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咸丰帝31岁暴毙,你看他逃往热河干了啥?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长驱北进,逼近京师,军机大臣桂良等人忙向洋人乞和,但以失败告终,告急的奏折如雪花片一般飞向圆明园。
此时在紫禁城中的咸丰慌了,肃顺、端华等军机大臣竭力规劝皇上马上离京,暂时去承德热河避一避。
咸丰不知所措,只能听从群臣意见,还是出去躲一躲吧。
这一年的八月初八,咸丰携皇后、懿贵妃、丽妃、皇子载淳以及肃顺和端华等120多人一同日夜兼程赶往承德热河避暑山庄。
这次去避暑山庄,名义上是秋狄木兰,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巡幸木兰”只是个欲盖弥彰的借口,就是仓皇逃跑罢了。
临行时,为了减轻负担,自然不比往日在宫中的排场,各后宫只准许带三四个宫女和五六个太监,行头服装也是一律从简,狼狈不堪,非常凄凉。
临行前,咸丰令奕䜣留守皇宫,继续和洋人交涉,他深感愧对祖宗,但是还是盼望能再回到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可咸丰没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让他有去无回,命归黄泉,再也没有活着回到京城。
一路颠簸,经过几天的奔走,终于到了热河行宫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风月无边,四季如春,过去,康熙皇帝每年四月到此,十月离去,足足在避暑山庄过上一个大夏天,后来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也常到这里来。
如今,咸丰帝逃到了这里,但他的心情当然和祖辈们大不相同,在他看来,这里的行宫不是避暑,却是避难,当晚他住进了“烟波致爽殿”,这是清朝皇帝在热河的寝宫,嘉庆皇帝就曾死在这里。
由于一路颠簸,惊魂不定,咸丰帝一到热河行宫的当晚就因伤风感冒而引发痰喘,病倒了,而且咸丰自从去年以来,时常感到下腹疼痛,而且有时候常常是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经过太医诊治为肝脾肾都非常虚弱,应该好好静下心来调养。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汹涌澎湃,清军战败的急讯更是频频传来,让咸丰帝坐卧不宁,而奕䜣和洋人谈判屡告失败,更让他痛心疾首,心中一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预感到大难将临头,终日抑郁寡欢,病情也日益加重。
此时的恭亲王奕䜣留守皇宫,他一面和洋人周旋,一面组织太监们转移珍宝奇异,为的就是防止英法联军攻占皇宫,洗劫一空。
皇宫里的珍宝是保住了,可恭亲王奕䜣忽略了另一个宝地,那就是圆明园。
果然,当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淫掠攻进了北京城后,又窜到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对圆明园的珍宝奇异和古玩典籍洗劫一空后,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所剩无几,只剩下断壁残垣,一片荒凉。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扬言还要炮轰清皇宫,恭亲王奕䜣为了保全皇宫,只能急切求降,签订了又一丧权辱国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当奕䜣将这一切详细上奏到了热河后,看到奏折的咸丰心态彻底崩了,一种无以言状的愤恨使得咸丰帝几乎站立不住,他似乎觉得自己竭力支撑的这个“天”已然塌下来了。
本来就虚弱已极的他经不住这突然的打击,顿时心痛如刀绞,并口吐鲜血,大喊:“祖宗200多年来创立的大清江山,即将毁于一旦,朕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呢?”
