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还有两人活着,葛振林坦言:多亏了那位道士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1年,狼牙山五壮士被敌人逼到绝境,竟然愤然跳入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流传海内外,也是我们课本上的必学篇目,大多数描写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只写到他们跳崖就结束了,然而五壮士的故事远远不止如此,跳崖之后其中两人幸存了下来,还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幸存者之一的葛振林晚年回忆这件事,直言当年是有人救了他们。狼牙山五壮士跳下悬崖之后为何还能幸存?他们当年是如何活下来的?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抵抗日军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这一年日军加大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打击,多次在当地进行“大扫荡”,对当地的抗日部队和普通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日军的不断挑衅,当地的抗日部队也在积极调整,尤其是当地的我党人员,不断为我党宣传,鼓励群众们一起站起来反对日本侵略者。百姓们早就被日军欺辱得活不下去,面对日军的嚣张行为,不少群众都加入了抗日队伍,但是日军力量太过强大。我们一时间也无法将其彻底击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绝不向日本侵略者低头。
当年9月,日伪军接到日军的命令,向狼牙山附近扫荡,当时狼牙山的地下党员、游击队以及生活在当地的群众加起来,大概有4万人左右,为了保护群众们的安全,也为了保留当地党群干部们的安全保存实力,我党决定在日伪军到达之前,将百姓和干部们先转移,留下一团吸引敌人火力。
这个一团里不少士兵都是狼牙山当地人士,从小就生活在山里,对这一带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他们可以利用地形与敌人周旋,狼牙山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他们边打边退问题应该不大,杨成武为一团制定好战略以后,就带着大部队向军区指挥部而去,因为那时候日军的司令冈宁村次带了5个师和6个旅的军队,专门针对晋察冀地区的我军根据地,要将一举铲除我军在晋察冀地区的布局。
眼看最近的军区指挥部就要遭到敌人的残害,杨成武赶紧带着大部队前去增援,一团按照计划行事,将敌人的主力部队牢牢吸引到山上,群众和干部们则从一旁有序撤退。群众撤退完成以后,一团的主力也要跟着撤退,团长邱蔚把七连留下牵制敌人,让主力部队先行撤退。
七连队员们在山地多处设伏,不少敌军的必经之路上都埋下了地雷,这让敌军一路走过来艰难不已,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们自然会认为这里有一支人数不少的部队,一定就是我们的主力部队。七连完成自己掩护任务后,也开始按照计划撤退,七连经过决定留下了二排负责牵制敌人。
二排完成发任务后,则留下六班的5名战士最后吸引敌人的火力,这5名战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5名战士就拿着两挺机关枪和步枪,蹲在山头扫射敌人,一旦敌人稍微前进一点,密密麻麻的子弹就会向他们射去。
其实当时狼牙山五壮士是有机会转移的,不过转移路线只有西山口那一条,问题是他们一旦从西山口转移,伪军很快就能追上来,那么敌人就会发现,之前的火力不过都是迷惑敌人之举,真正的主力部队早已转移,而且还会发现主力部队撤退的方向,一旦这个消息让撤退路上的伪军和日军得知,恐怕会影响我军的整体战略,因此五壮士决定无论如何也不后退,坚决要守在这里。
部队离开时留下的子弹有限,他们5人只能尽量想办法用有限的子弹制造出大部队的气势,伪军不断想办法向上进攻,这5人就埋伏在伪军的必经之路上,一旦他们前进,那就手榴弹地雷对待。
可伪军人数众多,他们5人已经拼尽全力杀敌,仍无法阻止敌人进攻,眼看子弹即将耗尽,他们只能不断将敌人往山上引,敌人战斗初期和一团周旋,一团利用自己对地形熟悉让敌人吃了大亏,因此敌人担心山上有埋伏,因此向山上进攻的时候并不追求速度,而是小心翼翼不敢随意行动,这样一来效率自然就低了下来。
五壮士占据着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不断用炮火猛击敌人,整整5个小时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随着最后一发子弹打尽,最后一刻手榴弹用完,他们真的到了绝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想过投降。
眼看敌人追了上来,五壮士不愿意做俘虏,于是他们毁掉了枪支,因为枪支对当时的八路军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作战武器,坚决不能落入敌手。做好这些工作以后,班长马宝玉看着三面悬崖的棋盘陀,喊着口号纵身跳入了悬崖。
其他人见班长跳崖,也纷纷跟着一起跳下,这5名壮士们只有两人存活了下来。
幸存的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义无反顾跳崖,其中只有两人存活,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
活下来的这两位壮士是葛振林和宋学义,不幸中的万幸,两人跳崖后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了,当时只是昏了过去并没有立即死亡。当时有一位年轻人在群众转移的时候不小心和大部队走散,他想找到大部队,于是他在山里四处寻找,结果一不小心迷了路,迷迷糊糊就走到棋盘陀的位置。
五壮士和敌人火拼的时候他也听到了动静,但作为普通人的他害怕极了,找个小角落躲了起来,偷偷的观察着战场的变化。五壮士们和敌人火拼的时候他就躲在角落看见了,他还亲眼看见壮士们不愿向敌人屈服,竟然直接跳下了悬崖。
5人跳崖之后,敌人将这一路上以及棋盘陀的布局仔细调查了一番,发现不过是几名战士假装大部队,他们竟然就这样上当了,气急败坏的敌人部队终于想到大部队可能的撤退方向,赶紧下山去追。
见敌人全部离开后,年轻人这才敢出来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他顺着悬崖边上的隐蔽小路搜寻,一边找一边喊,忽然他听到了微弱的回应声,赶过来一看,原来是宋学义在他的叫喊声下恢复了一点意识,回应了他,但是很快又晕了过去。
