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化雨读《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丨思想学说、社会实践与时代脉动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3)620

王化雨读《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丨思想学说、社会实践与时代脉动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刘复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5月版,360页,66.00元

蒙文通先生尝引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语论治史之法曰:“观史亦然,须能从波澜壮阔处着眼”,“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的发展说个大概”。能否找准历史发展的关键变化节点,直接决定着史家能否对历史演进过程形成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诸多事物往往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故即便史家找到了 “波澜壮阔处”,也还必须从中提取出真正重要的关键因素,才能把历史的变化论述清楚,这也正如蒙文通所说的:“要敢抓、能抓大问题、中心问题,不要去搞那些枝枝节节无关大体的东西,谨防误入洄水沱。”(蒙默编《蒙文通学记·治学杂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第1页)

怎样通过对“大问题”的剖析来把握“历史的波澜壮阔处”?刘复生教授所著《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本书以著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吸收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由北宋儒学摒弃注疏之学,重视义理探究,排斥“异端”之说,力求复兴周孔之道的新气象入手,对十世纪前后中国社会文化各层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给人颇多启发。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次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演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以思想文化为切入点,可以令我们对社会的脉动形成真切的体认,这是大多数治史者的共识。但正因为如此,关于唐宋思想文化演变问题的讨论,也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显学”,中外学者积累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如何能够在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问题上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非常考验研究者的能力。

诸多论者在如何界定“宋学”,如何看待“宋学”“道学”“理学”的关系等问题上,一直持有不同见解。但整体上,研究者往往倾向于采用“内在理路”的研究 *** ,从学理的角度分析宋代不同时期、各家学说的演变,“心”“性”“道”“理”等名词概念,通常是分析的重点。即便是强调宋儒“内圣外王”特点的学者,往往也自觉不自觉地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到“内圣”一侧。本书与上述研究有所不同,作者固然也对宋儒的种种学术理论有所讨论,但真正关注的,“不仅是治学 *** 和思想理念的更新,更在于新儒学思想在社会、政治、文化层面各领域的实践”(前言,11-12页),指出“新儒学所强调的,不仅是从学理上而言,更强调用之于社会,有所作为”(286页)。作者的研究旨趣,直观地体现在本书的章节安排上。一般而言,讨论类似主题的作品,或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思想学术发展史分为若干阶段,渐次分析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彼此间的起承转合;或者以各学术流派为着眼点,针对各家学说作“学案”式的论述。本书则不然,除开头结尾外,正文各章分别从反佛老运动、古文运动、史学更新、政治改革、兴学运动、科举改革等方面入手,剖析上述各个领域与儒学演进的互动,极具特色。尤其是政治改革、兴学运动、科举改革三项因素,在其他同类著作中往往被一笔带过,而在本书中却用了三章的篇幅予以详细论述。很明显,本书绝非就儒学而谈儒学,而是侧重于用“社会”的视角来对北宋儒学进行考察。

事实上,儒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非常浓厚的“经世”色彩,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北宋中期的儒学代表人物,也均非常强调“致用”,如欧阳修“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为治宋史者所熟知。之所以近代已降,论者越来越倾向于以“内在理路”的方式来讨论宋代儒学,主要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宋代学术发展到南宋,诸家中以理学为最盛,而理学重在讨论心、性等“内在”话题(实则朱熹等理学家亦未尝放弃对外在事功的追求)。后世论者以“倒放电影”的眼光观察宋代学术,难免认为整个宋学就是“内圣”之学。二是受自西方传入的学科体系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将儒学归并到“哲学”这一大类中,复以西方哲学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儒学,结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真。本书着重强调北宋儒学“用之于社会”的面相,不仅有助于读者更为准确地认识宋代思想学术,亦可以为后来者提供研究思路上的借鉴,使之能摆脱一些似是而非的先入之见的困扰,更全面地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利用社会视角,在宏观层面上,本书不再将儒学复兴运动仅仅视为少数精英文人,或者道学士大夫书斋中的纯学理讨论,而是揭示出这是一场遍及各个领域,涉及众多社会成员的变革,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在微观层面上,对于北宋儒学复兴所产生的种种效能,亦能形成更为透彻、确切的分析。例如,思想史研究者多曾指出北宋新儒对佛老二教有所批判,掀起了反佛老运动的 *** ,然宋儒反佛老,究竟有无实际成效?论者往往就没有深究。本书在第二章中,结合各种史料,指出从仁宗朝开始,宋廷逐渐对佛老二教进行广泛限制,使得僧道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缩减。同时,不同于北宋前期群臣附和君主崇祀佛老,自仁宗朝开始,宫廷的崇祀活动始终受到朝廷重臣的反对。仁宗一朝,恰是北宋儒学复兴运动走向 *** 的时期,由此可见,宋儒的反佛老主张并没有只停留在言论上,确实取得了不小成果。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考察北宋儒学,不仅有助于对其社会价值形成更好的把握,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义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引孔子之言曰:“我欲载之以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可见儒家自一开始就有“因事明理”的传统。而最能“深切著明”阐释义理之“事”,莫过于各项制度。本书对于北宋诸儒在学校、科举等制度层面的创获,多有涉猎。通过梳理北宋儒士革新制度的举措,宋代儒学一些深层次的要素也得到了呈现。例如在第七章中,作者论述了神宗、哲宗两朝王安石、司马光等对贡举制度的调整。指出不同于饱受非议的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贡举改革却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认可。尤其是王安石以贡举考试来实现“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的主张,当世诸家多无异议,表明“一道德”是儒学复兴运动共同的内在要求。这就将思想史与制度史结合在了一起,借助具体的制度,形象地揭示出了思想学术的神髓。

