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诛九族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人偷偷逃跑?

历史文化9个月前 (02-21)610

文| 听雨说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时代在进步,朝代也不断更迭交替。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了法治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法学家们就创造了“以法治国”的思想,并且对后世起到深远的影响。

在历朝历代中,统治者们皆以法来治国,还研究出了很多刑罚。

其中包含了很多严厉的刑罚,“诛九族”就是其中最严厉的刑罚之一。

好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寥寥无几,而一旦发生那几乎是“灭顶之灾”、“断子绝孙”。

这时候,有人就会产生一些侥幸的心理想法:古代又没有监控摄像头,诛九族时为何不偷偷跑掉?

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人不想逃跑,而是逃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无法逃跑呢?“诛九族”到底有多严酷?

古代的户籍制度

其实要搞清楚古代罪犯难以逃跑并不难,严格的户籍制度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即便是没有现代高科技的监控和精准的互联网,也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管控着,逃也逃不掉。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我国古代“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的生产和百姓赋税。

这也就是严格管控户籍的根本原因,就像现代社会一样,一个婴孩从出生那天起就必须向官府报备,被严格地记录在册。

官府户籍档案中,有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和家庭关系人员等,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

当然,如果婴孩从出生起就没有报备过,没有被登记在户籍上,就成了古人口中的“黑户”。

一来无法享受到普通百姓应有的权利,二来被查到后,也会被无情地关进大牢。

可以说,如果在古代没了户籍,几乎很难生存下去。

不仅如此,户籍制度还有严苛的审查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官府就会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进行一遍排查。

有人会想:反正没有摄像机和照片,找人替代也不会被发现。

可事实上,虽然没有高清的照片,但有着绘画功底精湛的画工。

画工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画出小像,并且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小像。

官府的工作人员正是通过这些小像,来仔细甄别是否是本人。

只要到了审查的时间,无论你在干啥,无论你是否外出去了多远的地方,都要回来参与排查。

如此严苛的审查方式,无异于现代的“地毯式”摸排审查,因此犯罪的人很难在这么严苛的户籍制度中全身而退。

那么,作为最严厉刑罚之一的“株连九族”到底有多可怕?涉及的九族分别有哪些?

古代“最严厉”的刑罚之一——诛九族

古代虽然有“株连九族”这个刑罚,但历史上却很少能用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盛行重罚思想,于是出现了“连坐制度”,也就是犯罪者身边的人都会遭到牵连。

不过那时的连坐制度,最多也就在犯罪者5户人家之内,一般为周围邻居。

随着时代更迭变迁,这种制度也越发严苛,最后演变为“株连九族”。

与连坐制度不同的是,株连九族牵涉的人员是与犯罪者有亲缘关系的人。

一旦实施相当于自己的亲属全部遭殃,简直是人为造成的“断子绝孙”。

那么,这里所说的“株连九族”到底涉及了哪九族,具体包括哪些亲属?

诛九族倒是在影视剧中常常听说,但没人知道究竟是哪些亲属。

实际上,古代历史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主要出现了两种说法。

一种较为片面,因为古代为父系社会,刑罚也就按照“父宗”这边的亲缘关系来处罚。

这种的诛九族也就是父系这边的上下九代人,从犯罪者这一代开始算起,往前数4代到“高祖”,向后数4代到“玄孙”。

这种说法是很多文献记载中的解释,不过与现代人所认为的九族差距颇大。

也就是第二种的九族说法,相对来说比父宗上下九族更全面,也就是“父三族,母三族,妻二族”。

这种株连方式几乎做到了“斩草除根”,将与犯罪者有血缘关系的所有亲属全部包含在内。

基于这种刑罚太重,所以统治者们在做这种处罚方式之前都会谨慎地考虑,不然很容易引发民众的恐慌。

不过,株连九族这一刑罚既然存在,就有发生的可能,但被实施者却没有逃跑的可能,这又是为什么?

没有监控,古人为何不能偷偷逃跑?

前面提到,古代户籍管理上非常严苛,一个村子多少户人家,多少人,分别叫什么名字简直一清二楚。

当“诛九族”的刑罚下发后,官府张贴的告示上任何信息都清清楚楚。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警惕起来,有任何怀疑的对象都会之一时间被得知。

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惹祸上身,也没有人敢包庇这些逃跑的犯人。

那么就有人疑惑到,既然在本地无法逃脱出来,那就逃到一个全新的城市,就像现代一样全国逃窜。

但在古代根本无法实现,因为有一个东西叫“通关文牒”。

在进城的时候需要携带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并且有专人进行登记。

因此,当城市里出现了一个外地人时,官府都会在之一时间知道。

如此一来身份信息再次曝光,甚至属于“自投罗网”,倒不如自立山头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是,官府会张贴“通缉令”,极大地提高了逮捕效率,还有热心百姓为了赏银千两主动留意身边之人。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别管跑到天涯海角,最终都很难成功逃脱,甚至会波及更多无辜之人。

这就是为何面临严酷的“诛九族”刑罚时,无人逃跑的主要原因。

那么,您知道的历史上“诛九族”的人物有哪些?欢迎评论区讨论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83791.html

“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诛九族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人偷偷逃跑?” 的相关文章

穆修:北宋文学家,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

穆修:北宋文学家,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 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徙居蔡...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楚汉争霸后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火于秦”,“黄老于汉”,被认为是儒家思想遭遇的“两厄”。焚书坑儒的确是对儒家的一个摧毁性的打击,但将“黄老于汉”视为儒家之“厄”则 言之过重。在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的同时,并未完全黜儒,并且儒家也在与诸...

古代打仗双方武将都会单挑 这种案例为何后面消失了

古代打仗双方武将都会单挑 这种案例为何后面消失了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以前两军对阵,首先会有武将单挑,为什么后来消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常说,军事战争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明的进步。我们如果以另一种时间审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明的递进就是此种因素的推进。关于武将单挑的问题以前听过一...

苏舜钦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苏舜钦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人, 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祐元年,考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革新,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对古代太监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能够娶妻生子吗?与之相关的“对食”又是怎么一回事?太监一词,并不是中国所专有,在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太监的角色。据史料记载,太监最早的历史记录源于公元前21年,那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出现过有关太监的相关信息记录。太监大多都是...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萧子良有哪些成就?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萧子良有哪些成就?

萧子良(460年~494年5月4日),字云英,南朝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次子,母为武穆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精通儒家,爱好佛法。初仕刘宋,辅佐邵陵王刘友,累迁会稽太守。齐高帝即位,受封闻喜县公,任职丹阳尹。齐武帝即位,册封竟陵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南兖州刺...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楚怀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楚怀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在位共30年。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 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击败魏...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对刘邦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子本应高高在上、衣食无忧,为何刘邦八个儿子下场大多很惨?我们常以“含着金汤匙出生”来形容一个人出身好,而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儿子们简直堪称“含着钻石汤匙出生”,一般情况下只要不犯有大错或错生时代,那么出生便决定了一生的衣食无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