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战胜利:陆军独立第88混成旅团广西战记
本文由本号特约作者Maddog3撰写,为早年中文军事网站中的大神级人物,曾任国内骨灰级军史BBS战争沙龙论坛版主,精通英、德、日、俄四国语言,史料储备海量,先后发表军史类文章300余篇,之前授权本号转载的多篇雄文阅读量平均破万,广受读者好评。
本文亦由元首卫队补充修改部分文字及图片
1944年12月,日军一号作战(大陸打通作戦),即“湘桂战役”结束后,湖南省境内的日军全部归属于新编成的第20军(通称号:樱)指挥,原来拥有10个师团的第11军,此时只剩下第3,第13,第34,第58师团及独立混成第22旅团。
一号作战时的日军
1945年4月14日中国派遣军根据大本营的意图发布命令,准备将第3,第13,第27和第34师团集结用于华东和华北地区。
这4个师团中的3个(3、13、34)来自于第11军,这样处于贵州广西广大地区的第11军将只剩下1个师团(58)和1个旅团(独立混成第22)的境地,无法在宽广正面防御广西。
为此第11军趁各兵团调离前,从各兵团中抽出人员组成新的兵团——独立混成第88旅团,编成命令为军令陆甲第18号,4月30日完成组建,实际上因为之前上层打过招呼,从2月份就开始抽调人员了。
编成是在第6方面军麾下第11军进行,实际具体编成业务由第6方面军直属的第34师团担任。
旅团长由第37师团第227步兵联队的联队长皆籐喜代志少将转任。各个下属单位为:
独立步兵第519大队:该大队人员来自第13师团下属的步兵第65联队,主要是会津,若松籍士兵,大队长谷口成男少佐由第34师步兵第216联队的中队长中提拔。
皆籐喜代志
独立步兵第520大队:该大队人员来自第13师团步兵第104联队,仙台籍士兵,藤田武(大尉)大队长是从第3师团的中队长中提拔。
独立步兵第521大队:该大队兵员抽调自第13师团第116联队,主要是新潟县新发田籍士兵,望月四郎(大尉)大队长也是原第3师团的中队长。
独立步兵第522大队:大队兵员主要来自第34师团的218联队,也有部分第13师团兵员,主要是和歌山籍士兵,大队长前田正夫大尉就从218联队中提上了的中队长
独立步兵第523大队:大阪籍士兵,来自第34师团第217联队,大队长前田彦作大尉是原第34联队的中队长。
旅团炮兵队:从独立山炮兵第51大队中抽调兵员和器材组成,队长佐藤秦治大尉就是原大队副官。
旅团工兵队:从第13师团的工兵联队中抽调,指挥官大森清治大尉就是原来的联队副官。
旅团通信队:也是来自第13师团的通信队。
各个步兵大队均编成4个步兵中队,机关枪中队,步兵炮队和通信小队。
第88旅团的原隶属单位第13和第34师团预定将于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因此,更好的兵员和装备都没有提供给二线级的独立混成旅团。
旅团的装备,装具,弹药全来自于缴获的国军物资,士官学校出来的军官也比较少,下级军官多为预备役军官和召集军官。防御地幅为桂林全县(今桂林全州县)周边以湘桂公路为中心50公里的圆径。
湘桂战役结束后,日军贵州方向的防御交给了第13师团,师团司令部驻扎在宜山(今河池市宜州区),下属的第65联队被部署在宜山以西100公里的河池突出部。
此为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最前线,不断与国军展开中队/连级别的交战,1945年3月原大本营作战课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担任第65联队指挥官。
服部卓四郎
4月第20军发起第二十号作战,即芷江战役或湘西会战,第11军的第34师团第217联队被抽出作为增援部队,整个师团剩余兵力被第6方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节制。
第3师团此时部署在南宁地区,防御广西方向,考虑到将要进行的调离,第11军利用3个还未调走的师团进行一场会战,企图彻底打击国军的有生力量,新作战展开地域为都安县(今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目标为黎行恕指挥的国军第46军,其下属新编第19师,第170,第175师。
都安处于第3和第13师团的中间地段,态势对日军有利,但日军的补给终端在武汉,基本上超过了补给极限,尤其对装备日械的第3师团来说特别困难,第13师团基本上完成中国武器的换装,情况相对好一些。
