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两德统一前后,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03)560

1989年11月9日晚,东德统一社会党官员沙博夫斯基在一场国际记者会中,宣布了临时旅行法规后准备离去。

这时,一名意大利记者喊住了他:「你宣布的旅行法案,没有限制旅游的地点对吗?」

沙博夫斯基愣了愣,没反应过来。

记者继续问:「请问何时生效?是从现在开始吗?」

沙博夫斯基显得不耐烦:「是的,就是现在,马上。」

现场记者目瞪口呆。

一名西德记者追问:「包括前往西柏林旅游吗?」

沙博夫斯基有点慌了,在桌前的资料堆里一顿翻找,却啥也没找到。

这时他的助手递上来一张纸条。

沙博夫斯基看着纸条,脸色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用笨拙中带着一丝坚定的语气说:「是的,当然!」

实际上,就在当天上午,东德当局确实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允许公民随时提出私人出国旅游的申请,且不附加任何条件——就是沙博夫斯基在记者会上宣布的那项规定。

但这个方案并非立刻执行,其中包含了需要提前申请,并等待批准等限制条款。

所以沙博夫斯基的这番乌龙发言,等同于「信口开河」,最终导致柏林墙的彻底开放。

东柏林人全沸腾了。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成千上万的东德民众既兴奋又不安,甚至带着惶恐,一起浩浩荡荡地向边境聚拢,高声呼喊「开放边界,打开大门」。

有官员让他们出示护照和签证,这群人说:「你没有听见沙博夫斯基说的话吗?他说我们可以立即离开!」

边防军开始动摇了。

边防军中校立刻致电向上级求证,可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个「清晰答案」,曾经以组织严密著称的东德 *** ,在这一晚「全面瘫痪」。

当晚22点45分,边防军放弃阻拦,允许人们自由出境,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于是潮水一样的人群越过柏林墙,在检查站前等候多时的西德人热情欢迎,向涌入的同胞献上鲜花、美酒和水果。

许多人爬上柏林墙,尽情欢呼:「柏林墙倒塌了!」

于是,这一面拥有28年历史的「反法西斯墙」,在一夜之间倒塌。

据东德的官方数据显示,在柏林墙开放的十天里,东德警察局已经签发1000多万份私人旅游申请,要知道当时东德的人口也才1600多万。

为什么东德人都愿意跑去西德?主要还是两国的经济发展差距太大了。

冷战开启后,西德深受西方阵营的扶持,既不用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还从「马歇尔计划」得到110多亿美元贷款。

再加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来自美国的大批订单也让西德如虎添翼,经济发展神速,被称为「日耳曼经济奇迹」。

相比之下,东德的发展就有点「顽强」了。

原本东德的工业基础很扎实,哪怕历经二战,仍然保留许多完整的工厂和机械设备。

后来苏联为了防止纳粹死灰复燃,在东德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大扫除,几乎把所有工厂设备都搬空了。

东德成立之初就遭受如此重锤,一下子家徒四壁,在经济上远远落后西德。

即便如此,凭日耳曼人严谨勤劳的天赋属性,加上东德 *** 勒紧裤腰带也要发展工业和科技产业,在短短20年内,东德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十倍,总算重新构建起完善的工业体系,一点点恢复元气。

到1989年,东德人均GDP达到1.18万美元,排世界前十,堪称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唯一发达国家。

但有一点,东德虽然是发达国家,可老百姓过的日子却不如西德。

1960年以前,东德的经济制度几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而且过度依赖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发展缓慢,造成严重的产业失衡。

比如东德商店长期缺乏糖、咖啡等生活物资,水果和蔬菜类别的消费水平比西德要低,就连香蕉都是稀罕物,百姓的生活质量肯定直线下降。

更惨的是,东德不仅要给驻扎在本国的十多万苏联军队报销军费,每年还要给老大哥上贡巨额钱财和工业材料、成品。

到八十年代末,东德像苏联一样病入膏肓,已经没法改变不东德正在沉船的事实。

西德总理科尔为了促成两德统一,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而在两国合并的过程中,更大障碍不是苏联,而是英法两国。

这也正常,毕竟在二战时期,大不列颠被小胡子打得很惨,法国在历史上更是遭到三次灭顶之灾,全都来自日耳曼民族的馈赠,怎能不忌惮这个老邻居呢?

