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人交往的道理
《孟子》:与人交往的道理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如何与邻国打交道,这就是问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工作的原则和 *** ,当然齐宣王更在意的可能是外交的技巧。
孟子就以历史上周文王、勾践这二人外交工作的例子来说明外交的原则:
孟子的观点虽然是针对国家层面的外交策略来说,但将这个道理应用到个人身上也很恰当,毕竟人除了与自己相处,也要和别人相处,和别人相处就属于外交的范围。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中,也要遵循孟子所说的仁与智的原则。
对于这种强者我们首先要表现得足够优秀,至少要孺子可教,让他们注意到自己,然后抓住各种机会和他们沟通,获取各种信息和经验,我们才能以资借鉴,绕过一个个弯路,更好更快地发展。
面对神一样的对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智商、情商都被无情的碾压,这个时候硬拼只能输得彻底,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强者之强,所以要学会示弱,而不是逞强。我们民族向来注重气节,但是也有变通,所谓“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他不甘心就这样身死国灭,于是想方设法讨好吴王夫差,一点一点争取,终于得以返回故国。自此卧薪尝胆,时刻告诫自己亡国之耻,在困苦中慢慢站起来,重新变为强者打败了夫差。
这就是告诉我们时局不利的时候,一定要服软,有“潜龙勿用”的忍耐,才有“飞龙在天”的荣耀。
有的人故意装高调,有的人故意装低调,人们称前者为“装十三”,后者是“扮猪吃老虎”。这种人表面看起来待人很和气,也没有脾气,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但是很有能力,说话也非常有分量。
我们一般理解的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或者财富没有我们多,或者地位没有我们高,或者知识比我们少,或者年岁比我们小。对于这样的弱者,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本能地会产生帮助他们的念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
近些年频频发生做好事反被讹诈的案例,暂且不去讨论是坏人变老了还是好人变坏了的问题,这至少说明帮助别人这种美德在我们心中一直冒着热气。
那么帮助这些弱者是为了获得报酬吗?不。
与强者交往,与弱者交往,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目的都应该是为增强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善良。一个人能孜孜以求“德才兼备”的理想人格,那么他一生的运气一定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