进而言之,儒学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内在矛盾、缺陷,往往也是在其所推动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暴露的。如本书第六章所述,恢复古代“乡举里选”和“士由学校”的教育制度、选官制度,一直是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所致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从真、仁之际开始,即先后有孙何、赵师民、宋祁等人对“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的现象加以抨击。此后,欧阳修、王安石、吕公著等,更是不断呼吁朝廷取人“必于乡党,必于庠序”,甚至明确提出应该尽罢科举而使士大夫皆出于学校。但从北宋中期已降的几次学校制度改革来看,庆历兴学,并未能实现“士由学校”,熙宁时期开始推行的三舍法,虽有一定的成效,甚至在北宋晚期还短暂地取代过科举,但最终亦未能成为选官制度的主流。可以说,北宋新儒“取士皆本于学校”理念,未能真正得到落实。对于这一现象的观察,体现出作者敏锐的眼光。

儒学一贯以理想化的上古时代为自己的崇奉对象,同时又因其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而始终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两者之间,存在着张力。至北宋中期,随着对儒学义理的探究日益深入,宋儒“回向三代”的理念,以及经世致用的意愿均愈发突出,儒学内部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也随之有所增强。正是在这种张力的影响下,北宋儒士会在一些重要领域的革新活动中反复摇摆,进进退退。揭示北宋儒士为恢复“取士皆本于学校”所作的努力,以及所受到的挫折,正可以令我们更加真切地体认儒学内部固有的矛盾,若仅就儒者言说立论,反不容易给人以深刻印象。

总之,本书在研究视角上,颇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史或学术史,而是贯通了思想与社会,可称为是“思想取径的社会史”。当下各专门史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尝试打破既有的学科界限,以“科际整合”的方式来对历史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本书还很好地兼顾了“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中国传统史学家,即十分注重“通鉴学”与“正史学”的彼此互补。近代已降,不少学者更明确提出在史学研究中,“共时”与“历时”不可偏废,如蒙文通言:“讲论学术思想,既要看到其时代精神,又要看到其学脉渊源。”(《蒙文通学记·治学杂语》,28页)本书在勾勒北宋儒学的“时代精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作者从北宋中期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归纳出重视义理、排除异端、追求致用这三项儒学复兴思潮的核心要素。在总结这些要素时,作者没有拘泥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从经学、史学、文学、政治革新、制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也没有局限于某特定学派,而是对所有北宋儒学流派作了全面剖析,故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确能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内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书不仅注意总结、归纳北宋儒学各家的相同、相似之处,也强调诸家的学说对立、冲突的一面。例如在第三章中,指出在对“文”“道”两个概念以及文道关系的认识上,以及在对“文”如何为经世教化服务上,“新儒们的观点却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99页),并详细论述了柳开、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在相关问题上的不同见解。又如在第五章中,指出王安石与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在对“先王之道”的理解上存在不小分歧(180-185页),皆为显例。透过这些对立、冲突,往往又可见深层次的相通之处,例如宋儒在文道问题上的分歧虽然尖锐,但从整体上看,共同促成了儒家文学政教中心论的复苏(97-105页)。

对于北宋儒学的“学脉渊源”,作者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书虽以“北宋中期”为题,实则在每一章中,作者都是自中唐讲起,渐次推演至北宋中期,带有较为浓厚的“长时段”研究特色。而且在本书中,中唐至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是由中唐-晚唐五代-北宋前期-北宋中期多个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各个环节彼此衔接,却又各有特点,整个过程并非直线演进,而是有曲折、有反复。这样的论述,十分贴近历史真实,让读者对儒学复兴运动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北宋新儒学到底有哪些创新,以及这些创新究竟是如何取得的。

