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六千名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曾国藩坐拥精兵12万为何却见死不救?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12)460

曾国藩与北京易手:一个军阀式英雄的自私与冷漠

第二次 *** 战争期间,北京沦陷,英法联军攻入紫禁城,这是自明朝以来北京首次被外族占领。当时已是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曾国藩麾下的湘军正与太平军进行决战。面对北京被占的危急形势,清廷发出&34;的谕令,要求曾国藩调遣部队前来解救,可曾国藩却出于私心置之不理,导致北京沦陷后清廷不得不与英法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曾国藩这一举动,反映了他身为军阀的自私冷酷本质。

一、北京沦陷曾国藩罔顾国家安危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和天津后,朝延北线推进。9月18日,英法军队越过护城河,直逼永定门,与清军决一死战。北京地区的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本来是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但在指挥上的严重失误,使得清军节节败退,最终连带着咸丰帝仓皇出逃,北京城终于在9月21日失守。

当时全国正值太平军运动如火如荼之际,湘军、淮军是清廷最后的拥趸。得知北京失陷的消息,咸丰帝慌了手脚,遂于9月29日下旨命曾国藩&34;。咸丰为了重兵确保曾国藩服从,还特意安排了甲级战犯胜保镇压湘军,以防出现&34;情况。

面对这一来自皇帝的更高命令,曾国藩犹豫再三。一方面,他确实担心湘军的主力一旦北去,根据地就会受到太平军攻击,前功尽弃。更重要的是,他深知湘军精锐虽多,却远无法与英法联军一较高下。一旦在野战中被打败,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从个人利益出发,曾国藩决定视而不见,推卸责任。

曾国藩首先以&34;为由,拒绝将鲍超部领军北上。随后又以&34;为借口,要求由他或胡林翼亲自统兵。而当时从湖南到北京,即便马不停蹄,也需数月时日赶路。到时形势已定,北上也就无甚意义。

面对咸丰帝的再三催促,曾国藩置若罔闻,迟迟不发一兵一卒。结果正如曾国藩所料,北京在数月对峙后最终被攻陷,清廷无奈只能俯首称臣,与英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细想这一过程,曾国藩完全可以抽调部分湘军增援北京。即使无法阻止北京沦陷,亦可为清廷赢得一些缓冲时间,谈判地位自然会好一些。但曾国藩却视国家安危如无物,只顾个人私利,最终酿成了这一耻辱。从这一点上看,曾国藩确有大不韪的嫌疑。

二、曾国藩真命天子心切肉视太平军

一方面,曾国藩奉旨不救北京,另一方面,他却视太平军如仇人,殚精竭虑剿杀太平军。这种做法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曾国藩到底是心系天朝还是个人利益?

从曾国藩的理念来看,他一直坚持所谓&34;论,认为满清王朝乃天子政权,而太平天国则是&34;。因此他对太平军战无不胜的决心,就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可是,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咸丰帝仓皇出逃,清王朝已名存实亡,还有什么正统可言?

有人说,曾国藩深知英法军队无意跨入内地长驱直入,只是为了寻租,一旦获利就会离去,因此不必分兵援手。可英法毕竟占领了北京,清廷已成了他国的臣属,这对于一介布政使的曾国藩而言,也该引起足够的危机感吧?

从这一点来看,曾国藩固守南方,剿灭太平军的做法,其实只是维护了自身在湘南的权力,而非出于维护清朝王室的动机。因为在他眼中,太平天国才是真正的敌人,英法军队只是一时的&34;罢了。

三、惨无人道的&34;手段

在曾国藩对太平军的围剿之中,他采取了极为残酷的做法,手段令人发指。比如在攻克了太平军的根据地安庆城后,曾国藩不仅将城中万余军民尽数屠戮,就连财物美女也不放过,尽被掳掠一空。可怜安庆从此成为一座死城。

类似的屠城事件,在曾国藩剿平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屡见不鲜。比如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城后,对城中百姓也是大开杀戒。大量珍宝美女被淫掠而去,天京随后成为一片废墟。

这样的所作所为,与太平军&34;的传统理念是何其相似?只不过,太平军视所有不信教者为&34;而已,而曾国藩则是视全体平民为游击队的嫌疑分子而已。殃及无辜的做法,曾国藩一如太平天国,都是极端野蛮且罪大恶极。

可以说,曾国藩对太平军的镇压,并非出于什么&34;的宏愿,而是单纯地为了打击一个威胁了他在湘南地盘的对手。因此,曾国藩这个所谓的&34;,在品德作风上其实并无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他只是投机、护短而已。

四、曾国藩的两面性

显而易见,曾国藩身上有着两面性。一方面他号称&34;,自诩忠于朝廷;一方面却罔顾国家安危,只顾自身地盘的权力。他可怜北京易主,视清朝已不复存在;却又坚持要为清朝&34;太平天国。他奉旨不救北京,反而殚精竭虑对付太平军。

很明显,曾国藩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权臣与军阀,他表面上对外宣扬&34;的光辉形象,实则却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个人私心。他偏心眷顾湘军,因为湘军是他的私人武装;他痛恨太平军,因为太平军威胁了他在湖南的根基;他不救北京,就是因为这与他个人利益无关。

有人说曾国藩还是身怀一番大略,最终还是&34;了太平天国,从而为晚清政权赢得了几十年喘息之机。可是如果曾国藩当时勇于冒险,不顾私心,拨出湘军数万精锐北上抗击英法联军,说不定能赢得更大的机会。曾国藩没有这样做,正是因为他根本无心为清朝效命,而只是一心占有湘军这个私家武装。

曾国藩在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的关键时刻罔顾国家安危,置之不理,最终酿成了清廷丧权辱国的耻辱局面。他殚精竭虑剿灭太平军,手段又犹如匪徒,与之针锋相对的太平军未见有多大分别。曾国藩的做法完全是出于私心,只为了维护自身在湖南的权力,而非什么救国救民的大义。因此给曾国藩肖像上钉上&34;、&34;的帽子,并不过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6614.html

“六千名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曾国藩坐拥精兵12万为何却见死不救?” 的相关文章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168年),字仲飨,东汉名臣,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东汉末年名将周瑜之从祖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累官太尉,曾与杨秉...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

曹丕称帝后猛攻东吴 曹丕为何不对蜀汉下手

曹丕称帝后猛攻东吴 曹丕为何不对蜀汉下手

还不知道:曹丕称帝后,为何猛攻东吴,而对蜀汉不管不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1年,夷陵之战爆发,急于报仇的刘备被陆逊的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但奇怪的是,刚刚称帝的曹丕却没有找蜀汉的麻烦,反而选择攻打实力强劲的东吴,这又是为何呢?孙权出尔反尔夷陵之战前夕,孙权知道...

徐世绩为何会被赐李姓?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徐世绩为何会被赐李姓?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徐世绩,唐初名将,一直深受重用。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隋朝末年,隋炀帝连连征战,并且残暴没有人性,使得底层百姓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百姓最终揭竿起义,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在这乱世之中,李家父子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力战群雄,并最终一统江山,建立起了大唐王朝。李渊之所以能够登上九五之尊之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