俩师团于4月21日发起进攻,但之前驻扎在都安的第46军正好主力后撤休整,县内仅留下少量守备部队。日军扑了个空,仅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5月2日日军收兵回原驻屯地。
都安作战结束一天后,第11军就展开湘桂反转作战,第3师团开始撤离广西,南宁的守备移交给第58师团下属的独立第94大队,其实第34师团早在4月中旬就被调离,正在改编的第88独立混成旅团担任原34师团守备地域的防御。
第13师团也开始后撤,步兵第65联队担任后卫,步兵第116联队先发,步兵第104联队居中,其中第65联队 撤退前还对河池当面的国军进行有限的扫荡后,破坏河池后撤往宜山。
第3师团除了第6联队第2大队防御南宁和迁江之间外,还有第58师团的第94大队,两个大队一路不停的收容残留分队,一路展开迟滞作战,于5月31日抵达第3师团阵地。
5月24日第34师团后退到湖南境内,31日第13师团通过桂林,预定6月中旬第3师团通过桂林。
1945年7月时的桂林
第13师团的后卫于5月27日抵达宜山,此后国军发现日军后撤的企图,开始进行追击
6月13日服部联队还占据着宜山渡口,18日抵达第11军司令部柳城,并掩护军司令部撤离,直到28日,期间多次打退国军营级部队的袭扰。
在南面的第6联队遭到国军战区级别部队的进攻,多次围绕迁江展开大规模的战斗
6月28日,军主力集结在全县附近,此时独立第88混成旅团暂时归原部队第13师团指挥,在兴安附近干道西侧与国军第54军交火。
第88旅团通信能力薄弱,逐渐失去与下属部队的联系,后第13师团派出第104联队第1大队增援,激烈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18日,此时从柳城撤离的服部联队抵达该地,才将国军击退,保障了全县到桂林之间公路的安全,此时军直辖部队开始撤离全县。
7月25日方面军命令第11军守住全县1个月,此时第11军只剩下1个师2个旅的兵力,
全县为盆地地势,盆地南面是湘江,无法徒步涉过,北面是孤立高地,密林覆盖。军长笠原幸雄中将与参谋长福富伴藏研究后决定,利用国军一味紧追的松懈情绪,以手头有限兵力,在全县地区进行一次较大规模之设伏,阻止国军第20军、第26军之追击,其部署为:
(一)皆藤喜代志少将之独立混成第88旅团,主力位于全县之后方,一部与中央军保持接触,诱使其大部队进入全县城。
(二)米山米鹿少将之独立混成第22旅团,佯由全县后撤,然后左转隐伏于全县铁路以北密林山区之彰甲村、周家坪、大喜塘、花木桥、石脚、石板岭、龙安岭地区,作好战斗准备,并派出隐蔽哨,观察中央军之动态。
(三)川俣雄人中将之58师团,佯由全县后撤,然后左转隐伏于全县以北独立混成第88旅团之外方(北侧)山区之昼眉头、畔田口、五台山、龙水一带,作好战斗准备,并派出警戒,观察中央军之动态。
(四)独立混成第88旅团,派出部分人员,携带纵火器材,当中央军能远望到全县时,即在城内放火,使中国军队产生城内日军已经撤退之错觉,而加速向前,进入城内。
笠原幸雄
8月12日晨,追击的国军第26军,第20军之133师,到达全县以西地区,发现城内起火。不知是计,认为日军在撤退时搞大破坏,为保卫当地民众,各个争先,排除当面之少数日军攻向全县城。
等国军在晨雾中进入包围圈后,笠原幸雄即按预定计划令部队出击,埋伏日军根据信号弹指使开始反击,第3战车联队也展开全力进攻。
国军的133师遭到日军从两侧用交叉炮火射击及8辆日军坦克的冲击,首先被打乱,随之第26军利用地形仓促抵抗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因不支而西撤至距全县约为25公里之帽子岭、卖马桥、咸水铁路沿线地区,幸有94军的第5师在咸水以北,利用山地进行抵抗而阻止了敌人。
8月14日笠原幸雄令进攻部队停止追击(最远攻至绍水),返回全县警备。全县之战也是
日本陆军记载中最后次会战胜利
次日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全县内的第11军聆听天皇停战诏书,全体官兵向东下跪,听毕嚎啕大哭,磕头不起。随后就焚烧所有物资。
8月16日,第11军悄悄退出全县继续北撤。有的日军写道:“长眠在山上、山谷里的战友啊!再见了!我们失败了。”新兵秋月说:“我完全是被狐狸骗去当了兵。”(鱼住孝义《大陆殿兵团》(下),《文史春秋》1994年第6期,第64-65页)
8月17日,国军第20军第133师进驻全县,结束了桂柳反攻作战,广西全境光复。独立混成第88旅团最后在湖北金口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