝了多少个年头?它的建造者又出自何方?带着诸多疑问,考察队寻访村中长老,却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绝。

好奇心越发高涨的学者专家并未就此放弃。

他们对村落中那些特殊建筑风格的民居与祠堂进行了详细调查与比较分析,众人惊讶地发现,这些建筑中的很多细节都显示出典型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征。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专家们再次来到村中,在连番恳请下,村中长老终于答应拿出了他们金家族谱。

原来这里的村民,是南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的直系后裔!

中国现存的唯一匈奴后裔匈奴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匈奴可以说是与汉族并驾齐驱的古老游牧民族。

早在战国时代,他们的先祖们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上,后来逐渐南下至河套地区,与中原各国经常发生边患。

秦汉以后,匈奴更成为北方更大的外患,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与其发生过血战。金日磾之父休屠王曾经是匈奴南部的单于,后来不敌北匈奴的攻击,率众南下投奔汉朝。

汉武帝接纳了他们,并封金日磾为侯,赐他们金姓。所以这一支匈奴后裔也姓金。

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金家村的先民是南匈奴中为数不多得以幸存并繁衍至今的一支后裔。

他们的先祖可能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中,为躲避兵火南迁至此,在这处环境优美、山明水秀的天然屏障后定居下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在确认金家村的村民为南匈奴后裔之后,我们有了更清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里的建筑遗存。

匈奴文化

原来这些独特的气势恢宏的民居和高塔式碉楼,都是古代北方游牧文明的缩影。

金家祠堂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标本。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古朴的梁柱和飞檐,会发现它们的风格与中原传统建筑迥然不同。

檐角翘起如飞禽展翅,梁柱基部呈马蹄状,正中央一根主梁直指苍天,似是一支离弦的利箭。

所有这些设计都是匈奴先民在潜移默化中保留下的民族记忆。

除此之外,金家祠堂内还供奉着匈奴人的图腾——玄武。玄武乃北方水神,能呼风唤雨,掌管农耕与战争。

匈奴先民视其为路神,每次出征前都要祭拜。

再看外围的高墙和碉楼,更能感受到汉匈交融的历史印记。这些似城非城的防御工事,无疑是匈奴人入主中原后为防范敌寇入侵而建。

里面错综复杂的回廊与地道,也暗合了当年匈奴骑兵善于袭击与遁走的战术。

尽管时光荏苒,南匈奴后裔已经在这里繁衍数百个年头,但他们依然在潜移默化中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文化语言符号。

村中许多老人之间还偶有使用简单的匈奴词语进行交流,主要表现为一些数字、时令、亲属等常用词汇。

这些语汇虽然简单,却也绵延千年,历经磨练,已成为凝结着先民记忆的语言化石,值得我们认真保护。

在生活习俗上,这些南匈奴后裔也保留了一些北方民族特有的风俗。其中最有特色的要属“报蒸婚”。

所谓“报蒸婚”,就是父亲去世后,儿子娶后母为妻的一种风俗习惯。这种婚俗形态在汉族地区几乎闻所未闻,却是古代北方游牧部落广泛存在的现象。

文化守护

当然,随着历史进程和文明程度的变迁,这些特殊习俗已经逐步被淘汰和同化。现如今金家村的年轻一代基本已经完全汉化,很少有人还懂匈奴语言或者坚持原始风俗。

所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所幸,在古村改造的今天,这些匈奴文化遗存也得到了村民与有关部门的共同重视。随着科技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金家村这处人烟稀少的古村也逐渐被世界所瞩目。

特别是自从其神秘血脉被披露之后,各地前往凭吊、探访的旅行团越来越多,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高速兴起。

村中许多古朴的徽派建筑都得到了良好的修缮,村民们也通过贩卖特色工艺品、表演传统歌舞来讲述自己的历史,这为古村增添了许多浓郁的人文韵味。

有人说,金家村就像是一座大山里的生态博物馆,记录着上古草原民族的生命印记。

可以预见,未来金家村的旅游业还将持续红火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结语

这里民风淳朴,自然环境清幽,既能够满足游客学习历史文化的需求,也能让疲于都市生活的人在山水之间寻得心灵升华。

这种文化传承与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也充满了可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探访我国首座匈奴文化博物馆——人民网

【2】《南溪古寨》东至县人民 *** [引用日期2019-03-31]

【3】《池州市南溪古寨“破茧”待展翅》华夏经纬网 [引用日期2019-03-3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66550.html

“2004年,安徽山中发现匈奴部落,隐居数百年,现依旧保留祖先习俗” 的相关文章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的吐血,但他也并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国演义》是通过这样写周瑜和诸葛...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401年),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于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袁崧乃文其辞名,婉其节拍,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掉泪。每次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之“崧道上行殡”...

在政治、文学方面,卫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文学方面,卫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卫觊(155年—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魏国建立后,担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对古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和亲大多都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代用真的?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和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邦交方式,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公主被和亲远嫁的事情。和亲最为频繁的要数清代了,为了维...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简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简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于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

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曹魏和蜀汉的猛将相对比较突出,曹魏武力方面比较厉害的,有典韦和许褚,还有夏侯兄弟,统兵打仗比较出色的,有五子良将;蜀汉猛将中,武力比较突出的有五虎上将,统兵打仗比较厉害的有关羽和魏延等人。而东吴孙权手下,武力...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功建立明朝,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功建立明朝,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讲到皇帝,大家首先想象的都是权利的象征,他是一国之君,不仅拥有江山社稷,还有后宫佳丽三千等等。若是明君,则是一国之幸,他会深受百姓拥戴,无数拥有满腹报国之志的臣子都愿意归于其麾下,只为报效祖国,国家的百姓更会安...

作为冉魏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真实的冉闵有多厉害?

作为冉魏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真实的冉闵有多厉害?

冉魏(350年~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所建政权。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冉闵是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冉良,被后赵石勒俘获,时年只有十二岁的冉良被石虎收养。冉闵出生后,石虎对冉闵特别好,史书记载,石虎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丝毫没有区别对待。冉闵从小就比较特别,长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