在宋学义被树枝挂住的不远处,葛振林满身是血的躺在那里,年轻人上前探了探,发现两人还有微弱的呼吸,他赶紧将两人背到附近的道观。道观藏在密林之中,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那个年代国家动荡,山里偏僻的道观也只有一位老道士居住,也许是太过低调,压根就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这才给了宋学义、葛振林两人活命的机会。
老道士年轻时跟着师傅学了不少医术,他用祖传的秘法救活了两人。能够经历如此大难还活下来,他俩都明白是群众将他们从阎王爷手里强回命来,也发誓以后一定要将人民放在心中。
休养两三天以后,两人决定回到大部队去,下山时他们发现身后跟着一个“小尾巴”,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位救了他们的年轻人,宋学义好奇问:“你一直跟着我们是有什么事吗?”“我想跟着你们。”
葛振林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年轻人的请求,毕竟打仗那都是用命博的,他俩这次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万幸,战争还没结束,他们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更不能带上自己的救命恩人了。
宋学义和葛振林幸运的找到了大部队,并把他们队伍的事情上报,聂荣臻得知他们的事迹后感动不已,距离五壮士跳崖后仅11天,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聂荣臻就在军区内发出了“向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的倡议,鼓励大家学习五壮士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
宋学义和葛振林回到部队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养伤,恢复以后继续投入战场,毕竟两人都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上阵杀敌的年纪。准确来说狼牙山五壮士都只有二十多岁,最小的只有20岁。
两人在部队养好伤以后,被送往抗日大学学习,在这里两人的军事水平都得到了提升,这样让葛振林在之后的战斗中更加勇猛。1943年时,宋学义在部队担任副连长,然而在一次战斗中,他本就有旧伤的腰部再次受伤,使他不得不住院治疗,出院后腰部也无法使用部队的高强度训练。
宋学义也清楚自己不再适合军队,那时候日本还未投降,红军还面对着 *** 的针对,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宋学义不愿意“拖累”军队,决定转业回家。
壮士们的晚年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两位,他们后来过得怎样?
宋学义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军队,他选择转业到河北易县的管头村,在当地担任村农会主席,到任第二年,宋学义与当地的一位姑娘李桂荣两情相悦,两人在村民们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在农村过着艰苦但满足幸福的生活。
1947年,宋学义得知自己的家乡已经解放,和妻子商量后,带着妻子回到河南北孔村,两人在那里做着地地道道的农民,宋学义在外人面前从未提及过自己“狼牙山五壮士”的身份,大家都以为他就是一名普通复员的士兵,直到1951年,有记者采访“狼牙上五壮士”的幸存者时,大家才发现身边这位农民竟然是国家表扬的大英雄。
宋学义在农村里做着本本分分的农民,还在1960年担任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而葛振林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葛振林在抗大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张家口附近的军区工作,由于战斗能力突出,葛振林在军队受到了上级的认可,新中国建立后,他也一直留在军队里为国家做贡献。1951年,葛振林被调往湖南军区十六团,担任副营长,1955年大授衔时,葛振林还被授予少校军衔。
两人的命运走上了不同的轨迹,不过1959年两人再次相聚,这一年北京八一制片厂决定拍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更加了解背后的真实故事,导演组将两人请来协助电影拍摄,两位共生死的战友多年未见,再见时激动不已。
每每提到当年这件事,说起五人一起战斗的故事,葛振林和宋学义 *** 澎湃,仿佛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讲到班长无人陆续跳崖时,两人不约而同都红了眼眶。《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出来后大受欢迎,众人都称赞那5位有情有义、赤胆忠心的战士。
宋学义和葛振林两人从未因为自己是五壮士之一而感到特殊,两人都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几乎没有在众人面前主动提及自己的身份。
葛振林退休后,经常被邀请到学校参加爱国主义教育,他也喜欢和孩子们分享他在部队的日子。老年时,葛振林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无愧于党和人民,但有一人是他心中的遗憾,那就是当年救他的那位年轻人。
在道观的日子葛振林和宋学义两人伤的太重,几乎不能动弹,稍微恢复一点后,两人又急着找到大部队,倒是忘了留下那位年轻人的信息。
1986年狼牙山上的“狼牙上五壮士纪念塔”建成以后,葛振林出席建成典礼,接受记者提问时说起当年救他的人,葛振林表示道士的医术救活了生命垂危的他们,但那位把他从悬崖里背出去的年轻人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可惜他连名字都不知道,记忆里只有个模糊的面孔,他也试过寻找,但没有找到。
没想到那位年轻人余药父就在现场,休息时一位老人站在葛振林身边,指着前面的小路对他说:“你还记得这条小路吗?我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把你们送下山的。”这句话让葛振林一惊,原俩他就是当年的救命恩人。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被中国人所熟知,正是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