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年,朱元璋与刘伯温的之一次见面,实际上就是一场博弈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之一次见面,实际上就是一场博弈。
1359年,朱元璋攻克处州,而按照惯例,他首先要做的之一件事情就是将当地的官僚士绅全部集中起来。
为什么集中起来呢?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提到民心这两个字,大部分人之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普通百姓,但实际上,当时的民心指的可不全是百姓,还有官僚士绅。
甚至官僚士绅大于百姓,因为只有官僚士绅才能将百姓调动起来。
只要官僚士绅安定,百姓自然不会反抗,但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四位大咖,也就是称为“浙东四先生”的章溢、叶琛、宋濂、刘伯温,仅仅只来了一个宋濂,其他的三位都没有来。
对于他们的咖位,朱元璋也清楚,也理解他们没有来的原因,因此特地叫人八抬大轿去请他们。
结果呢?却只来了两个,分别是章溢、叶琛,还有一个刘伯温没有来。
当然,处州作为朱元璋的地盘,他肯定要给出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重病在身。
但凡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是扯淡,你什么时候病不好,偏偏这个时候病,谁会相信?
朱元璋给负责去请刘伯温的孙炎下了死命令,如果刘伯温没有过来,那你也不用再过来。
孙炎很清楚朱元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此不断的哀求刘伯温,叫刘伯温赶紧去见朱元璋,要不然自己性命不保。
结果刘伯温还是呈现出一副病怏怏的状态,甚至将一把剑递给孙炎,叫他用这一把剑杀掉自己。
而孙炎也不是傻子,他倘若真的对刘伯温动剑,必将会死无葬身之地,毕竟这可是朱元璋要的人。
因此,他将这把剑递回刘伯温的手上,明确告诉他,这把剑,你不应当送给我,而是送给吴国公(朱元璋),让吴国公用这把剑杀尽天下一切不顺应天命的人。
这句话已经是 *** 裸的威胁,而刘伯温是什么反应呢?他当即就从床上坐起来,跟随孙炎一同去面见朱元璋。
以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不清楚朱元璋是一定要见他的,毕竟朱元璋的行事作风就放在那里。
既然如此,刘伯温为什么扭扭捏捏呢?还不是因为他曾经与朱元璋作对过。
朱元璋攻克处州的时间是在1359年,而刘伯温当时的官职是副提举,效力的人是处州守将石抹宜孙。
而石抹宜孙后来怎么样了呢?死在朱元璋的部下耿再成的手中。
而刘伯温的另一位上级经略使刘国凤,后来则逃之夭夭。
要知道,当年李国凤可是向朝廷推荐过刘伯温,但奈何朝廷太过于黑暗,推荐成了一张废张。
刘伯温身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一定是处于反抗朱元璋的之一线。
而朱元璋不杀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处州尚未攻克,他就已经辞官返乡,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迷途知返。
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肯跟孙炎走,因为他担心朱元璋会秋后算账,取了他的性命。
既然如此,为什么到后来又跟着孙炎走了呢?还不是因为孙炎都已经将他逼到绝路上,倘若不走的话,或许真的会死,而走的话,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事实证明,朱元璋还是惜才的,对于他这种三次(之一次是江西高安县丞,第二次是江南行省椽吏,第三次上面已经提到)在元朝任职,又处在反抗自己之一线的元朝官员依旧加以重用,怪不得人家朱元璋能取得天下。
从刘伯温三次在元朝任职,可以窥探出刘伯温的本意是要忠于元朝的,要不然也不会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前进。
但奈何元朝实在是太烂,简直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他才投靠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