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居然发明了“坦克”,为何仍没能免于灭亡?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21)510

明军的火器

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出现在一战时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以内燃机为动力。依靠科技的力量,坦克在此后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成了陆战利器。早在明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含有一定坦克理念的火器战车,这种战车和先秦战车的功效、性质完全不同,可受制于落后动力和火器,这种战车没能改写明朝的命运。但明朝人发展的火器战车的理念是对的,可惜清朝入关后,中国火器遭到毁灭性打击,火器中断,中国又回到弓马骑射阶段。

一、明代以前的战车

先秦时期,贵族乘车作战,战车成了衡量一个诸侯国军事实力的标准。按《尚书》所说,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马拉战车,周代将车战发扬光大。一般认为是春秋司马穰苴撰写的兵书《司马法》记载:当时,一辆战车配四马,配甲士三人,一人驾车,一人射箭,一人持长兵器。25辆车称1偏,5偏为1列。交战时,战车直冲敌阵,气势恢宏,击溃敌军,为战场上的主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机动性更好的骑兵逐渐成了战场主力,战车作用逐渐下降,但没有退出历史。

先秦战车

此后,战车在正面战场上偶有出现,更多的则在后方充当运粮之用,几乎不作冲阵主力。比如唐高宗时,突厥阿史德温傅造反,频繁洗劫唐军粮队,唐军统帅裴行俭就在运送路上设伏,用粮车牵制突厥骑兵,大败突厥。宋代火器用于战争,宋人更先把火器放置在车上,这是最早的将战车和火器融合的尝试。但车辆外形和结构仍为先秦的规制。

二、明代战车的繁荣和变革

明代对战车的广泛应用始于明朝中后期。因为在土木堡之变以前,洪武、永乐时期兵马强壮,敢和北方骑兵对冲。随着明朝承平日久、马放南山,明朝士兵战力退化,只能更加依靠科技的力量。明朝火器由此更加繁荣。嘉靖时期,南倭北虏之患严重,东南卫所、九边边防皆崩,战车由此繁荣。

明军

和前代相比,嘉靖以后明朝的火器研究更加发达,以火器为中心,发展出的诸多武器更为繁荣。基础的火器为火铳、火箭、火炮,以此三种武器为根本,演化出了更多种类的火器,其中便有战车。明代的战车,从外形和用途上都出现了根本变革。

万历首辅申时行重修的《明会典》在《战车旗牌》章多次记述了明代战车的大规模制造和使用。比如嘉靖二十九年,朝廷一次性制造战车900辆、火车50两、鹿角架50副。这里的火车是攻城用的会着火的车辆,而非今天拉人载物的蒸汽机车。九边军镇亦设立车营。可见战车在明代被当作独立兵种多次使用。

嘉靖才子唐顺之写的军事著作《武编》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描述了明代许多战车,这些战车和前代相比,规制外貌大不相同,有的甚至和近代坦克颇为相似。可见明人战术理念的先进!《武编》认为步兵不如骑兵,而“骑不如车,畏其冲突也,此皆其势然也”,虽然没有蒸汽动力,但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唐顺之已经预感到过去驰骋疆场的骑兵将被战车淘汰,这是历史大势。唐顺之的《武编》里面记载了一款“百足火龙车”,从外形上看简直和坦克如出一辙。该车前后有炮,下方依靠14个木轮前行,车身四围、上部由木材遮挡,外加兽皮防水防火。可惜没有强大的内燃机动力,只能依靠人力在车内推动前行。该战车可越沟、可攻城、可野战,对抗骑兵尤为有用。

唐顺之的“百足火龙车”

明代对火器最为重视的当属戚继光。他在《练兵实纪》的之一章就谈到了战车,而且是装备火器或配合火器的战车。戚继光认为火器为战车之本,“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即战车只是提供防护,杀伤力全在战车配置的火器上。所以戚继光驻守蓟州期间,训练了蓟州车镇,以战车围成一圈,内有火器兵,依靠战车充当城墙,从而使明军源源不断地对外输出。

戚继光《车营图》

三、中国火器战车的顶峰

1616年,努尔哈赤造反。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在东北明金形势逆转,明军优势尽丧,为了弥补明人和女真人在体能上的差距,明军更加依赖科技的加持。明末火器专家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了天启、崇祯时期明军广泛应用的诸多武器,其中战车颇占分量。

