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光荣亭”里说光荣: *** 在这里写出著名的《才溪乡调查》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17)490

冬日的阳光,洒在福建上杭才溪的那座亭子上。亭顶镶着鲜红的五角星和镰刀斧头标志,下方中央是 *** 同志题写的“光荣亭”3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绕亭一周,我驻足凝视拱门上方镶嵌的龙狮奔马、梅兰竹菊等浮雕,思绪不由得回到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那是值得才溪人骄傲的一段历史。1928年5月,才溪建立起党支部,在才溪人民心中燃起希望之光;1929年7月21日,才溪举行武装暴动,同年9月建立才溪区苏维埃 *** ,为才溪人民打开一片新天地;1930年到1934年间,才溪人民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支前、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区、模范乡”。

为表彰才溪人民在苏区建设中的光辉业绩和突出贡献,福建省苏维埃 *** 授予其“福建省之一模范区”光荣称号,并于1933年春,拨出专款兴建“光荣亭”。亭正中竖立一块光荣牌,上面写着“我们是之一模范区”几个苍劲大字,满溢光荣感、自豪感。1934年夏天,上杭反动民团进犯才溪,“光荣亭”被损毁。新中国成立后,才溪人民重建“光荣亭”。 *** 欣然挥笔,为其题名。2013年,“光荣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党史专家考证, *** 为亭子题名,在全国仅两2处,一处是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另一处便是才溪的“光荣亭”。站在“光荣亭”前,回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历史,我们更加体味到“光荣”的含义和分量。

才溪留下了伟人光辉的足迹。1930年6月和1932年6月,转战闽西的 *** 曾两次深入上杭县才溪乡调研,指导苏区的各项建设。1933年11月, *** 第三次来到才溪乡,调查了解才溪乡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模范事迹,总结典型经验,指导全局工作,同时为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做准备。如豆灯下,一场场座谈会上,他与群众促膝交谈;泥泞路上,一次次走村串户,他实地查看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对才溪三次调研后, *** 对如何以经济建设配合政治动员、如何扩大红军、如何加强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等问题,有了更多深刻的认识。他写出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 *** 人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如何动员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范本。

才溪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当年在闽西革命斗争中,才溪乡有3400多人参加红军,占当地青壮年总数的80%以上。才溪乡在册烈士1192名,是名副其实的“军属之家”“烈士之乡”。他们中,有“红色三兄弟”——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为了革命事业,三兄弟相继走上前线,又相继牺牲在战场。他们中,有深受群众爱戴的才溪东里乡苏维埃主席——阙桥书。在妻子惨遭敌人杀害后,他边抚养幼小的女儿,边坚持革命斗争。一次在躲避敌人搜山“围剿”时,他带领30多名乡亲隐蔽在山谷中。不料,敌人的枪声惊醒了他怀中的女儿。为了防止女儿的哭声引来敌人,他紧紧捂住了孩子的嘴巴……孩子夭折没多久,阙桥书也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英雄热血写春秋。像这样壮烈的故事,在闽西,在才溪,还有很多……

才溪传颂着苏区干部的好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闹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山歌,生动讴歌了当年苏区革命干部的优良作风。当时才溪区干部出门随身只带一个公文包和一个饭包,每天1角5分钱菜金,吃自己带的饭,不给群众添麻烦。苏维埃 *** 给红军家属发优待证,干部下乡主动帮助红军家属耕地、灌溉、收粮、砍柴等。才溪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打造了“之一等工作”的名片,为扩大红军队伍、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工作基础。

才溪乡的西面,有个本叫衰坑的小村庄。1933年11月下旬, *** 到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时,了解到衰坑暴动前后的情况,说:“有这么多人参加红军,各项工作又搞得这么好,怎么会衰呢?有 *** 领导,以后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衰坑这个名字不好,我看,不如改为发坑吧!”当地群众一听,都觉得改得好。1934年1月,《才溪乡调查》发表了, *** 把衰坑的新村名——发坑,正式写进了这篇光辉著作。

如今,发坑村大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不只是发坑,现在的才溪到处“旧貌换新颜”: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笔直宽阔,一片片山林苍翠如画,一垄垄农田瓜果飘香,一张张笑脸美丽动人……那座“光荣亭”,见证着这些喜人变化,激励着富裕起来的才溪儿女,不忘昔日光荣,努力书写新的光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2559.html

““光荣亭”里说光荣: *** 在这里写出著名的《才溪乡调查》” 的相关文章

王衍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衍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西晋末年重臣,玄学清谈领袖,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衍出身琅琊王氏。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笃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一个鲜为人知的叛将之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统三年(1262年),元朝益都行省长官李璮起兵反元。李璮为元朝世侯,还与元朝皇族联姻,经营山东三十多年,为何突然要反叛元朝呢一,归附元朝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子,因此自幼见识到战乱的残酷与人心的变幻莫测,有了割据自立的野心。...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对朱元璋知晓朱棣的野心吗,为何不除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此后这个出身贫贱的帝王,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里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维系王朝统治、加强皇权的措施。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一系列明初大案的发生,无不是朱元璋为后来者...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逝世后,吕后是靠什么手段控制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国女性当权的代表,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吕武”,她们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很多人把武则天和吕雉视为正反面的代表,认为吕雉是一位凶狠残暴的...

甄宓最后死于曹丕之手,她做错了什么?

甄宓最后死于曹丕之手,她做错了什么?

文昭皇后甄氏,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甄宓被曹丕赐死,而且曹丕在赐死她的时候,还在她嘴里塞糠,用头发盖住她的脸,可见曹丕对甄宓的愤恨。但是如果我们看历史,我们会发现曹丕对甄宓愤恨的毫无道理。为什么说毫无道理呢?其一,甄宓是曹丕抢过来的。甄宓本身是...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定了士心、稳住了民心,填平了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政治完善官制虽然文馆至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为内三院正式设立大学士,但在此之前,范文程实际上已被皇太极当作类似此职之亲信内臣来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