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一张纸如何在世界各地变得千纸千面
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一张纸如何在世界各地变得千纸千面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发明,分别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中国,即便没有受过多好教育的人,也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古国的标志。在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尤为重要。正是因为纸张的发明,人类文明才能代代相传,不断积累,沿袭之今。
不过,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源自中国的造纸术在中国古代就远传至 *** 、欧洲等地,在世界各国演变出不同的形态,深刻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
中国造纸术的起源与成熟
1.造纸术的发明
现代学者对于造纸术的发明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类学者认为,东汉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这类看法主要依据传统的文献材料。
另一派学者认为,蔡伦是造纸术的革新者,因为,根据现有考古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质地图。如此一来,就可以确定,早在蔡伦生活的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纸张。
随着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现在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原始纸张,蔡伦改进造纸术已经成了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那么,蔡伦之前的造纸术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简牍是先后盛行的书写材料。但是,甲骨无法记录大量文字内容,简牍又过于笨重,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渴望发明一种更为轻便的书写材料。
社会需求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催生造纸术。除了社会需求之外,社会技术的进步是催生造纸术的另一重要条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桑蚕丝织品产地。根据《诗经》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华北地区,百姓就开始广泛地种植桑麻,并掌握了利用桑麻的复杂技术。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纸,絮——苫也。从糸……糸,细丝也”。也就是说,东汉以前的纸张制造与丝有关。
实际上,造纸过程中的一系列工艺都脱胎于丝织品的制造。例如,漂絮技术中的草木灰煮水 *** 、成浆法等等,都是造纸技术中的技术要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丝织品、麻织品的制造,为造纸术的出现积累了技术条件。
2.蔡伦的改进
蔡伦出身于东汉的一个农民家庭,年仅12岁之时,由于家庭穷苦,不得已进入宫中做起了太监。后来,由于蔡伦认真严谨,被任命为小黄门。
小黄门已经算是中级宦官,所以,蔡伦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于是他在空闲时间努力读书,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根据《后汉书》记载,到东汉和帝之时,“蔡伦转中常侍,豫参帷幄”。也就是,蔡伦从中层宦官上升为高级宦官,得以参与政务。
蔡伦在担任中常侍之时表现颇为出色,于是,在公元98年,蔡伦被提拔为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作坊,尚方令是尚方的更高长官,也就是说,蔡伦被任命为皇家作坊的更高负责人。
拥有这份履历的蔡伦,疯狂地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据《后汉书》记载“(蔡伦)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由此可见,蔡伦在这个技术岗位上做的有声有色,颇为时人称道。
根据《后汉书》记载,蔡伦还经常下到工厂,实地勘察,和各位工匠攀谈,了解工匠的实际操作经验。
也正是在这一岗位上,蔡伦发明出了足以令其名垂青史的造纸术。蔡伦发明的纸被称作蔡侯纸,这种纸张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原料廉价,且纸张质量远比西汉的原始纸张优良。
造纸术的全球化
1.朝鲜与日本的造纸产业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产量迅速增加,到了西晋时代,纸张已经逐步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之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4世纪-6世纪末,造纸术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当时的朝鲜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半岛处于百济、新罗、高句丽三个政权的控制下。
