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小虎的中山,如何重振虎威?
NO.504 作者:大尾巴熊 制图:听风者
1987年,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在珠三角写出一篇题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自此之后,
东莞、中山、顺德、南海“广东四小虎”
(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相对应),成为“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广东”的缩影。
时至今日,除却广深这两个龙头,过往的四小虎除了中山,其它风采依旧:顺德和南海合并,并入佛山市,与东莞市牢牢占据着广东地级市GDP第三名、第四名的位置。中山经济总量曾多年位列广东第五,仅次于广深佛莞。
中山,也曾高光。图源wiki。
2022年伊始,
广东省这个工业大省,在全国“万亿工业大市”名单上,没等来中山,却写下了一个新的名字:惠州。
根据惠州市 *** 工作报告,该市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9785.9亿元,增长26%,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惠州,惠民之州。图源wiki。
至此,广东拥有了继广深佛莞之后的第五个工业大市。三虎齐聚,唯独中山“遍插茱萸少一人”,未能“重振虎威”,让人唏嘘万千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感慨:中山究竟怎么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当初同为四小虎的起点,与当初地理位置接近,人口数量接近的中山邻居顺德区作对比,方能盘丝抽茧地看出中山的问题究竟在哪。
起跑线
1987-1993
顺德和中山,二者有明显的“马路经济”特征
,即主要产业都沿G105国道分布,其中也有历史缘由:当时的顺德、中山境内仅有一条国道G105。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间,这条国道从北至南贯穿顺德、中山西部的13个镇街,成为顺德、中山发展的一条“黄金走廊”。
连接北京和澳门的105国道,中间穿过了顺德和中山。图为105国道广州市区段。图源wiki。
我们都知道,从北到南走,顺德的北滘镇有美的、蚬华、碧桂园,进入大良有万家乐、华宝,过桥到容桂有科龙、格兰仕。但是,中山的小榄、古镇、黄圃镇却只能让人想起五金、灯饰、家电镇,印象中,
似乎中山就是缺少龙头企业
。然而,这个观念在1987年,却是完全颠倒过来的。中山不仅有龙头企业,更是有个响亮的名字“中山舰队”。
位于顺德的美的总部。图源wiki。
据1987年的统计,以工农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计算,中山市(县级)是37.85亿 2.07亿;顺德县是37.79亿 2.36亿,以人口统计,顺德县人口为86.47万人,中山市则有109.03万人;同时,而
中山用地面积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山市面积高达1783平方公里,而顺德县则只占806平方公里。
在当时,两虎齐头并发,中山可以说更胜一筹。
中山威力,做出了当时中国之一台拥有自主技术的单缸洗衣机;威力在双缸洗衣机技术的突破在1984年开创了中国洗衣机的全新突破,从单缸到双缸,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波轮式到滚筒式,从默默无闻的国产洗衣机做到“中国洗衣机大王”。
威力洗衣机。图源中山市档案馆。
1988年,威力只是当时“中山舰队”中的一支旗舰,再加上凯达、晨星等
十余家市属企业集团组成的“中山舰队”,扬帆起航,闯出了广东乃至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传奇
。
得益于“中山舰队”创造的经济效益,当时中山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
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之一批36个率先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并且从珠三角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升级为“直辖镇的地级市”。
现如今大名鼎鼎的美的,在当时只是区区的“顺德县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威力,某种程度上是当时中山乃至广东的缩影,伴随着“威力、威力,够威够力”的广告语,中山虎的名声响遍全国。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山和顺德的经济起飞,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两架,即毗邻港澳带来的投资和出口
,而这个优势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扩大逐步消失,长期的产业繁荣,还要看城市乃至企业的方向与努力。
香港起到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作用。图源wiki。
依托着毗邻港澳的信息、资金、技术和管理辐射优势,
中山在起跑线上可谓领先顺德半个身位
。
也正是因此,被寄于厚望的中山在于1988年1月7日就脱离佛山市代管,破格升格为地级市;同时期的顺德县,要到92年南巡讲话后,才破格升级为县级市。
歧路
1993-2004
歧路,出现在1993年。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政企不分的问题,初现端倪。当时乡镇企业很风光,但
办企业的钱都是 *** 出的,赚钱了归企业,亏本却要 *** 兜底
。“有限收益,无限责任,包袱越背越重,风险越来越大”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在当时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借鉴情况下,顺德大胆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改制,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
。
在1993年11月22日,顺德举行市 *** 与之一批市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签约仪式,顺德糖厂、顺德啤酒厂、广东顺德轻工业品、食品进出口公司等8家企业与企业的法人代表(市 *** )签约,“敢为天下先”的成为了顺德之一批转制企业。顺德人当时把质优盈利企业转制,形象比喻为“靓女先嫁”。
“靓女先嫁”。图源wiki。
当时,顺德电机厂法人谢建雄,慷慨又悲壮了留下一句话:“搞得好起楼、搞不好跳楼!”
