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300年的剃发令,为何成为了清朝时期最失败的民族政策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朝200多年,在制度建设、民族关系、经济开发、疆域开拓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赞叹的政策。但清朝由于统治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也带来许多弊政,例如延续了明朝的文字狱和八股文,延续了明朝相对保守的贸易体系。而另外还有一些弊政是满洲自身民族局限性带来的,最重要的就是剃发令。
中国古代有三种主要的发型,分别是束发、辫发和散发。束发是汉族传统的发型,辫发是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发型,比如鲜卑、契丹、蒙古、女真都是辫发。而散发,一般而言是许多野蛮落后民族的发型。介于以上的因素,一个人要是散发,就被视为不服王化,远离政坛的标志。
契丹人的发型
清朝是满洲民族建立的,因而满洲的官民基本都是辫发。后金初期,对百姓的发型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规定。到1631年,皇太极下令“归降将士等薙发”,也就是投降于满洲的 *** 将士、官员必须剃发,以表示归顺于后金。1636年,皇太极下令“凡 *** 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这就意味着不仅是官员和将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要剃发易服。
1644年,清朝入关,将剃发令也带到了关内。当年五月,摄政王多尔衮“谕令薙发”,下令“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然而,剃发令在中原遭到了 *** 百姓的激烈反抗,多尔衮被迫暂缓推行剃发令。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基本是不在乎是哪个民族当皇帝的,只要政策对自己有利就好。但是,统治中原的王朝必须推行汉化,既要按照儒家的思想治国,还要实行传统的中原制度,甚至在穿着打扮上也要全面汉化,如此才能最终获得百姓的认可,之前的北魏就是一个例子。
而清朝入关后,在制度上基本上学习了明朝,所谓“清承明制”;在治国思想上也基本是尊崇儒家。但是唯独穿着打扮没有仿照中原。普通老百姓不懂什么文化,更不懂顶层的制度设计,治国理念,但是他们对最外在的穿着打扮是最敏感的。入关后依然推行剃发易服,那必然会遭到广大中原百姓的反抗。因此,多尔衮下令暂停剃发令,那也是正确的措施。
多尔衮暂停剃发令,的确收到了效果。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清朝不仅攻入了北京,还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征服。在这个过程中, *** 百姓基本没有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清朝,而清朝当时在北方废除各种各捐杂税也的确起到了收买人心的效果。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清朝统一全国也应该十分顺利。
然而,很快又重新推行了剃发令。1635年,清军很快就攻陷了南明政权的首都—南京,这多少让多尔衮有点得意忘形了。于是,多尔衮在又重新发布了剃发令,而且是强制推行,所谓“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不仅如此,多尔衮还下令剃发必须在十日内完成,不然就杀无赦。于是,就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人”的说法。
剃发令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江南百姓的反抗意识。实际上,剃发令推行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南明残余势力,基本是官员、将领,剃发令强制推行后,于是大量的百姓也加入了反清队伍,这让清朝在南方的推进变得慢很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阴和嘉定的抵抗,这些地区原本已经被清朝控制,如果没有剃发令,那么这里的百姓就安稳过日子了。可剃发令一出,百姓们就 *** 。清朝为了“杀鸡儆猴”,在江阴和嘉定实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可是南方的百姓并未就此放弃反抗,清朝在南方的推进依然艰难。
此后,南明势力转移到南方的大山深处,与李自成、张献忠的残余势力,以及郑芝龙的海商势力结合,不断和清军周旋。弘光南明政权灭亡后,南方的反抗联盟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清 *** 。虽然三次反清 *** 最终都失败,但是却大大延缓了清军的推进速度。清军平定北方只用了1年,消灭南方抵抗力量却用了整整20年。
不仅如此,南明政权彻底灭亡后,郑氏在台湾令立政权。后来康熙皇帝派遣使者不断和台湾郑氏进行谈判,台湾郑氏始终坚持不剃发,而清朝在这个方面也毫不退。最终在1683年,清朝派遣军队用武力统一了台湾岛。
满洲民族作为落后民族的一方,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风俗那是必然的趋势,而清朝的皇帝始终将“剃发令”作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这是与时代潮流是不想符合的。虽然清朝在延续中原传统的典章制度方面的确也取得重要的成就,但是保留一个表面的“剃发令”实在没有必要。
剃发令的推行不仅延迟了清朝统一全国的时间,还让 *** 百姓难以对清朝形成认同。虽然清朝开创了150多年的稳定局面,也给天下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但是民间依然对剃发是不认可的。后来只要是涉及反清的运动,其反抗着必然都是“断发易服”,“断发”就成为了反清的一种标志。
太平天国时期的发型
不仅如此,“剃发令”还让国人的形象在国际上大大降低。辫发是一种落后的风俗,代表野蛮落后。当中原百姓被剃发后,周边的朝鲜、越南、日本无不朝鲜中原衣冠传统的沦陷。而日本之所以一直不承认清朝是正统王朝,主要就是清朝推行了剃发政策。
到了清朝后期,无论是辫发、束发还是散发,都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了,因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男子发型就是短发。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就带头“断发脱刀”,放弃传统的发型,迈向文明。而中国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则将辫发视为反对的对象之一。同时,日本还继续宣传“满洲非中国”论,试图从民族的关系的角度分裂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运动
维新变法后,维新派就大胆提出了“断发易服”,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认可。而当时许多留学生归来后,就悄悄剪掉了辫子。这时候已经可以预见,未来推翻清朝的人,必然是这批剪掉辫子的人。清朝的统治者要是看清局势,那就应该立即废除“剃发令”,实行“断发易服”,或者让民间自由选择。但清朝始终将这个“祖制”作为圣典,不敢迈出一步。最终,清朝和辫子都在1912年走向了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