根据《三国志》记载,三个国家都大力学习汉文化,将汉字作为官方用字,并且积极与中原王朝建交。
例如,高句丽、百济分别在公元227年和431年派遣使节和曹魏、刘宋建交。两个国家还接受过南朝朝廷的册封。因此,在公元3-4世纪,造纸术由中国逐渐传入朝鲜地区。
在造纸术传入早期,百济、新罗、高句丽的造纸技术主要沿袭中国的造纸技术,所用原料、工具都大体相近,产量相对较少,以至于绝大部分纸张要依赖进口。
公元7世纪,新罗王朝先后消灭了百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在统一朝鲜半岛后,新罗国力迅速增强。于是乎,新罗国的造纸技术迅速发展,开始生产一种名为“鸡林纸”的楮皮纸。
根据《鸡林志》记载“高丽楮纸,光白可爱”。由此可见,新罗的造纸术已经极为发达。这种鸡林纸甚至一度成为了中国朝廷喜爱的贡品。
公元936年,新罗王国灭亡,王建统一的朝鲜半岛,建立了新的统一政权,该政权被称作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与北宋交往密切,常年从北宋进口大量纸张。
但是,随着北宋与辽朝之间的战事绵延,高丽与北宋的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国内纸张存量锐减,远远无法满足高丽民间对纸张的需求。
为了增加纸张生产,满足国内对纸张的需求。高丽 *** 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增加国内纸张产量,减少进口。高丽 *** 采取的几项措施如下,一是鼓励百姓种树,由官方给予补贴,增加造纸所需原材料。二是扶助造纸厂的发展。
此后,高丽造纸产业迅速发展,高丽纸成为北宋时人追求的高级文房用品。《保晚斋丛书》记载:“宋人论诸国纸品,必以高丽纸为上”。从这则记载来看,高丽国出产的纸张极佳,成为宋朝人使用的上品。
在《金华耕读记》中也记载:“绍兴府内所藏法书名画,装裱裁制,且有品第……其上等……皆用高丽纸装裱”。由此可见,高丽纸张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眼中的佳品。
高丽纸之所以如此优良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高丽纸并非全然用楮树做成,而是夹杂藤树。二是因为高丽人改进了中原的造纸工艺,采用捶纸法。
明清时期,高丽纸继续外销中国。明朝人沈德符在《飞凫语略》中对其评价甚高:“今中外所用纸,推高丽贡笺为之一”。
除了朝鲜外,日本也是东亚地区传承和发展造纸术的重要国家。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10年,高丽国派遣僧人进入日本,带来了造纸术。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日本造纸术起源于中国,可能远远早于高丽国使臣的传入。
经过多年研究,现在一般认为,日本的造纸术在公元3世纪末从中国传入。最初采用大量引进中国造纸技术的方式发展,由一些小作坊生产,质量欠佳。
到了飞鸟时代(592-714),日本圣德太子执政,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日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造纸业的进步。
圣德太子在都城奈良附近建立了日本之一座大型造纸厂,并派人向百济求取造纸技术。百济国答应了圣德太子的请求,在公元611年前往日本传授楮皮造纸技术。
等到了奈良时代(710-794),日本造纸技术已经颇为成熟,能够制造独具特色的日本纸。这种日本纸还颇受中国人喜爱。
宋代文人罗濬《宝庆寺明志》记载“日本即倭国也……俗善造五色笺,中国所不逮也”。宋代文人居然公开承认自己的造纸技术比不上东方小国日本,由此可见,日本纸颇为精良。
日本小说《源氏物语》中还提到了日本国内使用的各种特色纸张品种,例如青折纸、紫纸、赤纸等。
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日本国内出现了几个有名的造纸业中心,如土佐(现代高知县)、越前(现代福井县)等等。这些造纸中心生产的美浓纸、鸟之纸等纸张,均以质地优良闻名于世。
2.越南的独立与造纸业的发达。
除了日本之外,造纸术在越南也发展出了独特的样貌。
从秦朝到宋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郡县,受到中央管辖,直到公元10世纪,越南才宣告独立。
在西晋时期,越南本地已经可以生产一种名为“密香纸”的特色纸张,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载“(密香纸)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
由此可见,越南本地也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造纸工艺。
这种纸张的产量不大,极为珍贵,是越南当地首领向中央进贡的贡品之一。唐代以后,越南的造纸术进一步发展,纸扇成为越南进贡给中央王朝的新产品。
根据明代学者高熊征《安南志原》记载,越南每年送给明朝的纸扇多达数万。
总结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本土就出现了原始的造纸技术,但是,从现有考古发掘来看,早期纸张质量较差,不易使用。直至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方才逐渐普遍并迅速传入周边各国,开启了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
造纸术在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后,结合当地物产特色与匠人智慧,逐渐发展出各具地域特色的纸张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