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70岁老臣被赐死,吃完断头饭后,说了临终遗言,皇帝闻听后:免死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13)810

“皇上真的来了吗?”

“是的。”

“快给我拿笔墨纸砚,我要给万岁爷上书。”

“父亲,您别激动,我总觉得这样不是很合适。”

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70岁的退休官员尹嘉铨听说乾隆皇帝来到保定,急忙让儿子准备东西,写了一封奏折递了上去。没想到,此举却惹下了大祸。

他给乾隆上书的目的是什么,儿子为何说“不合适”,又为何惹祸?

尹嘉铨,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1711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尹会一是河北很有名望的大儒,著书50多部。不光如此,父亲还是雍正年间的部级官员,担任过礼部侍郎。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的是基因很重要。抛开血统论不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尹嘉铨一生下来就泡在书堆里,闻着墨香,整天接触的都是“成功人士”,想不成才都难。

年仅25岁的尹嘉铨参加了科举考试,果然不负众望,中了举人。

中举之后只是有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做官。比如曾国藩23岁的时候考中了举人,但是在会试的时候名落孙山,只要乖乖回家。四年之后,他再次参加会试,这才成为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

而尹嘉铨是官二代,父亲还是京城大官,靠着老子的人脉,他被安排到了刑部,担任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这是个正三品的官,相当于更高法院的副院长。

再后来,他还担任过稽察觉罗学(皇家子弟学校)主管。

任职期间,向乾隆皇帝提出过建议,让旗籍子弟读朱熹《小学》。

该书的内容主要是教人懂礼仪,修身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乾隆说:“这主意不错,尹爱卿你的建议太好了,马上推行。”尹嘉铨一看皇上表扬自己,受到鼓舞,便再接再厉,将《小学》加疏,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及《后编》二卷合为《小学大全》,再次得到乾隆的表彰。

书归正传,尹嘉铨当官几十年,没有担任过高官,也没有什么劣迹,平安干到退休,回到家乡保定安度晚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70岁的尹嘉铨正在家里遛鸟,突然听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皇上西巡五台山回来的时候,住在了保定。

尹嘉铨听了兴奋不已,他梦想着能见到皇上,出一下风头。

谁知道乾隆压根就没想起他这一号人来,并没有宣旨要他入觐,尹嘉铨感到很失落,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吃山珍海味也跟嚼蜡一样,索然无味。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见到皇上。他想来想去,想到拿老爹尹会一做文章。

尹嘉铨官职不高,可是他老爸尹会一厉害,除了做礼部侍郎,还做过都御史(检察院检察长)。

更重要的是,他在任的时候,出过不少金点子,比如救助灾民,减轻税负等,为巩固清朝统治做出了贡献。

不光如此,尹会一退休之后还大做善事,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就是免费穷人粮食,免费让穷人种地,穷人的孩子上学不要学费。

总之,尹嘉铨认为自己的老父德高望重,为朝廷做出了不小贡献,他请求乾隆给老爸一个谥号,还要把老爸放到孔子庙里,接受后人祭祀。

儿子得知他写的内容之后,认为不太合适,劝他不要呈上去。但是他固执己见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老爹不比你见识广吗?你要是不去,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儿子无奈,只好将奏折送去。

见儿子去了,尹嘉铨在家里一边遛鸟,一边哼起了小曲,等待好消息到来。谁知道乾隆帝看到他儿子替他送上来的奏本,气得额头青筋暴跳,拿奏本的手微微颤抖。提笔在上面写了九个大字:

“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翻译过来就是,这老家伙得了狂犬病,我根本无法容忍。

乾隆是异族皇帝,为了让汉民接受,他一直以文人自称,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一生写了几万首诗词。此时的批语中竟然用了粗话,可见皇帝真的动怒了。

乾隆认为,无论是给谥号,还是放到孔庙,都是很重要的人,很重要的事,往往是皇上自己提出才行。

如今你一个退休小官,竟斗胆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这明显就是不自量力,是僭越。而且你提出的建议,还跟自己的父亲有关,这就更是太轻率了。

乾隆怒火满腔,下了一道圣旨,将他“拿交刑部审讯,从重治罪”,并下令把尹嘉铨在京师和原籍的家产全部给充公。同时乾隆还特别交代,抄家的时候,留意尹嘉铨的书房,看他的著作中,有没有&34;。

