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 分别有哪些功绩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15)620

说到汉朝的这个“汉初三杰”,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啊,他们都是跟随刘邦一起争夺天下人,而且对于刘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但是他们三个人都分别是谁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把?还有就是他们三个人都有哪些功绩?谁的功劳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汉初三杰是哪三个

汉初三杰是张良、萧何和韩信,他们三人都是西汉初期的大功臣,刘邦能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张良三人确实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汉初三杰,那西汉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张良、萧何和韩信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他们为建立西汉立下汗马功劳。

汉初三杰是世人给张良、萧何和韩信所起的称呼,他们也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虽然张良三人都是西汉功臣,但他们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张良是刘邦帐下的谋士,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尽心尽力帮刘邦打江山,在刘邦建立西汉后,张良功成身退,愿意在封地安度余生。

萧何驻守边疆,保卫祖国,为军队提供补给军粮,让前方战士免去后顾之忧,这对一个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萧何是西汉建立必不可少的存在。

韩信则是精兵强将,他征战沙场,杀死无数,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深得刘邦赏识,只是他最后死在萧何的手里。

2、分别有哪些功绩

萧何可以给刘邦提供一个安定的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粮草,让刘邦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萧何就是刘邦的根基。平定天下后,萧何又制定法律制度,影响汉朝几百年。张良相当于刘邦的指导老师。当刘邦遇到难题,或踌躇不定的时候,张良可以为刘邦拿定主意。没有张良,刘邦会犯很多错。韩信,则是刘邦手下唯一能与项羽抗衡的大将。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长期处于劣势。没有韩信,刘邦就无法在军事上战胜项羽。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秦始皇灭了韩国后,张良立志反秦,曾在博浪沙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秦始皇。秦末天下大乱,张良也聚集一伙人反秦,后来投奔了刘邦。刘邦西征攻秦,取宛城、收峣关、招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这一路节节胜利,时时处处可见张良的智谋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最厉害、让刘邦受益更大的计谋,就是“约法三章”,这让刘邦不仅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赢得了民心;还有,在项羽要攻打刘邦之际,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张良不顾自己的安危,为刘邦出谋划策,最终使刘邦在鸿门宴安全脱险。后来,渡陈仓、定三秦、反攻楚国,最终,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厥功甚伟。

韩信就更不用说了,要从军功上来说,那就非韩信莫属了,西汉初年要说军功,说韩信之一,那绝对没有敢说第二,这可远非樊哙卢棺之流可比的。在楚河汉界的疆场上,他一身传奇;在北伐东进的征途中,他战功无数。修栈道、渡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沈沙决水、传檄而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韩信用智慧、用神勇、用鲜血创造出来的,他率领千军万马,破魏、平代、伐赵、降燕、定齐,最后全歼楚军,打败项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刘邦才由衷感叹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3、汉初三杰的结局

1、张良在刘邦封赏功臣时,谢绝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方,从此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给出建议外,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因此使得刘邦一直尊重张良。

2、萧何功高位显,引起为人刻薄的刘邦的猜忌,曾经三次怀疑,试探萧何。萧何接受别人意见,做出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的行径,败坏自己的名声,从而打消了刘邦的疑心,幸免于难。

3、韩信虽然是军事天才,但在政治上不得要领,既没有张良的淡泊名利,潇洒飘逸,也没有萧何的深沉老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政治手段,终于使自己走上绝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1543.html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 分别有哪些功绩” 的相关文章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材、昏庸...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靖康之难后,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还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宋京城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灭亡。徽宗、钦宗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宫女、匠役一万余人被俘北迁。此时,宋徽宗的九子赵构已在南京应天府(...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唐天祐四年,朱温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相区别史称后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祐元年(904年),氏叔琮遭朱温赐死,死前大呼冤枉。氏叔琮是晚唐名将,为人骁勇善战,曾经两次围攻太原,打得李克用差点要弃城而逃。既然氏叔琮能征善战,又对...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没有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没有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他究竟有多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彪悍的人物,看过《三国》的人都送给了他一个外号";马喷子";,他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又差点杀了曹操,是一个非常嫉恶如仇的人。因为马...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