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妃子为何喜欢套长甲套?除了美观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3-11)600

前言

昔人曰,十指不沾阳春水,指甲端端泛出淡淡光晕,岂不胜过翠羽明珠?妃子之手,温润如玉,纤细柔美,乃大好河山之母。

妃子们视彼长指甲为何物?不过锦衣华服下装点门楣,亦或后宫攻守之利器?亦或隐匿猖獗毒药、祸国殃民?此等猜想实在短视!

指甲修饰,固然有表征嫔妃尊卑、识别品级之效;但更为珍贵者,乃是修心养性、陶冶性情之途径,妃子于斯艺术中悟道人生,融会贯通,方成大器。

一、蓄甲修饰源自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蓄甲修饰亦是我国古已有之风尚。记载于《史记》之中,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韩国名相韩昭侯,极为重视个人形象打扮,其左右侍臣个个披挂猖狂,十指端端如翎毛,正是戏弄指甲也。由此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便已有贵族阶层蓄长指甲,以示尊贵与身份的历史。

明清两朝,深宫妃嫔们效仿先古文臣武将,也将长指甲视为崇高地位的象征,从而逐渐形成独特的指甲文化。其实,蓄长修饰指甲,原本是男女均可为之的事,只因明清宫廷逐渐将其列为女子高雅气质与内敛性情的重要体现,这一风尚才逐渐演变为专属于女子的修饰与装扮。

修长健美的指甲,需要非常充裕的时间与极高的耐心方能完成。一块小小的指甲,从最初脆弱不堪的细小肉刺,蜕变各种形态,最终拥有光泽温润、姿态万千的 君子形象,非得经年累月、朝朝暮暮地呵护打理不可。

待其初具雏形后,仍然不能有丝毫闪失,必须继续精心呵护,一旦损伤便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正是因为长痛不如短痛,公主们才选择镶嵌护甲代替自身蓄甲,虽然少了亲手呵护之趣,但美意丝毫不减。护甲虽非己出,美意不减,正体现了公主超然物外之心境。

二、指甲套界定嫔妃地位

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又岂能逐一垂青、认知清楚?因此,公主们即以华美指甲套为记号,使君王得以一眼便可识别、判断:红宝石与金丝绣的,必定是地位最尊、受宠最甚的贵妃;碧玺配则为妃;而宝珠与玳瑁的,定是地位稍次的嫔。

就算皇帝眼花耳聋,也可借由指甲套的质地上下品辨识出嫔妃的高低尊卑。那些宝石纹饰繁复,用黄金白银大量打造的,必定来自更高级的地位;而略显简陋、材料单一的,则显然已失去君王的宠眼。正所谓西子捧心,东施效颦,指甲套的多寡与否,直接决定着嫔妃们的去留。

为防奸佞冒名顶替,公主们更会在指甲套里暗藏机关、系上外人不解的玄奇绶带。只有最亲近的宫女才晓得开合扣链的法门,偶有冒名顶替者,立时便露出狐媚的尾巴。可见公主们在指甲套这件看似柔美的饰物中,也蕴含着无尽的心机与防备之心,处处体现着深宫生存的艺术与智慧。

三、指甲护具自卫攻守两手准备

深宫之中固然金碧辉煌,实则却如战场巷战一般惊险,公主们不得不寝食难安,时刻提防暗箭伤人。一旦闪失防备之心,便可能落得性命堪忧的下场。因而她们会特意选择在指甲套镶嵌尖锐锋利的璎钿,以防不测之需。

其实这锋利璎钿的用处很多,不但可吓阻奸人在明面上谋害主子,也能在被绑架困难时刻为公主切断束缚的绳索,惊险脱困。据说盗匪若要掳掠公主,只消公主娇弱地提起小手轻轻一挥,尖锐的指套就能将歹人与制服,为公主争取时间逃生。

情急时刻,这些尖锐无比的指甲护具同样可为公主们运送毒素药剂,暗自自救。不然,当年慈禧太后遗物中为何会暗藏许多带有麻药的指套?

