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蹬三轮老人被国家召回,众人这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一个普通的三轮车夫,真实身份却大有来头。
1980年的某天,浙江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突然被国家召回。能被国家召回的,其身份肯定不简单。
然而,在此之前,见过他的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每天骑着三轮车来往,看不出他有什么特殊身份。
这个老人叫什么名字?国家为什么会召回他?他还有什么隐藏身份?
突然改变的生活
据老人的儿子吴缘回忆,1974年,父亲因为左腿残疾难以找到好工作,靠为一家针织手套厂蹬三轮车送货,艰难维持着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尽管左腿伤残,三轮车还是被他玩出了花样,他可以稳当地使载满货物的三轮车通过狭小的街巷,还可以将三轮变成两轮飞快行驶,修理三轮车也很是擅长。
1980年的某天,老人突然被国家召回,这令他的周围人很是奇怪,一位普通三轮车夫如何得到国家的召见?
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他分得了一套房子,还被安排到杭州大学工作。
众人纷纷意识到老人的身份不简单,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世。只觉得他行事低调,身体残疾却能力出众。
2005年,老人又被盛情邀请,去参加在湖南芷江举行的国际和平节,同时受特殊邀请,参观新建的飞虎队展览馆。
之后他又被 *** 授予光荣的抗日勋章,这一年正是中国纪念抗法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突然之间,老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也蜂拥前来采访报道。就这样,老人曾经的光辉事迹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人们更加敬重这位低调的老人。
原来,他是抗战老兵,曾经的飞虎队队员——吴其轺!
在抗日战争中,他驾驶飞机飞行总时间长达八百多个小时,遭遇过空袭三次。万幸的是,三次都身负重伤死里逃生,立下赫赫战功,亲临过日本投降仪式。
其实,吴其轺本名吴其瑶,后用“轺”字代替了过于女性化的 “瑶”字,而“轺”就是车的意思,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次改动,他的命运也一并有了改变。
回忆吴其轺的一生,似乎与“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年轻时驾空中战车翱翔于蓝天;后半生踩三轮车疾驰于地面。
1918年,吴其轺在福建闽清出生,正当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之际,民族危难加深,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戒,一心只想杀敌报国。
随即加入空军学校,从头开始进行严格的身体和飞行训练。
一次,吴其轺驾驶教练机进行疏散任务,不料途中被日机打中油箱,而且臀部不幸中伤,飞机难以控制,摇摇欲坠。
危难之际吴其轺果断选择跳伞,幸好落入了一条小溪,在水里昏死过去,得到当地村民的及时救治,但坐骨神经被打断,医生说他终身伤残,难以走路。
但吴其轺不认命,坚持咬牙做康复训练,奇迹般恢复了站立行走。不过却获得二等三甲伤残军人证书,相当于结束了他的飞行生涯。
可他不肯放弃,凭着过硬的技术,倔强的吴其轺拖着一条伤腿,又开始驾驶战机投身于飞行训练了。
1942年6月,吴其轺伤愈归队,凭借扎实的飞行技术和多次成功处理事故的经验,成功入选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组建的中美混合联队。
1943年,执行任务时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飞机中弹2O余处。身处险境且孤立无援之际,他沉着冷静,巧妙地穿过层层防空炮火网,顺利完成任务。
在遭遇空袭几乎难以生还的年代,吴其轺不但保全了战机,还按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使美国飞行员十分震惊,纷纷称赞:“飞机被打成了马蜂窝还能摇摇晃晃地飞回来,真了不起!”
1945年4月,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吴其轺的战机引擎再此遭到日军炮火的袭击,坠机到一条小溪,幸运地再次得到当地村民的及时救助。
惨烈的空战让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成为永别,吴其轺三次遭遇空中袭击,但他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越挫越勇。
弃笔从戒的吴其轺投身于中国的空军事业,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他与他所驾驶的战斗机又将遭遇怎样的困难与挑战?
战争残酷无情,多次负伤的吴其轺又将何去何从?
飞虎队英雄
三轮车夫摇身一变,成为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英雄,吴其轺的人生堪称传奇。
他曾是黄埔军校的空军学员,在战斗中负伤,获二等三甲伤残军人证书,医生说他难以行走,无缘飞行事业。
然而,左腿残疾的他硬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不但恢复了行走能力,还继续重返蓝天,多次死里逃生,在天空中完成了一件件堪称奇迹的飞行任务。
是什么支撑他继续投身抗战空军事业,获得连连战功?他完成了哪些艰难的任务?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哪些贡献?
