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2岁生的幼子胤祕在雍正和乾隆时期过得怎样?最后结局如何?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去世当夜,九阿哥胤禟企图浑水摸鱼,明明康熙临终遗言是传位给四阿哥,胤禟却故意称是传位给十四阿哥,胤禟这一招浑水摸鱼,使得这些皇子们纷纷站队,有支持四阿哥,有支持十四阿哥的。
正当这些皇子闹得不可开交时,只听一个稚嫩且清脆的童声喊道:“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这个直言喊出来的孩子正是康熙皇帝最小的儿子二十四阿哥胤祕,他是康熙62岁才有的老来子,他比大侄子乾隆皇帝还小了5岁。
当然,康熙临终时,胤祕喊话支持雍正皇帝继位是电视剧中的桥段,那么历史上的胤祕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胤祕的结局。
老当益壮的康熙花甲之年喜得幼子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生育子女数量非常多的皇帝之一,他一生共有55个孩子,其中35个儿子,20个女儿。在康熙的35个儿子中续齿的有24个,胤祕就是他这些续齿的儿子中最小的皇子。
在61岁的时候,老当益壮的康熙翻了20来岁的庶妃陈氏的牌子,于是乎龙精虎猛的康熙就顺利的让陈氏怀了孕,次年也就是康熙62岁时,他喜得老来子胤祕。
陈氏算是康熙最后一批的妃嫔,她的家族出身于苏州的汉族家庭,据推测,她很可能是康熙下江南时期,江南官僚阶层进献给康熙的美女,因此她的家族身份比较低微。
由于入宫晚,生孩子晚,再加上家族出身不高,因此陈氏即便生育了胤祕,在康熙后宫中也始终是没有名号的庶妃。
不过康熙颇为喜爱胤祕和陈氏母子,据当时的宫廷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回忆录《京庭十三年》一书里曾记载了一段趣事,可以看出胤祕和陈氏母子颇受康熙喜爱。
这段趣事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天时,马国贤随同康熙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某天 *** 活佛前来觐见康熙,马国贤作为传教士一直对藏传佛教的活佛很感兴趣,很想见一见 *** 活佛的风采,看看 *** 活佛有何魅力能在蒙藏地区发展出众多信徒。
正好与马国贤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太监来到住处告诉他,一会 *** 活佛去觐见康熙时要从马国贤的住处经过,如果马国贤想一睹活佛风采,可以从窗户窥视一下活佛。
于是马国贤就从窗户往外偷窥活佛,可是他的方向搞错了,他本应该朝北面望去,却朝西面看了过去,结果他看到了西面的对面湖岸边坐着一位贵妇人,只见这贵妇身披深红色披风,头上戴的珠宝熠熠发光,十分耀眼夺目,整个人的气质看起来宛如圣女一般。
只见这名贵妇人旁边还跪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孩,马国贤知道这个小孩很可能是位皇子,因此他就认为这个贵妇人就是 *** 活佛,当太监问他看到活佛的感受时,他误以为贵妇人就是活佛,还对太监描述,称活佛不仅年轻且端庄美丽,更厉害的是竟能让皇子跪地臣服,把她当神一样崇拜。
太监听后也顺着窗户看过去,看完就笑了,太监告诉马国贤这根本不是活佛,看活佛应该往北面看,马国贤再往北面看去时,这才看到了由几个太监带路,神情肃穆的 *** 活佛。
紧接着太监告诉马国贤,他刚才看到的贵妇人是陪伴康熙来避暑山庄的妃嫔,那个孩子确实是皇子。
马国贤看到的如女神一般的人就是陈氏,而跪在陈氏腿边的正是康熙的老幺儿胤祕。通过马国贤描绘的外貌来看,陈氏必定是美艳至极,因此才能很受康熙喜爱,连到避暑山庄都带着她过来,而能把胤祕也带在身边,足见康熙对胤祕也很是喜爱。
勤勉严厉的雍正化身“扶弟魔”宠爱幼弟
胤祕其实命运很凄惨,6岁的时候父亲康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陈氏在康熙去世时一直都没有封号,直到雍正继位之后,才尊陈氏为皇考白贵人,可是陈氏在雍正五年(1727)时也去世了,当时胤祕才只有11岁。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康熙晚年爆发了诸子争位的事情,但是诸子争位只限于那些年长的皇子,像胤祕这种年幼的皇子,当时也没资格参与诸子争位。
