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何不敢再挖了?再挖下去人类文明就变成神话了!
三星堆文明的考古发掘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根据碳-14测年技术结果分析,三星堆文明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5000年前。
但迄今为止,三星堆揭露的遗迹仅仅是冰山一角。文物的发掘工作虽然缓慢但持续地进行,然而突然之间,挖掘工作却被意外叫停!
发掘工作被叫停的原因并没有官方公开解释,这也导致了外界的种种猜测。三星堆到底挖到了什么?三星堆是不是外星文明的产物?一时间众说纷纭。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文物一定超出了人类的现有认知。
“青铜通天神树”
在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中,八棵青铜神树重现于世,其中最为显赫的是1986年出土的一号神树,它高近四米,分三层布置,每层都有九个向下弯曲的枝条,枝条末端结满了果实,每一个果实上都站立着一只精致的小鸟,树干的中心盘绕着一条龙,龙首向下,仿佛随时准备展翅飞翔。
巧合的是,在《山海经》中也记载了这样一种通天神树,它的名字叫做“建木”。
这棵树不同于普通的树木,它的叶子呈现出青翠色,茎干则是深沉的紫色,花朵黑如夜空,果实黄如金粒,它高达百米,却不见一丝枝丫,只有九个弯曲的枝岔,宛如天神的手指。它盘根错节,九枸九欘,这棵树长在弱水之畔,是黄帝亲手所种。它矗立在天地之间,神灵们常踏着它降临凡间。
三星堆的这棵“青铜神树”,其外观和发现位置,都与《山海经》中描述的“建木”惊人的相似。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山海经》中的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其记载的真实性。然而随着三星堆“神树”的出土,证实了《山海经》中某些记载是真实存在的。这使得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神话”和“历史”之间的联系。
人们也不禁调侃:原来山海经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本专业的地理文献。
“东方巨人”“镇馆之宝”“青铜立人像”
1986年,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挖掘出一尊青铜立人像,其身高260厘米,体重180公斤。它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和招风耳,配上一张方形的脸庞,身穿华丽的龙袍,头戴巍峨的冠饰,双足显露在外。
这尊立人像也是同时期同类出土雕塑中更高大、最完整的,所以被誉为“东方巨人”,也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关于这尊神秘人像的真实身份以及它双臂曾握之物,也是疑点重重。其中,陈德安的观点颇具权威性。陈德安,曾担任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的首任站长,也是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领军人物。
陈德安:“立人像下方的小台座四周雕刻着云气纹、连珠纹、太阳纹样,呈现出一幅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的画面。人像挺拔的姿态仿佛立足于云雾之上,衣摆随风轻轻垂落,赋予整个雕塑一种向上升华的动势。与此同时,台座顶端的龙头似乎也在用力向上昂起,进一步强调了古人渴望接近天界神灵的迫切愿望。”
山海经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黄帝与炎帝曾在阪泉之野大战,黄帝指挥着熊、罴、狼、豹、虎这些猛兽作为先锋,以雕、鹰、鸢为旗帜。
黄帝在战胜蚩尤后巡游天下,骑着六条神龙翱翔天际。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则身披五条龙形图案,但双手却空空如也。奇怪,怎么少了一条龙呢?
直到一座青铜小立人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答案。小立人手中紧握着一条鸟首龙身的权杖,这一发现,瞬间打破了大立人手握之物的谜团。
原来,大立人手中原本也握有一只龙,这样算来,一共就是六条龙,再看大立人像下方基座上的魔鬼形象,正是蚩尤的化身,环绕的鸟形龙身,则代表着毕方。这一切,都与《山海经》中的描绘高度一致。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为,这青铜立人就是黄帝本人。
这个发现,让人不禁开始怀疑人生,难道“轩辕黄帝”不是神话中的人物吗?
“神秘黄金权杖”
1986年的一个发掘季,三星堆遗址中一根工艺精湛的黄金权杖问世震惊了考古界。这根权杖长约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量达到463克,几乎每平方厘米都承载着0.45克的黄金。权杖上雕刻着鱼、鸟以及人脸的图案。
让专家不解的是,黄金的熔点之高,古人是如何将沉重的金块雕琢成形,又是如何将其打磨的如此之薄套在木头上的呢?
更让人疑惑的是,这根权杖的设计与中原地区出土文物风格大相径庭,然而在古埃及文明中,这样的权杖却有很多。更加巧合的是,三星堆文明和玛雅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一样,都位于地球北纬30度线。
在这条充满神秘的纬度线上,不仅涌现了大量神秘文物,玛雅壁画、埃及金字塔中甚至出现了类似飞船、宇航员的形象。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让人不禁猜想,这些古代文明是否曾经与外星文明有过接触,或者他们掌握了我们尚未了解的高科技?
写在最后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证实了《山海经》中描述的古怪生物的潜在真实性,与此同时也挑战了我们对文明发展线性过程的刻板思想。
我们长久以来习惯于认为文明是循序渐进的,然而三星堆的发现,以及世界各地诸如玛雅文明、埃及文明的古迹陆续出现在世人眼前,这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个星球可能存在过超越现代的先进文明。
与此同时,这些遗迹讲述了他们曾经辉煌却消亡的历史,让我们对人类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文|望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