咸丰越想越恨自己,越想越感到羞愧,索性一两个月闭门不出,连纷至沓来的奏章也懒得批阅。
此时的咸丰不是不想回京,自幼熟读历代典籍的他并不是不知道,圣驾久离京城的危险性,他曾想过及早回銮,以定人心。
但是咸丰帝对洋人的猜忌实在是太深了,在这种心理障碍下,当留京大臣奏请他早日回宫的时候,咸丰决定暂缓回京,并下令王公大臣不准再行奏请回京的事宜。
面对着土崩瓦解的半壁江山,咸丰的意志和他的健康状况一样急转直下,迅速崩溃,按理说应该好好调养,可咸丰皇帝仍然不忘纵欲和享乐,在热河日夜沉溺四件事,更让他的身体雪上加霜,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其一,贪恋美色,生活放荡
清代帝王大多勤于政事,即便是没有大作为的,也是足够自律,很少见纵情声色的,而咸丰皇帝则属于清帝中的另类。
咸丰帝在避暑山庄,一味逃避现实,依旧只是图自己逍遥快活,虽然拥有众多妃嫔,但却仍不满足,还蓄养了多名汉族美女以及名伶随时召幸,因为纵欲过度,再加上吃各种补药,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咸丰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其二,沉迷看戏听曲
咸丰痴迷看戏听曲,尤其是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眼看无力挽救濒危的清王朝,便自甘堕落,沉迷于戏曲之中,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就连逃难避暑山庄时,咸丰帝也不忘下令把宫廷的戏班子升平署挪到热河避暑山庄,有时候还召北京城内的一些民间戏班进园演出,并先后把京城内府伶人两百多名调到避暑山庄,来给他演戏。
戏班子到了避暑山庄,咸丰就开始了他纸醉金迷的生活了,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兴致好的时候,咸丰皇帝还要亲自装扮登台唱上两段,利用淫乐来排遣内心的愁闷,每天乐不思蜀。
住在热河的咸丰自号“且乐道人”,不仅喜欢看戏,自己对戏曲也很有研究,甚至艺人给太监授艺,他也在旁边观看。
咸丰十一年的七月,已经进入咸丰生命的最后时刻了,这次病得相当沉重,但身体稍微好一些,他又传谕看戏,然后再病再看,病情也更加恶化,从初一到十五,咸丰竟然拖着病躯听了十一天的戏。
避暑山庄的戏台有三处,一处是在勤政殿前的福寿园,一处离咸丰的寝宫最近,还有一处在如意洲,如意洲三面环水,戏台子临水而建,咸丰最喜欢在此处听戏,临死前两天还拖着病躯在如意洲的一片云小戏楼看戏,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并安排了第二天的剧目,可谓至死不改声色之好。
其三,贪美酒
在避暑山庄逃难时期,咸丰每日处于惊惧交加的状态中,由于紧张,咸丰帝经常失眠,每晚都是稍稍睡着马上因为噩梦而惊醒,于是只能靠饮酒来摆脱。
虽然喜欢饮酒,但是咸丰的酒量却很不好,一喝就醉,喝完了酒经常耍酒疯,打骂太监,体罚宫女,醒酒后不免自责,可自责过后又忍不住喝醉,喝醉了继续耍酒疯大闹,周而复始,使得他的精神整日处于一种崩溃中。
其四,贪 ***
史书记载,清初的几代皇帝都严禁贩卖烟草及 *** ,到了道光时期更为严格,可是咸丰继位以后,不仅不禁止 *** ,还违背了不能吸食 *** 的祖训,带头吸上了 *** 。
到了热河以后,咸丰更喜欢吸食 *** 来麻醉自己,还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和“紫霞膏”,这也是造成他身体衰弱,体力不支的原因。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幼年便体弱,在当皇子的时候,一次狩猎时从马上摔了下来,经过太医的精心治疗,骨病虽然好了,却落下了残疾,成了跛子。
文宗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治之,故终身行路不甚便……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文宗本纪》
根据上述的史料记载,咸丰皇帝本来身体就不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再加上早在京城时,就因为酒色过度而被掏空了身子,面黄肌瘦,时常咳嗽不止。
如今,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依旧如此纵情声色,变本加厉地折腾自己,自然就离死不远了。
后来,咸丰的身体是一天天垮下去了,尽管太医们声称咸丰帝的龙体只是稍欠安,可咸丰十分明白,太医不敢直言,留给他的日子也不多了。
对于咸丰之死,史书中另外记载了一则“鹿血断饮”的故事,说是咸丰在京的时候,因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面黄肌瘦,时常咳嗽不止,太医给他诊断病情时,说可以用鹿血来弥补“阳亏”。
咸丰便同意用这个方子治疗,当时圆明园养鹿数十至百头,为的就是可以每天取鹿血供咸丰饮用。
出逃热河前,咸丰本想下令把鹿带走,可当时众多大臣劝他说,英法联军已经逼近京师,逃命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这些鹿呢?
后来咸丰到了热河,鹿群留在京城,结果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里面的鹿死的死,逃的逃,而身在热河的咸丰,又不知休养生息,成天沉溺于声色之中。
到了咸丰十一年的七月,当咸丰晕厥的时候,再想取鹿血救命,仓促之间没有鹿血滋补,咸丰帝也走向了死亡的边缘。
“文宗咯疾大作,令取鹿以供,仓卒不可得,遂崩。”
不管是不是鹿血断饮的原因,总之咸丰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在咸丰病逝的前夜,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气数将近,临终托孤的时刻到了,他倚靠在龙榻上,下令召见御前侍臣,断断续续地说道立载淳为太子,命肃顺等八大臣共同辅佐朝政。
1861年8月22日的凌晨,承德热河行宫哭声震天,咸丰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卒年三十一岁,是清朝帝王中唯一的一位客死异地的皇帝,死后葬于清东陵的定陵。
咸丰在位以来,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最后还死在出奔逃避之中,也算是一位苦命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