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一位宫女道出鲜为人知的秘密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6)660

太监,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特殊产物,明朝以前被称作宦官,是后宫中一个耳熟能详又神秘的群体。

我们都知道,太监之所以被封建王朝需要,是因为要方便皇家服务:为了避免皇帝的嫔妃和其他男子有染,普通男子不得擅自进出后宫,太监必须经过净身才能进宫当差。

紫禁城里那么多太监,每一个都净身的彻底吗?会不会有其他特殊情况?

1991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著作《宫女谈往录》,作者借宫女荣儿之口,道出了关于太监净身的真相。

1、身体完整和皇家颜面孰轻孰重?

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纯正,皇帝后宫嫔妃的身边除了宫女,只有净身完的太监能够近身服侍。

在一般人观念中,保持身体完整是很重要的,古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况净身时,需要割弃掉男子身上最重要的生殖器官。

那会不会有太监投机取巧,避免掉这个过程呢?

答案是在封建社会统治中,没有人能够挑战皇家权威,几乎没有人能逃过净身这一命运。

能够靠运气本事避免净身的太监是极少的,历史上有过记载的更是个例,但这种事情一一旦发生,对皇家声誉、天子名望都有极为负面的影响。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吕不韦为笼络赵姬,先假装定了嫪毐的罪,在买通行刑人,把没有净身过的嫪毐送到了赵姬身边。

嫪毐并未真正净身,有正常的生育功能,这导致他与帝太后赵姬私通,并育下二子。

借着赵太后的宠爱,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还在朝堂当中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还担任着后宫事务的决策者,被封为长信侯,将河西的太原郡更名为“嫪毐国”,可谓荣宠一时。

最重要的是,嫪毐因身份优越,曾自称是秦王“假父”,并与太后密谋,打算在秦王去世时让他们的孩子继位。

嬴政得知大怒,然而尚未亲政,嫪毐趁嬴政不在咸阳时,盗取太后的御玺,调动人马,抢先一步在秦王所居的蕲年宫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政变。

秦王嫪毐交战咸阳,在秦王兵马攻打下,嫪毐大败,被判“车裂”之刑,他与赵太后的两个孩子也被处死,连坐宗族。

虽然这件事最后未对秦王的统治造成动摇,但毕竟属于皇室丑闻,对当时的统治者造成了负面影响,以至于后世评说始终未绝。

像嫪毐这样以假净身太监身份进入皇宫,还能让后人留有印象的案例可谓少之又少。

但这样宦官作乱后宫的典型例子,也给后世统治者留下了“前车之鉴”。

2、太监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这是关乎王朝统治血脉的问题,为了避免丑闻,封建统治者严格把控这一环节,不会让净身不彻底的太监混入其中。

古代统治者对假太监的惩罚措施非常严厉,一旦发现,不仅会对其本人施以重罚,甚至还会牵连到其家族成员。

到清朝的时候,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为了防止出现“假太监”,清朝皇家专门设立了内务府。

内务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宫内的太监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确保所有太监都符合宫廷规定。

如果太监被内务府发现未完全净身,会被立即采取措施,轻则重新进行 *** 手术,重则处以极刑。

大多数能够进入后宫的太监,都会经过宫外净身师傅和宫内内务府的双重检查,真能做到投机取巧的人少之又少。

在古代,太监的选拔过程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过三道程序:一是选拔,二是净身,到了第三步才能入宫。

因为净身过程痛苦、入宫之后也再难与家人相见,因此在当时愿意选择这份职业的人,多数出生贫寒家庭,进宫当差是为了能够活命。

不过不是所有愿意进宫的人都能如愿,首先之一步“选拔”就不是人人能通过的。

清朝时,想要进宫当太监的孩子,必须要先到净身师父那里去报名,经过身体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净身手术。

毕竟是动刀割肉的动作,太监的净身过程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操作,如果是一般人家在家中操作,很有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让孩子留下各种后遗问题,还有可能直接送命。

但这个过程会作为一门祖传的手艺,在净身师中代代相传。

当时京城的净身“圈子”中,天安门外方砖胡同的小刀流和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两个世家,净身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职业化、流水线作业的水平。

每年4个季度,这两家都会给总管内务府送净好身的孩子,净身的”手续”则全由他们两家包办了。

他们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 *** 设备,做的最为专业,手艺精湛。

最重要的是,这里操刀的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成功率很高。

经过了净身师父的身体检查,这些孩子就可以进入到正式的净身手术。

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现在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手术风险其实不小,手术过程中采用的止血、止疼的药物也十分有限。

因此净身师父在正是手术之前,都会让净身者的家长或 *** 人写一份文书,表达一下“自愿净身,生死不论”的态度。

如果在正式下刀之前,被 *** 者出现后悔行为,净身师父都会给他松绑,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净身的人手术前一天不能吃任何东西,保证肠道空空的,这样手术后才不会因为排泄导致伤口污染。