雍正继位之后,对待曾经那些参与争位的兄弟们是十分残酷,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被他圈禁折磨致死,三阿哥胤祉被圈禁后抑郁去世,十阿哥胤誐和十四阿哥胤禵则一直被圈禁到雍正去世乾隆继位才被释放出来。
由于对兄弟们的猜忌和不信任,雍正在继位后除了对待支持他和与他关系亲密的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三兄弟之外,对待其余的兄弟都算是比较刻薄了,但雍正却对胤祕很好,胤祕也是雍正朝除了胤祥、胤禄、胤礼之外最受雍正喜爱的弟弟。
这就是因为胤祕因年龄幼小没参与诸子争位,再加上胤祕6岁丧父11岁丧母,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作为哥哥雍正对这个幼弟偏爱也是说得过去的。
在陈氏去世后,雍正为了让胤祕有更好的成长环境,特意把他交给了康熙的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抚育,宣妃出身为蒙古贵族,是康熙的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族孙女,虽然在后宫中地位很高,但并不是很受康熙宠爱,所以一生没有生育子女。
这时候雍正突然把胤祕交给宣妃抚育,宣妃自然是非常高兴,她把胤祕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看待,由此可见雍正在安排胤祕的成长时是用心良苦,特意给他找了没有生育子女的宣妃当养母,就是想让他获得更多的母爱。
雍正是十分关注胤祕的成长,不仅安排没有生育子女的宣妃给他当养母给予他母爱,雍正还非常重视胤祕的教育。
雍正在继位之后就任命学识渊博以及人品高尚的大学士朱轼为上书房总师傅,主要负责教导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和皇五子弘昼,由于康熙的第二十子胤祎、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祜、二十三子胤祁以及胤祕当时都还年幼,与乾隆和弘昼年龄差不多,所以雍正也特意让朱轼一并教导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祕五人。
在这些人别看胤祕是乾隆和弘昼的叔叔,反而就属他年龄最小,因此雍正最为关注就是他的教育,雍正特意叮嘱朱轼以及其他上书房师傅,让他们务必对胤祕严格教导,不能让他养成骄惯性情。
当时胤祕年幼很不听话,经常偷偷逃学出去玩,因此朱轼经常狠狠地严惩他,雍正后来得知后还颇为心疼想替胤祕向朱轼求情,但是雍正又想到当初朱轼严格教育乾隆时,他就曾替乾隆向朱轼求情,当时雍正就曾对朱轼说过:“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
雍正这意思就是说乾隆是皇子,教不教的好将来都能封王,何必如此严苛的教育。
朱轼则昂首挺胸回答雍正说道:“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
这意思就是说教育好了将来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古代贤君,教育不好的话,那将来就只能成为像桀纣那样的暴君。
所以朱轼这些话让雍正十分感慨,雍正想起朱轼说的这番话,他就不再想替胤祕向朱轼求情,毕竟他虽然疼爱胤祕,但他更希望胤祕将来能成长为辅佐他的人才,因此只有朱轼严厉的教育才能让胤祕成才,由此可见雍正对胤祕教育的重视。
雍正九年(1731年),胤祕年满15岁,代表着他已经成年,雍正让他到太庙行礼,告慰康熙在天之灵。
次年即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为胤祕赐婚并举行了大婚仪式,胤祕的妻子是雍正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家族的族孙女乌雅氏。雍正特意让胤祕以郡王的规格礼仪举行了婚礼,并且还赐给他黄金十两、白银七百两以及配雕鞍的马一匹。