科尔很聪明,先是找到老布什总统,承诺两德统一后会留在北约体系,拥护美国的龙头地位;

至于苏联是最容易谈妥的,有钱就行。

科尔打开国家金库,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9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就从苏联手里「买下」整个东德。

至于法国也好解决,西德积极拥护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比如支持建立欧盟,让原本严防死守的法国总统密特朗转变态度,不再反对。

最后是科尔对撒切尔夫人的承诺,保证统一后,德国不再对二战时被割让出去的领土提出任何要求,甚至在两德统一的新宪法中,加了这么一句:「德国的所有领土,已经完全回到了德国。」

1990年10月3日,在分裂了40多年后,民主德国正式加 *** 邦德国。

至此,德国走向统一。

2015年,在两德统一25周年之际,德国《明镜》杂志采访了部分前东德居民,问他们东德坏的一面是否比好的一面多。

可没想到,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东德好的一面更多,在那里生活,比今天统一后的德国更幸福。」

原本《明镜》是想搜集一波原东德人对「民主德国」的控诉材料,从而给两德统一25周年来个歌功颂德,却没想到受访人这么不「配合」。

不少媒体跟着唱反调,《德国商报》评论:「德国仍不能算一个经济体,而是两个。」

2023年,莱比锡大学对部分民众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德国东部民众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对目前民主制度感到满意。

好几轮调查下来,结果都让德国 *** 十分尴尬,要知道当初他们为了促成两德统一,可是费了很大代价。

从统一时的欢呼雀跃,到三十来年后的耿耿于怀,西部百姓确实不理解东德人的态度为何转变得这么快,明明西德才是付出代价更大的那一方。

当两国合并后,为了解决东德的糟糕经济问题,西德 *** 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比如按1:1比例兑换东德马克。

如果根据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来算,西德马克完全可以按照1:3的汇率兑换东德马克,但德国 *** 想要弥合两德人民的发展差距,最终还是强制执行1:1的兑换政策,负担着非常高昂的财政压力。

另外在统一后,东德国土改为五个「新联邦州」,中央 *** 会向西部各州征收「团结税」,然后给东部五洲输血。

根据历年数字,德国西部每年的净转移支付约为德国GDP的4-5%,到2014年已经达到2万亿欧元。

而且从1991年算起,德国所有企业和个体收入的5.5%,都会作为团结税的一部分用来支援东部,前后一共征收了三十年。

直到2020年,这个团结税才缩小征收范围,只对前3.5%的富人收税。

最关键的是,东德所欠的外债、福利体系和金融系统全部由西德接盘,这也是科尔和东德谈判时许下的条件之一。

直到今天,德国 *** 仍然要投入极大的资金来填补历史窟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填完。

前后付出的代价如此高昂,以至于西部人民都有怨言,统一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毕竟自己收入的一部分要拿出来补贴东部的穷亲戚,结果他们还不领情,反倒各种埋怨。

当然,东部人民也有他们的埋怨理由。

都说10月3日是两德联合统一的日子,其实只是为了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事实就是,整个东德没了。

从两德谈判时签订的《国家条约》可以看出,写的是「并入」,是东德并入西德,并非平等统一。

而从国家名称来看:

西德全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缩写「BRD」;

东德全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语缩写「DDR」。

合并以后的德国,依然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主德国却彻底消失了,没有在后续历史中留下任何痕迹。

对一部分原东德人来说,相当于根没了。

如果再对比生活条件,原来的东德百姓是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却有挨饿受冻的危险。

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中提到东德的整体生活水平:

东德人在肉类和主食供给上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消耗的卡路里比西德还高,而且由于 *** 补贴,几乎没有人会挨饿。

东德是一个高福利国家,教育免费、医疗免费,而且由于实行严格的管制,物价长期保持稳定。

一位80多岁的东德老人,觉得他们被西德骗了:

「在东德时期,我们享有免费医疗、免费住房、稳定工作,没有乞丐,没有穷人,虽然没有太过富有,但每个人都生活得舒适而开心。现在,当我们民主自由了后,我们却失去了一切,除了那空洞的自由与民主叫嚷,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对于这些东德老人来说,什么民主自由,都没有面包、香肠和高床暖枕来得真实。

最关键的一点,所谓的团结税,到底团结了什么?