偏厢车阵

明末用途最广的多功能战车当属偏厢车。所谓偏厢,就是只有一侧有挡板,防御力全在侧面。按照《武编》所说,偏厢车之名最早见于晋朝,当时的西晋大将马隆在平定西北羌人之乱中用“偏厢车”运粮。明代运用偏厢车则开始于景泰朝。大同镇总兵郭登发明了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的战车,战车用薄板防御。战时车上可置10人皆配火铳;战车外设有机关,野外御敌时,车厢当即可相连,化为城墙;平时则可在车内运送辎重。在明金战场上,偏厢车最为常见。由偏厢车升级而来的则是装有佛郎机炮的雷火车,其规制和偏厢车类似,但长度、宽度更大,并将火铳改为火炮,可置佛郎机炮8门并流星炮或一窝蜂一架。

偏厢车

除了偏厢车外,还有正厢车,但名气和用途都不如偏厢车大。正厢车防御力在正面,是由戚继光发明的,同样配置鸟铳和佛郎机炮。除了用于野战的厢车外,攻城亦少不了战车的身影。茅元仪记载有火柜攻城车,这种车由硬木所制,二轮推车结构,车厢内置火枪5支,火箭百支,以点燃战车使火箭齐飞来攻敌,名为攻城,实为野战,颇有火箭炮之感。

茅元仪《武备志》火柜攻城车

从制造战车的数量来看,明末制造战车的数量为历史之最。万历时,当时的京营总兵杨炳造车1440辆,后又造1200辆,皆配有佛郎机炮和鸟铳。天启以后,为应对东北后金和关内流贼,明朝更是大力造车,对后金之战,明军必定用车。

四、战车为何没有挽救大明?

从战争理念上看,明代对火器战车的认识无疑是深刻且先进的。大名鼎鼎的戚继光、茅元仪这些军事专家,都是火器战车理念的提出者、践行者。就连此后明朝士大夫也对战车抱有巨大信心。天启时掌握辽东军政的督师孙承宗,以及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也都寄希望于战车。甚至到了崇祯十五年(1642年),孙传庭战死潼关前,仍希望崇祯增援战车3万辆,“战则驱之拒马,止则环以自卫”,以此挽救局势。可惜崇祯没钱,孙传庭含恨殉国。

孙传庭

虽然明朝有先进理念,但当时使用战车却仍有几大弊端。

首先是动力问题,不论明朝的战车如何先进,火器如何利害,但终归还是靠人力或畜力驱动,能力有限,所以迟缓的战车在辽东战场上虽然能抗拒敌兵冲锋,却容易被敌人包围,鲜有战绩。

其次就是使用问题。武器很先进,但终归需要人来操作。明末军士待遇极低,几乎如同乞丐、农奴,毫无战力可言。

第三,战车和相应火器价格颇高。明代热心边备的文臣武将多衷心战车,在平时朝廷还能大力支持。但随着明末乱局和天灾的出现,国库日穷,战车质量下降,而且战车伤敌主要是靠火器,火器质量更低,明军不敢用,所以战车上的火器逐渐被废置,明军又改用弓箭,或单纯将战车当为后勤车辆。明清鼎革后,明朝诸多战车被淘汰,中国则又回到了弓马骑射的时代。

八旗骑兵

文史君说

清朝为何放弃战车?首先就在于战车经历过明金战争的实践检验,清人的《明史》认为在明金战争中,明朝战车“未尝一敌”,毫无用处,战车不如我大清弓马;其次,清人遏制火器发展,而战车杀敌主要借助于车载火器,随着火器的衰弱,战车自然被淘汰。但是这种拥有先进理念的武器真的如清人所说的这么不堪吗?其实不然!万历时期的援朝抗倭战争中,战车已经经历了大兵团作战的检验,当时的总兵刘綎即用战车冲击倭贼,连克倭巢60余座,杀伤无数。只不过到了明末,明朝已经无力回天,先进的武器也无用处。就这样,这种拥有先进理念、却无动力支撑的武器,最终还是被时代抛弃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83682.html

“明朝居然发明了“坦克”,为何仍没能免于灭亡?” 的相关文章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有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赤壁大败到曹操去世,在他人生最后的十二年里,他这个“老骥”都做了些什么?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备五虎上将中,赵云一向以沉稳著称,和关羽的傲、张飞的猛,有明显不同。汉水之战,赵云勇救黄忠,以少胜多,曹操都败在赵云手下。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和张郃甚至都不敢和赵云交手。赵云救回黄忠之后,曹操率兵追来,赵云说了一句很霸气...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雍正、乾隆大概是清朝史上最出名的三位皇帝了,也是众多影视剧创作的人物素材。而“雍正夺位”的故事更被人反复讲述,据称康熙刚驾崩,雍正为了帝位就连夜处死了父亲的心...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康熙和乾隆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气 雍正为何不如两人

康熙和乾隆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气 雍正为何不如两人

雍正的名气为何不如康熙乾隆?分析发现有三个原因很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从康熙中期以后一直到乾隆晚年,这个盛世持续的时间长达百余年之久。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和乾隆的名字在历史上就比较响亮,而处在当中的雍正却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