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军长还乡,见母亲路边乞讨不敢认,原因让人泪目
前言
有道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在大多战乱年代,别说是一封家书,就连音讯都已全无,生与死,也不得而知。
甚至再相见时,早已忘记了样貌,忘记了声音……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1949年的时候,一位中国人民 *** 军长,遇见自己那落地沿街乞讨境遇的母亲时,母亲真的没有想到,眼前英姿挺拔的军长,竟然是丢失多年的儿子
儿子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决定,竟然让自己的母亲苦苦寻找了二十多年。
杨梅生
军长认出了这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母亲似乎还没任何察觉,看着母亲黝黑的脸,骨瘦如柴的身子,虚弱极了,风中被吹凌乱的头发,军长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可他依然不敢与母亲相认。
为何相见却不敢相认呢?这位人民 *** 的军长又是谁呢?
无心插柳却当了兵
这位军长,正是开国中将,杨梅生。
1905年生于湘县淦田镇,相对于当时很多家庭无米下锅的生活条件来讲,杨梅生的家庭条件到还说得过去,至少还能有口饭吃。
这都得益于父亲的小药铺,勉强维着,可随着战乱越来越吃紧,百姓都没钱,更别说花钱买药看病了,为此,杨梅生父亲的小药铺生意愈加惨淡,几乎没了经济来源。
八岁的时候,父亲还能勉强供着杨梅生去私塾学习,可没过两年,家里实在支撑不起了,眼瞅也要无米下锅了,作为老大的杨梅生,更是不忍心看着父母亲如此艰难,于是就放弃了学业,开始出门打工赚点钱,让父母亲能稍微轻松些。
十几岁的年纪,在大大小小的店铺帮人家干活儿,可这微薄的收入,对于一大家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1926年,杨梅生决定到长沙,看看有没有能赚更多钱的机会,可当他到了长沙才知道,如今这天下,已经乱的不成样子了,更别说找一份像样儿的工作了。
找了好几天,店铺关门的关门,被砸的被砸,工作是到不到了,倒是看着长沙的街头,那些到处都 *** *** 的队伍,好多学生拉着旗子,喊着口号,那种 *** 让杨梅不自觉的加入到了队伍中。
找不到工作的愤懑,加上想到从前被压迫的日子,因为动乱导致自家以及众多百姓家庭民不聊生,杨梅生在 *** 队伍里,跟着越喊越起劲儿,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如果此时有人来镇压,估计他也能酣畅淋漓的斗争一番。
或许是压抑太久了,杨梅生在队伍里,跟着喊口号,喊的的确是最响亮的那一个,眼神也是最清澈,最坚定的那一个,一看就是真正从底层走出来的劳苦大众。
加上身形挺拔,看起来意气风发,让混在 *** 队伍中的党组织人员,发现了杨梅生,认定这个少年,加以塑造,定然是闹革命的好苗子。
*** 队伍散去之后,党组织人员一路随着杨梅生追了上去,表达了对他的赏识,并且希望他能投身革命,与众多 *** 人一起,为人民利益而战,为革命胜利而战。
临别,还给了杨梅生拿了路费,嘱咐他,想通了,决定了的话,就到武汉去,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一定会有出头之日。
还沉浸在一腔热血中的杨梅生,没有过多的思考,他要闹革命,要扬眉吐气,摆脱剥削,要让更多像自己家庭一样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带着这党组织人员给的路费,杨梅生只身去了武汉,带着介绍信,成了一名国民革命军。
杨梅生从前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也就是从这时候,被意外的改写。
“有个姓毛的找你”
加入国民革命军的杨梅生,被分配到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的警卫团,当起了一名警卫员。
初来乍到的杨梅生,对很多人都还不熟悉,身边的战友,自己的领导们都还记清楚,更别说都还没见过的毛主席了。
不管认识不认识,在杨梅生眼里,自己既然作为一名警卫员,就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9月19日,毛主席作为党中央书记,带领大家在文家市召开会议。
秋收起义
杨梅生就负责这场会议的执勤工作,负责维护会场的秩序,会场的安全保证都在他的职责范围,营长更是特别交代,一定注意,面生的,不明身份的人,一定要谨慎,不要随便放进来。
严格执行营长嘱咐的杨梅生,严格确实是够严格,以至于严格到毛主席差点进不去会场。
因为没见过毛主席,不知道毛主席长什么样,毛主席说了自己就是 *** ,杨梅生还是不能直接放行,愣是让毛主席等在门外。
毛主席
杨梅生进去汇报请示营长:“报告,外面有个姓毛的找你,说是 *** ”
营长一听,赶忙走出去,迎接,看到营长的反应,杨梅生这才确定,这个人就是党委书记毛主席。