转移支付在德国一直是饱受全民诟病的话题,不仅让西部百姓不爽,连东部百姓也在吐槽,转移支付的钱都到哪了,反正没到我们的钱包里。

维也纳大学经济学家弗兰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转移支付的庞大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说是支援东部,但实际受益的还是西部企业,团结税全都流进了西部财团手里。

「转移支付实际上是对德国西部工业的补贴,因为东部企业要么已经倒闭,要么被西部收购。」

这直接引发东部人民不爽的第四点,去工业化。

1990年德国 *** 强行推进「货币统一」,允许东部居民用1:1的汇率将兑换西德马克。

这一政策看似迅速提高东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导致东部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暴涨,大部分东部企业遭受重创。

短短几周内有一半工厂倒闭,上百万人失业走上街头,工厂设备要么废弃,要么被贱卖给了西部财团。

在德国500强企业中,有464家公司总部位于德国西部,而更大的100家德企,没有一家总部是位于东部。

由于缺乏大企业,东部地区难以提升经济规模,也没法扩大研发投资,好不容易恢复的工业经济再一次消失,而且恢复之路遥遥无期。

其实德国联邦 *** 也有点无奈,在两德统一后,无论科尔、施罗德,还是默克尔都在想办法弥补东西部的巨大发展差距,最后往往会被两个地区的百姓吐槽,里外不是人。

柏林墙倒塌的近三十多年以来,物理墙是消失了,但是东西部百姓的那一堵心墙始终还在,甚至更坚固了。

所以对德国来说,「统一」依然是进行时,而对于环保精英朔尔茨来讲,可能只是一个伪命题。

部分参考资料:

1、陈云卿:《东西德中型企业的状况》

2、顾俊礼:《列国志:德国》 顾俊礼

3、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 *** 和思路》

4、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

5、克里斯托弗.艾伦:《理念、制度与组织化资本主义——两德统一20年来的政治经济模式》

6、张扬:《试论两德统一对其国内的经济政治影响》

7、詹姆斯.霍斯:《德国极简史》

8、汤应武:《两德统一以来东部经济的转轨与发展》

9、钱乘旦:《德国通史》

10、陈湘永,郭灿鹏:《对两德统一以来德国东部经济发展的评价》

11、人民日报:《德国,「统一」为何还是进行时》

12、殷桐生:《德国经济通论》

13、安然:《两德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仍待解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66835.html

“两德统一前后,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对如果诸葛亮逼刘禅禅位!能不能灭吴跟曹魏家族一决高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心忠心耿耿,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继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最终把自己的生命也耗尽了,命落五丈原。假如诸葛亮直接逼刘禅退位让贤,自己带领蜀,会不会直接灭掉吴国,并且跟曹...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对三国演义中,张郃前期处处被虐,为何后期突然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张郃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职场中人研究、深思!看懂了张郃的一生,我们能够在职场中避免许多大坑!大众眼中的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地位非常尴尬,他本身武功非常不错,远超那些二三流...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小说中,...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对汉献帝究竟多上心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对汉献帝究竟多上心

还不知道:曹操对汉献帝有多上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汉末年,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先有十常事祸乱朝廷, 之后黄中军揭毕而起。然而屋漏偏连夜雨";刚刚稳定下来的东汉王朝又出现太师董卓公然废掉刘辩,立刘协为帝。不顾百姓困苦,迁都洛阳,当此之时,曹操说服袁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