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吐槽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01-11)761

前言

历史的悲壮时刻常常被凝结在一些令人难忘的台词中,而其中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瞬间便是韩信被杀后,萧何目睹他的尸体,冷冷地说出的那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冷漠和深沉,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备受争议、被人们频频吐槽的经典场景。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汉营内忧外患 两雄杀入咫尺

公元前206年,秦朝覆灭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时,以刘邦和项羽为首的两大强敌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延绵战争。

刘邦起初仅占有汉中一隅,实力远不如项羽。他东征西战,历经艰险,曾一度被围困在荥阳,处于绝境。正是在这个危急时刻,一名叫韩信的人 *** 入营,为刘邦打开局面,扭转乾坤。

刘邦起初并不看好韩信,只给他三千人马。然而很快,韩信以出人意料的英勇和智谋,击退秦军,为刘邦夺取关中。此后,韩信更是北击赵国,南取代国,为汉军打开战场,使汉营实力越发壮大。

两年过后,刘邦和韩信的联手,使汉军势如破竹。项羽被迫后撤,逐渐丧失对局势的控制。然而,就在决战前夕,韩信却突然去世,让刘邦大惊失色——他最得力的大将,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猝然离世呢?

二、猜忌心起 朝堂暗藏杀机

韩信去世的当口,刘邦和项羽正在展开最后的殊死较量。此前两年的胜利,让刘邦看到统一天下的希望,他渴望一雪前耻、力争上游。然而项羽仍是一员猛将,实力依旧强大。

刘邦惊惶失措。他原本指望韩信能再次立下汗马功劳、给项羽万夫不当的一击。哪知道,就在关键时刻,韩信竟然突然去世,心中顿生焦灼——难道是项羽设计暗害?还是朝中有奸细在作祟?

刘邦的猜忌并非毫无根据。早在汉三年(前204年),他就开始对韩信生出戒心。当时,韩信率军数十万,战无不胜,封地日益增多。刘邦认为,韩信的势力过于庞大,生出反心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是以,当汉军平定魏国叛乱时,刘邦派遣使者传讯韩信赶来增援,想借此测试他的忠诚度。然而韩信却推称有病,无法前去。这无疑让刘邦对他更加忌惮起来。

刘邦召开朝议,商讨对策。丞相萧何认为,韩信乃国之栋梁,此去将为天下笑,不宜轻举妄动。然而刘邦已经强烈怀疑韩信有反心,若不除之,自己很难安枕无忧。

最后两个人达成共识:由萧何诱骗韩信入宫,让刘邦当面责问。一旦韩信态度傲慢无礼,便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他。

三、善始善终 汉相宁做鸡头

萧何与韩信私交甚笃。在刘邦起义的时候,他就力排众议,举荐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屡建奇功,让他也沾了光,极受刘邦倚重。

其实,萧何也深知刘邦的猜疑多虑。他认为韩信并无二心,始终忠诚。然而一旦刘邦执意不听,事态可能会演变得难以收拾:要么韩信反目,引发内乱;要么韩信被杀,天下人都会耻笑刘邦忌功嫉能、不知念旧。

萧何权衡再三,还是选择站在刘邦这一边。他明白,自己始终是个政务官,没有韩信那么强大的兵权和声望。要让刘邦相信自己,只有舍弃韩信,帮助刘邦除去心头大患。

萧何暗自下定决心。他选择保全大局,也保全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最终,萧何设下圈套,利用韩信对他的深信不疑,将韩信骗入宫中。刘邦先当面质问韩信平定魏国叛乱时的去向。韩信回答病重无法成行,然而解释充满破绽。

刘邦越发大怒,语气越发尖锐。韩信也性情耿直,回敬刘邦。双方争吵越发激烈,原本的主仆关系名存实亡。终于,在一句“凭什么较劲”的怒斥中,刘邦下令将韩信斩杀。

四、一死难救主 独断害死英雄

韩信被杀的那一刻,在场众人无不倒抽一口冷气。这么多年战场上的生死兄弟,一朝仇人,实在令人唏嘘。萧何面无表情地凝视着韩信的尸体。他冷静地说出“国贼已除”四个字,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然而内心深处,他也在悲叹——英雄就这样无疾而终,实在可惜可叹。

韩信为汉朝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建立起无与伦比的功勋。然而最终却被猜忌害死,其中滋味,想必悲凉异常。在行刑前一刻,他脑中是否也浮现出往昔的种种?