在抗日战争处在最危难的时刻,日本帝国主义封锁了我国对外的空中联系。
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空军决定开辟一条,从我国的西南飞越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到达印度的空中通道,以便得到外界的物资援助。
飞机要穿过形状像骆驼背脊一样的重重山峰,故被形象地称为驼峰航线。
由于飞机必须不断突破高度极限去攀过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延绵不断的高山,因此它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困难、最危险的航线。
但性能和技术有限,当时所用的活塞式飞机,远远不能达到喜马拉雅山一带山峰的高度。
飞机只能从山峰之间的狭窄山谷中穿行,稍有不慎就会撞到凸起的山壁,使飞机受损不能控制,造成机毁人亡的结局,因此这条航线十分考验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高空中,飞机外壳和螺旋桨迅速结冰,整体的重量增加,飞行速度减慢。外面的情况难以看清,且机舱内缺氧,飞机处于“盲目”飞行的状态。
飞行员只能凭感觉和经验,遇见驼峰的模糊影子就把高度降低一点。等到气温开始回升,也就说明飞机确实飞过了驼峰,驼峰航行才能算是顺利完成了。
更糟糕的是,短短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飞行员要经历从温热的起飞点,途经酷寒的喜马拉雅山高峰,最后到达热带的印度机场,
短时历经酷热与严寒,对飞机零件和飞行员身体来说,是一场无比严峻的考验。
但吴其轺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和稳定的心态,先后四次成功而顺利地,完成驼峰航线的飞行任务。
驼峰航线是当时世界闻名的航线,是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开辟出的空中运输线,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空中前线。
驼峰航线的成功开通,为打开空中通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并不是每次的驼峰行都是这样侥幸顺利的。
由于地形复杂、地势高险、天气严酷,加上任务紧急又常常超载飞行,所以事故往往多于成功。
雪上加霜的是,日军对驼峰航线上的飞机不断进行袭击,使每次的飞行损失惨重,仅1943年半年期间,这条航线上就有160多人死亡。
坠毁的飞机更是数不胜数,飞机上的大片金属撞击在地面上,散落在山谷中,成为绵延数公里的碎片带,从高空中看去,反光发亮,有“铝谷”之称。
这些碎片的背后,是无数架昂贵的飞机,也是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它们坠落成碎片,只能永远的被隐藏在幽冷的山谷之中。
60多年过去了,吴其轺仍记得驼峰之险,他说:“每一次飞行,我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944年,陈纳德赠送给吴其轺一把,从击落的日本运输机上拆下的飞行员座椅,为纪念他3次被日军击落身负重伤,又3次重上蓝天浴血奋战的伟大经历。
每当看到这把座椅,吴其轺仿佛又回到熟悉的飞机上,驾驶战机翱翔于蓝天。座椅一直被他珍藏到晚年,后来捐献给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几天前,吴其轺的任务是领航,将洽降专机押送到芷江机场。
吴其轺以美军援华空军第14航空队第5大队分队长的身份,在大礼堂之一排,近距离见证了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的重要历史时刻。
此时是吴其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他参与并且见证了国家的伟大胜利。
那么,接下来的他是否会苦尽甘来?他是如何从一位飞行员变为三轮车夫的?晚年的他境遇如何?
坎坷的人生
蹬三轮车的老人突然被国家召回,身份竟是飞虎队老兵。
吴其轺曾4次成功飞越有“死亡航线”称号的“驼峰航线”。后来,他又亲自驾机押送日本投降的飞机,近距离见证了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历史时刻。
但是,多次幸免于空难的吴其轺,并没有逃过命运对他的捉弄,晚年的他几经波折,昔日的光辉事迹再无几人知。
他是如何从开飞机沦落到骑三轮车维持生计?他与他的家人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他如何回忆自己光辉又坎坷的一生?
吴其轺参加了88次空中作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美国航空更高奖章“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在整个飞行员生涯中,吴其轺先后荣获了17枚勋章。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命运跟吴其轺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长达20年的劳动改造,使57岁的他脱离社会太久,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正式工作,只好当起了三轮车夫。
在这之前,她的伴侣裘秋瑾没有退缩,抱着“吴其轺是参加过抗日的英雄,我不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他”的念头,顶住各种压力,义无反顾地跟吴其轺领了结婚证。
他们的婚礼,没有嫁妆,没有仪式,也没有喜宴。但裘秋瑾却毫无怨言。
两人先后生了两个儿子,裘秋瑾做过耐火砖、拆过手套、做过童鞋,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孩子拉扯大。
1980年2月,吴其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但他还是常常梦见自己在天空中飞行。
对于年轻时的飞行员经历,吴其轺很少向他人详细叙述,只有在一个人独处时,常常拿出自己坚持写下的六十多本日记本,默默地独自回忆。
抽屉里珍藏着的曾经获得的勋章、日记本上图画的飞机的标志、伤残的左腿等。
这些无一不使吴其轺想起,那段在枪林弹雨中求生的艰险岁月,更让他对多次救他于死亡边缘的热心村民难以忘怀。
终于有一天,带着对救命恩人的感谢和对往昔经历的追忆,吴其轺要求他的儿子吴缘带着他去当面感谢那些救命恩人。
经过长途跋涉和多方打听,即使身坐轮椅行动不便,吴其轺仍然坚持去湖南、四川,去他被日军击落的小溪边找寻他的救命恩人,去看看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地方。
时过境迁,几十年后的小村庄早已大变样,当事人都已不幸去世,幸好恩人的后代还在。他们对自己年少时,家里来过一位“从天而降”的“仙人”记忆深刻。
离开村庄时,吴其轺感慨万千,向当年他被救起的地方深深鞠躬。那是他重获新生的地方,那里有他一辈子都要铭记的恩人们。
物什的纪念意义更为直观和长久,吴其轺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飞行服内套、军裤、飞行旅行袋,和一个用飞机机翼制成的洗脸盆,捐赠给了芷江的飞虎队纪念馆。
后来,家乡的报纸《福州晚报》刊发了长篇通讯《飞虎队英雄缘何尘封六十年》,之一次详细报道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
吴其轺一直想回老家看看,但因身体原因始终未能如愿。
2010年10月13日0时28分,93岁的吴其轺去世,结束了他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中国飞虎队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在悼念词中写到:“吴其轺加入飞虎队后,驾驶银鹰痛击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贡献……”
像吴其轺这样默默无闻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找寻、去尊敬、去传承弘扬伟大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