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8日下午,毛主席前往商丘道口乡黄楼中华农业社视察
1958年8月8日下午,毛主席在商丘地委第二书记任秀铎、商丘县之一书记刘学勤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商丘道口乡黄楼中华农业社视察。
汽车驶进了道口乡大院后,毛主席下了车,徒步走向黄楼村。
刘学勤一路殷勤地问:“主席,咱们是先去看食堂的情况呢?还是先去看农业生产的情况?”
“农业生产是之一位的,先看农业生产。”毛主席不容置疑地说。
就这样,毛主席大步流星,很快就来到了村里的试验田前。
村子里的老人,地里干活的青壮年,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儿童,知道毛主席来了,都激动万分地围拢过来,都想争睹伟人风采。
试验田前搭有一个彩门,门上赫然写着“道口乡中华一社‘七一’试验站”几个字。
毛主席驻足细看,问刘学勤:“这道门有什么说法吗?”
刘学勤眉飞色舞地说:“这是前些日子欢迎中央军委检查团时搭的,搭了四个,称为‘跃进门’,既表示欢迎的意思,也含有黄楼村人在农业生产上不断跃进、丰收的成果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毛主席沉吟细品,说了声“好”,阔步越过“跃进门”,昂然前行。
前面是打井队的工地,一群生龙活虎的小年轻正在打机井。
毛主席上前查问:“这样一口井准备打多深?”
18岁的黄开诗响亮地回答说:“这口井要打15丈深哩。”
“15丈深?那得打多少天呢?”毛主席好奇地问。
黄开诗不假思索地说:“大概得要一个月,已经打了25天了。”
陪同毛主席从乡大院出来的乡长唐崇举皱了皱眉头,他对黄开诗的口无遮拦感到有些不满,一旁解释说“这些小伙子都是才学习打井的,所以打井时间长了一些。”
毛主席并没有太过在意打井时间的长短,仍然对这群生机勃勃、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大有好感,热烈地和他们攀谈,不断地笑着说:“很好!很好!”
经过了打井队的工地,前面就是红薯试验田了。
毛主席立在地头,目光来回打量着地里的绿油油的薯苗,问:“这是谁搞的试验田?计划亩产多少?”
一旁的乡党委书记徐家林骄傲地回答:“这是我们乡、社干部搞的实验田,种植前对地进行过深耕、深翻,整块地都达到了二尺深的标准,计划亩产13000斤。”
“13000斤?”毛主席凝视着薯苗,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地委副书记王林为了证明徐家林所说不虚,自信满满地在走到一棵长得比较茁壮的薯苗前,弯下身,用手扒土。
三下两下,就扒出来一个了红薯!
可惜的是,这个红薯的个头并不大。
一旁的史向生摇了摇头,也弯下了身子,用手去扒另一棵薯苗。
扒出的红薯,个头同样没多大。
王林的脸皮红了一红,目光四下逡巡,很快,又瞄上了另一棵壮实的红薯,弯下腰准备再扒。
毛主席用平静的口气制止了他,说:“红薯长势很好,不要再扒了。”
毛主席说完,不再说话,默默转身朝南边的另一块红薯地走去。
乡党委书记徐家林一路小跑追了上来,积极地向毛主席介绍说:“这块地是我搞的,已经施肥30万斤,计划亩产13900斤!”
毛主席止步盯着他看,很认真地说:“亩产真有13900多斤?这样吧,秋后我再过来核实一下。”
徐家林不吱声了。
看过红薯地,接下来看水稻田。
水田里没有水,干的。
毛主席不悦地问:“水田里为什么是干的?”
徐家林回答说:“田里原本是有水的,这不是准备要拔草了吗?提前把水放干了。”
毛主席不满意地说:“拔草是不需要放水的,拔下来的草可以用脚踩下泥土里沤肥。”
当天下午,毛主席在田间一直转到5点多钟。
在返回车站的路上,毛主席突然问刘学勤:“红薯亩产13000多斤,你相信吗?”
刘学勤挠了挠后脑勺,讪讪地说:“不相信。”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脑子太热,没有科学根据,不符合实际。”
然后,郑重其事地交待刘学勤,说:“给下面打招呼,不要再提万斤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