当初韩信受刘邦重用,也曾一本借着功高震主。在代国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后,他就敢于与刘邦对抗,并不尽如人意。然而终究在关键时刻选择回师相助。这份恩情,最终也没能打动刘邦铁石心肠。

而这场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呢?或许从一开始,刘邦就不该过分猜忌,应该多给韩信一份信任。韩信固然偶有骄横,但毕竟有众多的战功在先。功高盖主固然忌讳,但有其表现依旧,不能草菅人命。

另一方面,韩信性情直率,不善体恤人心。他不该在此时激怒刘邦让矛盾升级。即便有不满,也应退让三分,曲意逢迎,化解刘邦的疑虑。若他当时放低姿态,哄骗刘邦,兴许还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刘邦一个人。汉初諸侯林立,刺客无孔不入,刘邦有戒心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戒心过甚,终究害死了自己最得力的心腹大将。这场惨剧,对两个人而言都是莫大的遗憾。

五、英雄难过二嫁 汉相求稳当妙

当年韩信和萧何都曾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助他反秦复汉。十多年过去,三人命运却大不相同:刘邦坐拥天下;韩信英年早逝;萧何虽历尽艰辛,却最终善始善终。

那么他们之间性格的差异,是造成这三种截然不同命运的关键吗?这其中是否也有历史的偶然因素在起作用呢?

毫无疑问,韩信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是刘邦得以在战场上逐步取胜的决定性因素。然而这也注定了韩信很难再过上宁静祥和的生活。

英雄用后无用武之地,这是千古的残酷真理。很多时候,真正可以善始善终的,也只有那些不食烟火、只求稳当的政治家,而非那些光芒四射的武将。

韩信的军事天赋终究害了他,让他在权力和猜忌的漩涡中难逃厄运。相比之下,老辣的萧何虽不及他远见卓识,却深谙保命之道,让自己始终站在权力中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英雄寿命往往很短。韩信一生戎马倥偬,却英年早逝;萧何小心求稳,反而全身而退、头可断血可流。历史和人生,往往就是这么不公这么残酷。

结语:

最终,韩信还是成就了刘邦的帝业。虽然他猝然离世,但为汉朝奠定的雄厚国力,让汉军还是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项羽,完成了统一大业。只是,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千古憾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69960.html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吐槽” 的相关文章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相见。《...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你真的了解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还害怕太子夺权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还害怕太子夺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康熙却很怕太子胤礽夺权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有的没起名就夭折了,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都夭折了,胤禔是第五子,胤礽是第六子,在正式排序上,胤禔是老大,胤礽是老二。胤禔虽然是老大,但他是小老婆...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三品官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员们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员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官员充当。在秦汉时宰相是相国、丞相、大司徒;在魏晋南北朝,录尚书事与侍中、中...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评论列表

星光
星光
1个月前 (10-20)

历史的悲壮时刻往往凝结在令人难以忘怀的言辞之中,韩信被杀,萧何目睹其尸体冷漠地说出国贼已除四个字背后的复杂情感与深谋远虑实在引人深思!作为汉营中的智勇之将和忠诚之心被误解并因此丧命让人扼腕叹息;而丞相虽冷酷却也有他的无奈考量自保之策亦值得理解但终究太过功利化缺乏真正的道义情怀或许这就是英雄难过二嫁的真正含义吧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性和残酷性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思考的空间希望我们在面对权力、猜忌与人性的考验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避免重蹈覆辙让悲剧再次发生。#评历史人物# #感悟人生哲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