营长当这毛主席的面批评了杨梅生,不料想,毛主席却对杨梅生大加赞赏:“这娃娃好的狠啊,他是有原则的,我搞革命的,就得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谁说什么就是什么,能守住自己的原则,很难得”
这件事杨梅生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上在谈到要为毛主席安排贴身警卫员的时候,毛主席首先想到的就是刚才那个原则性极强杨梅生。
杨梅生,就这样,成了毛主席的之一个警卫员。
杨梅生
成为毛主席警卫员的杨梅生,更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多次在危难之际,掩护毛主席安全撤离。
不止是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周恩来总理也曾因为杨梅生的急中生智,脱离了危险,安全将周总理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这当然也并不是杨梅生的全部充军生涯,能当上开国中将的,当然是上过战场打过仗,表现出很突出的。
战场上,杨梅生枪法极准,长征途中,曾经一个人只用一杆机枪,击落了敌军天上的飞机,在军队中被宣传开来,多说他是名副其实的“神 *** ”。
沿街乞讨的老太太竟然是母亲
一路追随毛主席,抗日战争胜利了,解放战争也胜利了,新中国仿佛新生的旭日,正在缓缓的融化这片冰冷已久的中华大地。
多年在毛主席身边的历练,让这位当初的下打工仔,已经成了一名 *** 副司令员。
其实这些年在外当兵打仗,对杨梅生来说,也不是没想过家,在外的游子,哪有不想念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家的呢,可总归是忠孝两难。
如今这天下山河渐渐稳定了,杨梅生也想着,当时正好解放长沙,人也在长沙,已经是距离家乡很近了,所谓“近乡情更怯”,杨梅生准备忙完手头的工作,抽时间回老家一趟。
解放长沙
可没等他回家乡,没想到就让自己遇见了自己的母亲,这是这相遇的方式,让杨梅生心痛不已。
看着不远处那个衣衫褴褛,拄着一根木棍,端着已经碎了一半的破碗,佝偻这身子,一步一步的蹭着,艰难行走着的乞丐,杨梅生瞬间有一种熟悉的情愫,油然而生。
二十多年了,记忆中的母亲,脸上还没有什么皱纹,还是黝黑的长发,挺拔的身子,走起路来也是能步步生风,做起农活来,也雷厉风行。
*** 配图
可如今眼前的看见的乞丐,他确认这就是自己的母亲,可在确认之前,他也曾犹豫了半天,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母亲。
当走近前,辨认出,这就是自己母亲的时候,杨梅生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母亲相认,母亲并没有认出来自己,自己当初从家离开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如今已经年过四十,早已变了容貌,尤其是从军多年,身上的气质也早已改变。
亦或者,母亲这虚弱的身体,身上肯定有疾病缠身,上了年纪,记忆力更是会减退,认不出自己也不奇怪。
一时间杨梅生也不知所措,他担心自己冒然说自己杨梅生,母亲太过激动,看起来虚弱的母亲显然经不住大悲大喜。
战友看出了杨梅生的异样,询问之后才知道真相,被杨梅生感动到的战友,想出了办法。
战友先去跟老人家搭讪,因为穿着军装,所以老人家也很信任他,两个人聊了起来,谈到了为何会出来乞讨,这才得知,也是为了找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在找杨梅生,当年杨梅生一个人去了长沙,说是去着工作,谁知道要走就二十多年杳无音讯。
后来通过乡亲们之间传的,说是杨梅生成了 *** ,本来母亲还挺高兴的,说明儿子还活着,还当上了 *** ,心中十分欣喜。
可接下来也以你为儿子是 *** ,家中遭到了迫害,母亲也被抓走严行逼供,一个字都不肯说的母亲,最后被扔在了乱葬岗,幸运的是靠仅剩下的一口气,活了下来。
开始了一遍沿街乞讨,一遍寻找儿子的乞讨流浪生活。
战友听了之后,也为此动容,忍住眼泪跟老人家说道:“您说的杨梅生,我认得,他现在是我们的军长,我可以带您去找他”
就这样,战友带着杨梅生的母亲,来到了杨梅生跟前,母子二人,目光对上的一瞬间,杨梅生“咕咚”跪地:“娘,不孝儿杨梅生,来晚了”说这一边哭,一边给母亲磕着头。
母亲颤抖这嘴唇,泪水早已决堤一般:“儿啊,娘总算是找到你了,你让娘找你找的好苦啊”
母子二人嚎啕大哭,这些年的心酸与思念,都在这一刻得到做真挚的表达。
他们的离别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又找到了彼此,再续母子情缘。
关于杨梅生与母亲的事迹,是革命战争年代一个缩影,无数革命者,为了国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那个小家。
图|1937年, *** 与朱德等在延安红军大学合影。后排左三为杨梅生
不只是在战乱年代,如今和平盛世之中,在边疆,在海防,在防空,在医院,在异国他乡,在世界各个角落,舍弃自己的小家,在守卫着这片国土,为了国家,贡献着自己。
这大概,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