事实证明,有 *** 做领头羊的这场“靓女先嫁”改革来的早,更来得好。
几乎同时,顺德的美的集团率先成为全省首批8个内部股份制改造试点公司,并在次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之一家由乡镇企业改造的上市公司。
次年5月,大良的广东锻压机床厂厂长陈伟德拒绝了港商提出的优厚收购条件,毅然带领净资产溢价高达9千万元的公司开启转制。经过转制后的十多年奋斗,企业仅研发投入就达80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超1亿元。
产权改革相当于是整个企业的包产到户,极大的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动力。
而当时的中山,同期其实也展开了相对应的改革试点。
然而,中山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色是市属工业企业为主,也是中山成为广东“四小虎”的基础,
但“公字号”单家独姓的资本结构也是一大弊端
。其中凯达、威力成为了之一批试点企业,但结局都不理想:威力与香港中山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近乎于半收购;凯达改组为5家公司,最后仅有一家“中山火炬”成功上市,不得不说,这也和中山公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单一化有关,船大,自然也难掉头。
公有企业企转制一般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职工跟员工是有很大区别,职工以厂为生,而员工来去自由,要做到成功转制并不容易。
中山国营企业改制的碰壁,让中山许多民营企业选择亦步亦趋,最终也被时代所逐渐淘汰:
1989年,中山市小榄镇 *** 出资95万让何伯权投资办厂,仅在四年后,何伯权创建的中山乐百氏就成为了全国乳酸奶之一品牌,并持续保持了6年;但随着改革开放扩大,耳熟能详的“娃哈哈”,成为乐百氏的劲敌。为了抗衡娃哈哈,何伯权选择了与外资“联姻”,2000年,达能出资23.8亿美元收购乐百氏92%的股份,然而,这并没有让乐百氏起死回生,反而逐渐淡出市场。
2001年底,何伯权和乐百氏四名创始人集体辞职。他们手挽手唱了一首谭咏麟的《朋友》,告别了在乐百氏奋斗的12年。
1989年,28岁的段永平来到中山怡华集团一家亏损的小电子厂,着手打造起一代人的记忆,也就是小霸王的前身。1994年,小霸王第二代学习机推出,并重金聘请成龙拍广告,“望子成龙小霸王”,在当时全国的学习机市场份额高达80%。但是,段永平在1994年向怡华集团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前瞻性建议,却被集团的高层拒绝了。
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
小霸王学习机SB-486D。图源wiki。
1年后,段永平携6名员工离开,在与中山市一江之隔的东莞创立了步步高。这6个人中,就包括后来OPPO的和VIVO创始人陈明永、沈炜。落后于时代的小霸王也逐渐淡出国人的视线,成为中山人的意难平。
位于中山市三角镇的小霸王公司总部。图源wiki。
直到在1997年5月8日,中山市 *** 才正式下定决心,用3年左右的时间,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改变公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化的形式,实现政金分开、政企分离
,达到“止血、盘活、发展”的目的。而这时距离顺德的产权改革,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三驾马车中的两架,尤其是来自港澳和外企的投资和出口锐减,对珠三角乃至顺德、中山的企业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据统计,1997年年末,全广东省106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达482户,占45.2%,其中资不抵债企业多达350多户;许多昔日辉煌的企业在危机中重组、甚至破产;但是对比中山,顺德有着改革的先发优势,有着股份制更好的保护了如美的、格兰仕这些龙头企业,并且在11年后的金融危机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而
中山于1998年全面推开的产权改革,则要等到2004年,才全部完成
。
时隔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去准确评判大时代下的每个不同转折点的过失,但不可否认的是,昔日的中山虎,在这关键的时间点上错失了一些关键的机遇。
探索
2004-2020
2004年初,经过5年多的改革和97年金融危机的阵痛,中山公有企业的“库存积压”已经基本被消化,债务包袱的处理也基本告一段落。然而,这轮改革过后,
一批当年赫赫有名的公有、民营企业品牌逐渐消失或光环黯淡
,其中就包括了前文所提到的“中山舰队”和乐百氏、小霸王。
改革后的中山痛定思痛,提出
“远学山东,近学顺德,工业强市”
的指导思想,同时通过 *** 引导和政策扶持迅速急起直追,引导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由此,
中山诞生了一批专业镇
,这些镇区以市场为导向,众多的中小企业为降低交易和生产成本,在镇域紧密聚集,如小榄的五金镇、古镇的灯饰镇、阜沙的化工镇、沙溪的服装镇、大涌的红木镇……“镇域经济“,一时间拉动中山经济急起直追,仍牢牢的坐稳了除广深佛莞的第五名宝座。
大涌镇是中国更大的红木家俬生产地。图源wiki。
然而,随着2010年后,经济进入新常态,这钟“市小镇大”“小马拉大车”的专业镇模式的弊端却逐渐体现出来:
在2013年,中山GDP首次被惠州赶超,失守广东第五城
。面对严酷的事实,2016年岁末,中山领导坦言:中山面临产业、土地、行政架构、城镇规划的四个“难以为继”。
首先,聚焦于产业方面,中山的“镇域经济”下,各自特色镇的产业大部分属于
传统、低端产业,且受到市场的波动影响非常大
,一旦出口出现停滞,便会遭遇困境:当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爆发受累于国际出口环境不佳,中山抱团的中小企业再次陷入僵局。
其次,客观上说,中山遭遇土地瓶颈有其必然性。中山面积仅有1783平方公里,在珠三角地级市内排名倒数第二,
土地开发强度却接近40%的上限