大婚之后就意味着胤祕该获得封爵了,所以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雍正下旨: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封为諴亲王。
雍正的这道圣旨就是册封胤祕为諴亲王,而一同与胤祕被册封的还有雍正的两个亲生儿子即乾隆被封为宝亲王和弘昼被封为和亲王。雍正上来初始封爵就给胤祕来了一个亲王爵位,可见雍正对他的喜爱。
要知道雍正对待除了胤祥、胤禄、胤礼三人之外的其他兄弟都很刻薄,尤其是康熙最后的五个老来子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祕五人中,除了胤祕之外,其他四人初始封爵都只是贝勒爵位,即便连雍正比较喜爱胤礼初始封爵也只是郡王,可见雍正对胤祕有多么偏爱。
雍正给予胤祕的待遇几乎是跟他的儿子乾隆和弘昼差不多,可见胤祕虽然是雍正的弟弟,但实际在雍正心目中是把他当儿子一般疼爱的。
气量狭小的乾隆严厉敲打小叔叔
胤祕被册封为諴亲王仅一年多之后,疼爱他的哥哥雍正就去世了,紧接着就是他的大侄子乾隆皇帝继位。
按理说乾隆与胤祕幼年时一起学习,关系应该不错,可是乾隆继位之后却立刻给胤祕来了一个下马威。
乾隆刚一继位就给当时已经19岁的胤祕安排了翰林院的两位官员当老师,还让他们“用心教导,从严劝诫”胤祕,从这些可以看出来,乾隆对胤祕很是不满意,不知道是不是乾隆吃了胤祕的醋,觉得老爹雍正对他太好了。
紧接着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元年(1736年),史料中记载胤祕不知因何缘故被乾隆处罚了亲王俸禄。
乾隆这个皇帝其实气量不大,但还很爱面子,总想表现出自己气量宽宏之处,所以他很爱玩弄手段,最擅长的就是打人一巴掌,再给个红枣吃。
因此乾隆在处罚了胤祕之后又给他来了点恩赏,很快乾隆又下旨追封胤祕的生母陈氏为皇祖穆嫔,算是给了胤祕一颗红枣。
不过在乾隆八年(1743年)时,乾隆又玩弄了这个手段,他在一次宴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小叔叔胤祕又痛斥了一顿,原因是胤祕在宴会时“皇帝食肉未毕即放筷默坐”。
这意思就是乾隆还没吃完饭,胤祕就先吃饱放下筷子了。这在当时属于是很严重的失礼行为,所以乾隆不留情面的当众严厉斥责了胤祕。
就这么点小错误,乾隆就揪住不放,当众严厉斥责叔叔胤祕,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乾隆故意挑刺找茬。
不过幸亏康熙第十二子履亲王胤祹替胤祕求情,乾隆就找到了台阶,先是严厉斥责胤祕,然后又故作宽仁,表示自己气量宏大,不与胤祕一般计较,就这样胤祕才免于被处罚。
由此也能看出乾隆这个人心胸气量可不大,而且他还是故意找茬想给皇室宗亲们来一个下马威,拿胤祕在立威。
从这两次处罚之后,胤祕变得越发小心谨慎,在乾隆面前如履薄冰的恭顺谦谨,明明是乾隆的叔叔,愣是有了一种当孙子的感觉。
就这样胤祕靠着给大侄子乾隆“装孙子”,换来了乾隆温和对待,此后胤祕先后掌管正白旗军务以及内务府事务,颇受乾隆器重。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乾隆的叔叔们基本都死的差不多了,乾隆就让胤祕掌管宗人府事务兼玉牒馆总裁,全面负责皇室宗亲的事务。在掌管宗人府期间,胤祕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并且为了避免乾隆猜忌,他很少与朝臣往来,因此乾隆对他的表现颇为满意,也没有再处罚过他。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时,胤祕去世,终年57岁。乾隆对于胤祕之死表现的颇为悲伤,特意给他上谥号为“恪”,而在谥法中“恪”字代表着恭敬谨慎之意。
所以胤祕在乾隆继位之后以“装孙子”的方式避免了乾隆的猜忌,以恭敬和谨慎的方式对待乾隆,这才使得他能在乾隆朝平安善终。
写在最后
胤祕作为康熙的老幺儿,在康熙生前自然是深受喜爱,而他的哥哥雍正继位之后,对他也是如同亲儿子一般疼爱,只不过到了大侄子乾隆这他就受到挫折了。
当然,乾隆如此敲打胤祕,可能是胤祕本身也有问题,胤祕大概是当初仗着自己小叔叔的身份对还是皇子的乾隆不是很礼敬,再者就是乾隆登基之后,需要在皇室宗亲面前立威,敲打胤祕正好可以让乾隆在皇室宗亲面前树立威信。
幸运的是胤祕后来很识时务,他知道乾隆的气量不大,所以变得对乾隆恭敬谨慎,这才使得他最后能在乾隆朝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