想必其用意定不单纯只是防身罢,而是别有用途。由此可见,在动荡不安的朝代兴衰更替时期,公主们不得不心怀防备之心,但也并非心狠手辣之辈,仍保留着女子温婉多情的特质。

四、非我族类 指甲风尚非满洲所独有

自古以来,中国不论哪个民族,都不分彼此以修饰打扮为乐。只因我国风土人情各有特色,民族之间既保有本色,也互相借鉴影响。凡物皆然,美丽指甲装扮亦不例外。

然而许多人却误以为公主戏弄长指、佩戴华美指甲套唯见于满清一代,这实在是谬论!中华各朝代均有嫔妃公主蓄长指甲、使用精美护具之风,并非清朝所独有。 之所以产生此误解,实因满清一代后宫戏指甲最为盛行,电视剧亦多取材此段历史,让观众产生刻板印象。

若细究历史,便知道早在明朝,明穆宗储妃周贵妃已有戏指甲图像流传。绘画中周贵妃翩翩起舞,十指如葱白玉笋般晶莹圆润,可见当时宫廷便已有戏指甲之风兴起。

此后数代艺术家们便开始广泛收集、研究并传承这类题材。一直至清朝,深宫戏指甲风气才逐步发酵、升温,终于在这一代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盛世......

纵观古今,中外东西,于女子而言,修饰指甲向来就是展现自我魅力、传达内心态度的重要方式。这种趣味与心理,实际上并不分种族,也并非某个民族所能独有。

结语:指甲艺术蕴育人生大智慧

当那风靡一时的戏指甲瑰丽盛景尽数烟消云散,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些许痕迹与印记之时,我们仍然可以从中领悟到宝贵的人生感悟与大智慧:

要蓄长完美指甲,需要极高的毅力与足够的耐心方能完成;要选取恰到好处的护具,更需要慧眼识珠之能。经营生活,亦复如是,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恒心与细腻之心。

你我身边是否皆为可以信赖托付的知己良师?还是到处都是奸佞小人?在复杂变幻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又是否学会顺势而为, 不轻举妄动,始终保持进退有度?

处世为人,并非简单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达人生,而是需要在细微处充分体悟、领悟人性之本质与人之:为真正强者,我们必须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与偏颇之处,方能成就胸怀大志,号令时代风云的伟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6491.html

“清朝妃子为何喜欢套长甲套?除了美观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 的相关文章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为何只呆了42天?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为何只呆了42天?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只在北京城呆了42天。但是他在这42天里经历的人生,却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成与败。李自成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他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18骑,但最后又死灰复燃,重整旗鼓。虽然重整旗鼓,但李自成并没有奢望能打进北京城,...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喜怒常常挂在脸上,上一秒还眉开眼笑,下一秒就怒目要杀人,可以说,孙权翻脸就不认人。有一个人,经常惹孙权生气,孙权非常不喜欢他,很讨厌他,但是,曹丕却很喜欢他,还经常为他设虚座...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刘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荆,广陵思王,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第九子,生母是阴丽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荆30岁的时候,曾找了一个术士给他看相。术士看完后,吓得立刻就去告官。这是怎么回事呢?刘荆是刘秀一个很不安分的儿子。刘秀生前,封他为山阳王,镇藩山阳国。山阳国在现在山东菏泽定陶...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历史上最惨烈和屈辱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之难”。靖康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破都之耻,第二是被俘之耻,第三便是“献乳礼”和“牵羊礼”。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陷汴京城,除了烧杀抢掠外,还俘虏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汴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

秦始皇灭六国抓到的俘虏肯定不少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的

秦始皇灭六国抓到的俘虏肯定不少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扫灭六国时,抓来的俘虏怎么处置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扫灭六国,前后十余年,出动兵力总计百余万人次,大小数百战,当然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既然胜利,就会抓不少俘虏,那么,这些俘虏,秦始皇以及秦国最后都怎么处置了呢?事实上,关于俘虏,历来...

李清照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清照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清照的横空出世,给宋代文坛带来一股清风。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词人)中最伟大的一个。她的成就,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超过。同时,她的诗词写作,也与她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前期的词清丽甜美,表明了她的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