附带指出,“唐宋变革论”在中国史学研究中一度产生过不小影响。中国学者大多将这一学说视为是自日本传入的舶来品,在承认其学术价值之余,也对其能否确切阐释中国历史渐有质疑,近年来更有是否应“走出唐宋变革论”的讨论。本书研究的正是中唐至北宋中期这一变革期的社会文化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纳入“唐宋变革论”的框架中。而从本书的之一章可以看出,作者对唐宋之际社会变迁的认识,基本不是借鉴于海外学者,而是承袭自蒙文通、刘咸炘、吴天墀等本土史家。在具体观点方面,本书强调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性,关注儒学思想在各社会领域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亦颇不同于以“君主独裁制的成立”为立论根基的日方看法。这提示我们,“唐宋变革论”未可纯以外来学说视之,对于本土自生的“唐宋变革论”学术资源及其价值,有必要予以更为充分的重视和挖掘。

本书在内容上,或有可以补充之处。唐宋之际的诸多社会变化中,土地制度的变化,无疑相当引人瞩目。以国家统一授田为特征的中古田制崩溃之后,土地自由买卖日渐活跃,发展到北宋,终于形成了“不抑兼并”的新国策。这一国策的推行,又 *** 了土地兼并,加剧了贫富分化,与儒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背道而驰。北宋诸儒多对当时的田制有所批评,甚至有恢复“井田”的呼吁,但在实践层面,受限于社会现实,无法真正将理想付诸实施。若能就此展开剖析,分析儒学复兴运动与土地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当能使我们对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作者在相关问题上曾发表过论文,然或许是受限于篇幅,未在本书中进行讨论,令人略感遗憾。

在某些重要问题的论述上,本书稍嫌语焉不详。例如在第八章中,作者指出,以二程为代表的理学是儒学复兴运动的产物,是“新儒中的新儒”。但“新儒中的新儒”并不专此理学一家,王安石的新学和苏氏的蜀学,都有各自的学术体系和特色,都可被视为新儒中的新儒。作者进而指出,新学和蜀学在北宋中后期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在理学之下,甚至犹有过之。这是极有见地的看法。但是读者也不免会产生疑惑:既然北宋中后期出现了不止一家“新儒中的新儒”,既然新学、蜀学两派最初的地位并不低于理学,何以发展到后世,理学却成为独尊?甚至苏氏蜀学的大本营四川地区,南宋已降也逐渐变为了理学重镇。这究竟是外在的政治、社会环境变迁所致?抑或理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学理层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进后,最终能战胜诸家竞争者?固然本书并不涉及北宋之后的时段,但若能在讨论“新儒中的新儒”一节时稍加阐释,亦可增进读者对整个宋代儒学发展史的认识。

此外,本书的某些观点或可以再做推敲。例如在第八章中,作者论及元祐时期的“洛蜀朔党争”,认为朔、蜀之间相互攻击较少,而二党与洛党之间的冲突较多。且“洛蜀朔之间的党争,主要由思想见解的分歧所引发”,“皆植根于诸儒秉持的学术不同之故”(256-258页)。实则由《长编》等史料记载来看,当时旧法派的内部倾轧状况比作者所述更为复杂。洛、蜀水火不容,以刘挚为核心的朔党与蜀党之间也有激烈冲突,反倒是朔、洛二派系在人员构成上有重叠之处。又,当时旧法派的内斗之所以发生,从根本上看仍是源于权力争夺。诸人攻讦苏氏兄弟,更多是出自对蜀人坐大的担忧,朝中对程颐的批评,则隐隐指向其背后的宰相吕公著。将政争视为思想分歧的产物,未免失之简单,也多少夸大了思想学术对政治的影响。

上个世纪,陈寅恪曾预言,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势,必是“宋代学术复兴,或曰新宋学之建立是已”。参考本书所描述的宋人推陈出新,光大儒学的历史,今人或可仔细思量,站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继往开来,建立自己的全新学术体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1/574848.html

“王化雨读《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丨思想学说、社会实践与时代脉动” 的相关文章

曹操作为一个极其爱惜人才的英主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

曹操作为一个极其爱惜人才的英主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

对为何爱才如命的曹操非要杀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君主,破袁术,擒吕布,灭袁绍,踏平西凉马腾统一中国北方,建立了不世功勋。曹操能从一名东汉小吏创业成功,成为曹魏江山奠基人与其重视人才分不开。乱世争雄,人才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非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我认为因素有三,分别是地域,感情和理想。一是南阳的位置关系。三顾茅庐大约在公元207年,当时刘备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依附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对当时南阳是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李信在历史上有什么能力,能让秦王如此重用他?

李信在历史上有什么能力,能让秦王如此重用他?

李信,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国在当时有个《军功奖励制度》,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对打仗胜负的奖惩,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打了胜仗,肯定会升级升职。如果打了败仗,一定会降级降职,乃至受到惩罚。可是,秦国将军李信带着2...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