考虑到手术之后还有一段恢复期,净身的季节常常选择在春末夏初,这样的气温能够更大程度的避免伤口发炎流脓,同时气温不至于太低,有利于伤者恢复。

为了保证手术顺利,降低净身者的恐惧心理,手术前受割的人通常会被蒙上眼睛,手脚被绑在床上,头颈被抓牢,防止他因疼痛过度挣扎,失血而死。

3、割掉的完整人性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正式开始。

被净身者会被灌上一大碗麻醉汤,操刀的师傅还会在净身者嘴里塞一个熟鸡蛋,避免他因为过于疼痛大喊大叫。

手术用的刀呈镰刀状,由金铜合金制成,可有效避免术后感染,术前还会经火炙烤,高温杀菌。

接着就需要净身者自己配合,将小肚子往外鼓,身子要挺到极致,师傅才能操作。

宫里招收太监,对 *** 的尺寸是有规定的,这需要操刀的师傅需要要有极高的手艺。

割浅割深不仅会影响净身者能否符合宫内标准,还关系到净身者之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刀口割深,伤口表面难以恢复平滑,痊愈后会形成一个“塌陷坑”,平时解手会有很多不方便。

身上留下气味不说,还很容易弄脏衣裤,日后生活极不方便。

刀口割浅,脆骨会往外鼓出,继续往外长,那就需要挨第二刀,痛苦程度翻倍。

动完刀,师傅再撒上炉灰消毒止血,将猪苦胆铺在伤口,在患者伤处插入一根大麦杆。

这时承受过度疼痛的净身者还必须被搀扶起来,在屋内来回行走三个小时左右,确定周身血脉还能流通,没有突 *** 况,才能卧床休息。

当然,手术结束不意味着疼痛消失。

这种剧痛只靠麻醉汤是不管用的,通常被净身的人刚结束完手术都会因为疼痛剧烈挣扎,即使术后数十日后都会因为微小的举动痛的难以忍受。

这就需要一种特制的大床—— *** 成床的木板中间,平躺时的臀部位置要开一个可拆卸的口,做成活动的板子,方便被净身的人从这里排泄。

同时,为了保证净身手术后的人不会因乱动扯到伤口,床的上中下位置都设置了套锁,来固定手脚和大腿。

除此之外,还要在床下铺上一层炉灰,以便术后排泄之用。

此外,为了避免尿液的排泄感染伤口,被净身的人术后三天不能喝水,卧床忍受三天的干渴和伤痛后,才能有饮食。

三天之后,麦秸秆被取下,能够被净身师傅确定手术成功的,就算是真正生理意义上的“太监”了。

他们会被挑选到宫中当差,自此踏上一辈子伺候别人的路。

被净身后,割下的器官一般都是由净身师拿回来,并用红布包裹挂在高处,以象征“红布高升”。

在这之后,等到太监有钱会在再来高价赎回,和自己一起下葬入土,这一程序被称为“赎兰”。

4、封建统治下悲剧的一生

大多数太监进了宫,日日伺候皇家贵人,脏活粗活一天不停,还要面对自己身体残缺的现实,其实日子过得也很清苦。

像东厂魏忠贤这样权势滔天、或者大太监安德海这样受宠达的人很少。

等过了几十年,能在宫里当差到老平安出宫的太监,就会拿着自己多年攒下的一点积蓄,去净身师傅那里把离开自己多年的一点骨肉赎回,和自己一起认祖归宗。

如果不幸殒命宫中,或者一生平庸没有积蓄,老年太监无法高价“赎兰”,他们只能在晚年时被赶出皇宫,流落街头,无着无落。

劳碌一生,只为骨肉齐全平安入土,太监的生活是不可谓不是一场悲剧。

太监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也是伦理、社会复杂条件下的悲剧角色。

他们的存在既是一种制度的反映,也是社会和历史发展变迁的写照。

历史洪流滚滚,太多传奇迷离的故事已经消失在长河中,但太监这一身份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以及对权力和社会制度的思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1/575883.html

“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一位宫女道出鲜为人知的秘密” 的相关文章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斗,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中有“周鲂断发赚曹休”的经典桥段,描写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石亭之战。228年曹魏方面出动十多万大军,陆逊率五万人在石亭大破曹休,不久曹休羞愧而死,第二年孙权凭借此战声势称帝。石亭之战的主角是陆逊和曹休,...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曹睿作为曹魏第二个皇帝 曹睿为什么会断子绝孙

曹睿作为曹魏第二个皇帝 曹睿为什么会断子绝孙

对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产,颇有建树。但...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对项羽出身世家,为何输给了街头混混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非汉族莫属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汉族,在古代时也称作汉人。那么“汉”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通过汉朝来命名的。汉之前,一般都称华夏族,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当...

后世是如何评价晏几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晏几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

历史上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一生多情,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多争议的皇帝,他的统治能力确实是屈指一数的,把大清王朝带入了巅峰。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乾隆帝是导致清朝走下坡路的原因,他因为常年南巡周游,将国库是挥霍的所剩无几,后来上位的嘉庆帝,在国家治理方...

三国时期朱灵的实力怎么样?曹操为何不重用他

三国时期朱灵的实力怎么样?曹操为何不重用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代枭雄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求,是不可比拟的。但凡有能力的人,他都会想办法笼络到自己身边。可有一个人,他随着曹操征战各地,不仅平定了荆州、冀州,就连在征战马超、韩遂的过程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威名仅次于徐晃,但就是没能得到曹操的重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