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已75年,回顾大汉朝的建国75年!
今年是建国的第七十五个年头,国力达到一个极盛的地步。
回顾中国历史上几个大一统王朝,基本也都是在建国后的七八十年,国力积蓄达到一个顶峰。
如今不少人喜欢参考东亚其它国家前些年的发展道路,比如日韩,来预测中国接下来的走向。其实除此以外,结合咱们老祖宗当年的发展规律做预测或许更加合理,毕竟中国人有独属于自己人的浪漫。
学大汉,武立国。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于垓下击败霸王项羽,正式结束了楚汉之争,于定陶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
汉朝的前8个年头,汉高祖刘邦在位,基本在忙着平衡内部的各个派系,以及安抚外部的匈奴势力。在建国初期的动乱年代,汉高祖能做到如此地步已是殊为不易,和亲之举没什么好诟病的地方。
公元前195至公元前180这短短十几年,就包含了三位皇帝的一生,但是他们的光芒都被吕后笼罩了,吕氏家族发展达到鼎盛的时段,朝堂上外戚势力压的诸侯退避,但是民间所受影响不大。大汉朝在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后,天下晏然。
接下来的大汉朝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之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1年,这三十九年是文景二帝执政期间,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朝堂上权力从开国的之一代传承到二代三代手中,政治斗争更加内敛对老百姓的影响更小,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情况下也没人想再起乱子,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所以当出现七国之乱时,三个月就直接平定下来了,名将周亚夫的能力固然强,但是老百姓不想跟着诸侯国造反的大势才是更加核心的。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文景之治”在政治上过渡到平稳期,各地诸侯国也被削弱,经济上更是达到鼎盛,民间养马也初见成效为军事发展打下基础,给接下来的汉武帝留下了非常厚的底子。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这是大汉王朝开国后的第62年。
汉武帝在位共54年,一生的功过整部电视剧都讲不完,咱们也不可能展开去说,但是汉朝建国的第75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的第13年,离晚年发布罪己诏的时期还远得很,整个汉王朝依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实不管是如今的新中国,还是历史上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基本在建国后的第六十年左右国力都能达到一个极盛的地步。
一方面是建国初期都是武力斗争,打仗太久不管是掌权者还是老百姓都希望安定,全国上下一条心让老百姓潜心休养几十年,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自古就是勤奋的,年年积累下来,百姓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另一方面这个时间跨度,基本之一代掌权者都已经没了,这个时候掌权的二代三代虽然生长在和平时代,但是有着之一代的耳濡目染,整体上贪图享乐的少,励精图治的更多,所以国家更加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汉朝前后四百年的国祚,前面一百年汉武大帝打出了汉名族的威武,说出了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攻守之势异也。”
21年3月中美会晤时,杨部长也说了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如今的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又再次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代的新中国又会打出汉名族怎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