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古代城防只发展出了夯土、包砖城墙?欧洲却有石砌城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深入认识,一些关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变成了一个显著的话题。
其中就包括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城墙和西方古代城墙的对比孰优孰劣”的提问,有人提出说中国古代城防只发展出了夯土、包砖城墙,远远不如欧洲的石砌城墙,以此为佐证来贬低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难道西方的石砌城墙真的走在了时代前沿吗?
中西城墙之争
早在中国处于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可以开始使用工具进行捕猎与生活。
相应地,人们也意识到要防止野生动物和其他部族的侵扰,就必须建立有力的防御措施。
从栅栏到围墙,再发展到封建社会据地而立的巨大城墙,人们从抵御野生动物再到抵御战争,防御工事的一再升级也体现了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而中国古代城墙这种同样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产物,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那种利用巨石而砌墙的技术手段呢?
其实有一句老话可以清晰地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老祖宗没有传下来的东西,就一定是不适宜我们使用的。”
西方的石砌城墙固然看起来十分坚固,但是在建造速度、实用性等方面上却远远比不过中国古代所用的夯土、包砖城墙。
建造速度
首先让我们来看西方城墙,大多数的西方城墙,都是采用取石、混土、垒砌这一套流程进行建造,光是取石这一步骤,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尤其是时间。
若是这座城市靠山而建便也还好,人们可以通过采山石的方式获取石材,还可以方便运输。
可是如果这座城市坐落在平原等地呢?附近如果没有可采的石源,就要不远万里地等待石材的运输。
在古代生产力交通皆不发达的情况下,这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更不用说到了垒砌的阶段,还要用各种 *** 将沉重的石材运到高处。
但是相比于西方城墙关于石材运输与砌墙方面的缓慢速度,中国的夯土、包砖城墙则是要远胜于西方石器城墙。
夯土、包砖城墙,顾名思义就是以“土”和“砖”为主要的建造材料。
人们一般会选用质地优良的黄土,在进行过筛之后与稻草、石灰等增加土壤黏固性的材料混合。随后将黄土砌为高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造工人不断夯实墙体密度,这才能保障墙体的坚固。
在夯土结束之后,人们则是继续用烧制好的砖块混以黏土贴附着垒在土墙两侧,这样才是一面完整的城墙。
从原料来源上,黄土随处可得,而砖头更是可以直接选择近址烧窑 *** ,而且砖头的原料也是泥土与树木,所以就更加节省了原料的收集时间。
如此一对比,在建造速度上孰优孰劣即可高下立判。
实用与坚固
当然,仅仅比较建造速度,肯定会有人说这是管中窥豹,以一概全。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古代城墙之所以优于西方石砌城墙,自然是因为在实用与坚固方面也占据很大优势。
但这话也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石头总是要比泥土与砖头坚固,无论如何也不是夯土的城墙比得过的。
事实却恰恰相反,凝聚了古代城防智慧的夯土包砖城墙,无论是在建造还是实用方面,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城防需要,自然要做到面面俱全。
西方的石砌城墙虽然看起来坚固,但是因为建造的难度较高,在高度上首先就要偏低一些,而且石砌的特点会使城墙表面有利于下脚的地方,就更方便了敌人攀爬。
最主要的就是,这样的城墙的弱点就在于石头与石头之间的连接处较为脆弱,若收到高强度冲击则是会产生破裂倒塌的后果。
若是一旦被火炮或者投石车炸破一个口子,那么就会留下一个方便敌人踊跃而入的通道,这对守城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反观夯土、包砖城墙,由于城墙主要墙体为黄土夯实而成,便可以做到厚度与高度并存,有的城墙甚至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十几米厚。
而且这样的城墙十分适合守城战,形状规则整齐的砖头垒起来的外墙体让人难以攀爬,哪怕对方用投石车火炮等破坏力较强的攻城武器,被破坏的墙体也只会 *** 出里面的夯土结构。
夯土包砖城墙本就高耸,再加上夯土结构细腻,质地黏固,敌人想要通过破坏城墙找出攻城道路几乎不可能,如果遇到雨天或者守城方往城墙上浇筑冰水或热油,除非敌人会飞,不然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攻进去的。
所以,在中国古代守城战争中,只要是粮食充足,就基本不会失败。而且大多数失败了的攻城战,也是因为敌人对相对脆弱的城门展开针对性猛攻的缘故。
由此看来,看似先进的西方石砌城墙,其实使用的是更为原始的建造方式,只是将材料进行简单的垒砌;而看似朴素的夯土包砖城墙,却是巧妙的将各种材料加以混合并发挥其各自的功效,因地制宜,在建造速度与坚固性上都占据优势。
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西方人仍然茹毛饮血的时候,中国早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自然会因为生产力的缘故产生出更具智慧的文化历史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