。2014年,民盟中山委员会曾牵头作了相关调查,全市共有44个工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达30.56万亩,工业产值和税收却不到全市总量的60%,而最小的工业园仅有400多亩,与一个小型楼盘相当。这当然和早期“镇域经济”粗放发展分不开:在中山南头镇,产值百亿元的奥马冰箱在镇内被迫分建了9个厂区,物流成本被抬升,在需要高产值的土地上布满了低效的锌铁棚……
最后,
城镇规划各自为政,落后的基础设施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山的经济增长
:105国道常年拥堵已是常态,截至2020年12月28日,尚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在黄圃设有出入口,在小榄设有出入口的高速公路也仅有一条。要知道,黄圃、小榄都是中山的制造业重镇。
105国道旁中山的一个电子城。图源wiki。
可能会有读者疑惑,顺德区只有806平方公里,为什么顺德没有出现中山的土地瓶颈呢?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供读者抛砖引玉:
顺德区龙头企业更多,背后的支持更强。2018年,顺德区工业总产值则首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首个工业超万亿的市辖区,在充足的税收支持下,
顺德区 *** 比起中山的镇 *** 更富裕
,同样为105国道,顺德的广珠公路为5 1的六车道,进入中山的东凤镇,则变为逼仄的四车道;同时,顺德区一盘棋统筹规划,有助于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升级,避免了镇区间的同质竞争。背靠整个佛山市的顺德,更可以在佛山市土地压力较小的区如高明区来缓解。
背靠大佛山。图源wiki。
顺德区龙头企业也一直主动向外产业转移,纾解压力。美的将起家的电风扇生产线整体迁往中山东凤镇;短短5年间,该基地电风扇年产量达到3800万台,东凤镇也成为全球更大的电风扇基地。格兰仕集团也在中山黄圃镇落地设厂,缓解产业链配套的压力,2017年黄圃镇举办的中国小家电展中,参展企业就有一半来自顺德。
回到中山。
面对财源和企业转型的压力,
中山和绝大多数城市一样,瞄准了房地产业
:仅2016年上半年,中山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9.3%,跃升珠三角之一。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山的房价也从2015年以前的每平米四五千元狂飙至每平米过万元,更高时期房价破三万。曾经被中山寄于厚望的翠亨新区,变成了炒房客的乐园,暴涨的房价变向推动社会成本上涨,反而挤压了中山实业的生存空间。
房地产潮起潮落。图源wiki。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中山全市亏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达790家,企业亏损面23.01%。大范围的企业亏损让原本脆弱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企业的衰落,导致2019年中山经济增速仅增长1.2%,创下历史新低。
实体经济的挫伤,让中山的就业岗位出现了大量流失,也让年轻人不能也不愿在
“一线物价、二线房价、三线定位、四线工资”
的中山发展;当企业和年轻人都望而却步时,一个地区自然而然也丧失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
然而,中山真不能“重振虎威”了吗?非也。
再造中山
2021-至今
从古至今,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直面问题,中山亦是如此。
2021年,中山迎来了曾在顺德任职过的领导,中山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转折口。这一年,中山的关键词是“再造中山”:瞄准“难以为继”做文章,十六字言简意赅:
“学习深圳,狠抓短板,攻坚工改,服务企业”
。
既是全国、也是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图源wiki。
对内,既然中山的土地瓶颈无法突破,
那只有精细利用好每一平方土地
,推动“工改”,改善基础设施。
2021年,中山出台55项制度重塑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同时对南头、小榄等特色镇进行工改,做到每一寸土地都精细利用;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提高到34.6%,打通了坦洲快线这条向南的经济走廊,同时对105国道等多条道路进行整修;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19.6%,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从70.8%下降到40.6%,扭转了多年来投资结构失衡局面,多管齐下,
中山经济增速重回巅峰,达到了惊人的8.2%
。
“工改”中的南头镇。图源wiki。
对外,既然产业落后,
那就推动升级、升级营商环境
:
2023年,疫情结束后的中山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珠江啤酒拟建中山基地,投资超8亿元,中广核清洁能源技术、比亚迪智能终端零部件等项目进场对中山的工业投资更是打入了一剂强心剂。更重要的是,中山楼市的整体房价都出现了下跌,房价更高的东区,也从1.6万跌至1.4万,房价的松绑让企业投资更加聚焦中山:258家新企业受招引落户“工改”项目,欧普照明、建华控股等外迁的龙头企业选择“回家”。
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图源wiki。
2023年10月,直面问题的中山人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前三季度中山地区生产总值为2744.63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
增速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深圳(5.4%)
,与惠州、江门并列,堪称珠三角“增速第二城”。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十年,中山这头吸取了昔日经验的猛虎,必须将再次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