皇上移交的案件,刑部官员很懂得该如何去定罪。一番审讯之后,尹嘉铨被定死罪,应该秋后问斩。

大臣们听说之后,纷纷上书求情,说尹嘉铨虽然罪不可恕,但是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饶他一死吧。乾隆反复考虑之后,最终选择了赦免尹嘉铨。

传说尹嘉铨被赦免的过程是这样的,乾隆专门让狱卒送去了一桌酒菜,为这位老臣送别。桌子上的酒杯中斟满了美酒,盘碗中是香味诱人的鱼肉。

昏暗的监狱中,尹嘉铨坐在那里,枯树皮般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说不上是悲哀、麻木,还是镇定自若。那么多的美味佳肴,他只吃了两块肉,饮了三杯酒,对送饭的狱卒说了声“谢谢”。

然后他跪在地上,脸上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哽咽而虔诚地说了一句话:“罪臣尹嘉铨愿吾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他站起身走出监牢,走向停留在那里的囚车。

“慢着!”这时候从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尹嘉铨抬头一看,竟然是万岁爷。他扑通一声,再次跪下,带着哭腔说道:“皇上,臣罪该万死。”

“爱卿,你年事已高,大脑糊涂,朕根本没有跟你认真,说斩首是逗你玩的。”

原来,狱卒送饭进去之后,乾隆一直在暗中观察,看到尹嘉铨死到临头,不但没有一点怨言,还对自己如此忠心,他的心被触动了。

是啊,尹嘉铨在奏折中也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谏言,为父亲博得谥号也是他孝心的表现,从个人立场出发无可厚非。狂妄是狂妄了点,可是毕竟一大把年纪了,也活不了几天,如果将他斩首,那将会冷了天下士大夫的心。

爱新觉罗家族才多少人,能坐稳江山,不全靠这些汉族士大夫死心塌地的效力吗?于是,乾隆皇帝表现出了恻隐之心,又正式下了一道谕令,将尹嘉铨赦免。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京城,传向四面八方。大家无不夸赞乾隆爷宽容圣明,遇到这样的明主是老百姓的福分,他们纷纷表示要为对大清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以上这样的场景极大概率是文人虚构的,乾隆赦免了尹嘉铨是不假,但那并非本意。

乾隆时期搞文字狱登峰造极,他对那些 *** 士大夫骨子里头是不放心的。汉字博大精深,权力缺乏合法性的清朝皇帝,最怕的就是大家质疑,而且质疑还很含蓄,往往气死你你却拿他没有办法。

比如“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你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开了桌上的书;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是在影射清廷。

康熙和乾隆不自信,最怕人揭短,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所以说,尹嘉铨根本就是文字狱的牺牲品。

比如,尹嘉铨在自己书中自称“古稀老人”,这是一句常用的成语,乾隆却也挑出了毛病:“朕自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说自己是古稀老人?”

文字狱造成了这样一种生态,那就是文化人都变成应声虫,谁也不敢说真话,唯恐犯禁,掉了脑袋。久而久之,江山成了皇上一个人、一个家族的,社稷兴衰跟老百姓无关。国家有难的时候,大家也只会袖手旁观。

清朝的灭亡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是文字狱“功不可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0880.html

“70岁老臣被赐死,吃完断头饭后,说了临终遗言,皇帝闻听后:免死” 的相关文章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权力有多大 关羽的地位很高吗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权力有多大 关羽的地位很高吗

对关羽在刘备集团权力有多大?地位又有多高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是刘备的八拜之交,说他没有权利,恐怕没人会相信。其实只要稍加分析,便会发现端倪。公元221年,蜀汉才建国,才有了我们后世所说的蜀国。而关羽在219年攻打樊城之战时,就死在东吴之手。那时蜀国尚未建立...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对貂蝉并非历史人物,那么,在历史上,吕布为何要背叛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就是王允的连环计,在小说中:王允通过绝世美人貂蝉,成功让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反目,使得吕布诛杀了董卓,终于为汉朝除掉了这一大害。但,演义毕竟是演义...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逝世后,吕后是靠什么手段控制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国女性当权的代表,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吕武”,她们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很多人把武则天和吕雉视为正反面的代表,认为吕雉是一位凶狠残暴的...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作为曹魏名将,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忌惮他,最终,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设伏将张郃射死,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在正史中,张郃追到木门,被箭射中右膝而死,在演义中...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