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放初期,朝阳区调粮平抑物价,运粮车队横贯朝外大街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14)560

北平解放

李荫川,1923年生,1941年入党,曾任北平市十四区(即以后的朝阳区)工商科长、崇文门前门大街商业管理处党委书记、东城地区交通运输公司党委书记。

1948年12月中旬,李荫川还是华北局党校三部的学员,党校忽然接到北上接管北平的命令,大家背起背包就整队出发,急行军十多天,到了良乡。

1949年元旦后不久,党校在良乡县城南门外的田地里召开了全体去北平接管的干部大会。会上简单地介绍了当前情况,宣布了接管人员的分配名单。李荫川被分到十四区分队。分队有40人左右,有男有女,多数是华北局党校的学员和华北大学的学生。散会后,又连夜乘火车赶到丰台火车站。第二天到通县。在通县住了几天,向西行军到了高碑店村。

1月12日,在高碑店的接管干部分成两拨,一拨留在机关组建区委区 *** ;大部分人是另一拨,七八个人组成工作组,下到不同的村里去做群众工作。主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宣传市军管会的“约法八章”,二是揭露 *** 的反动宣传,三是搞好战勤工作。李荫川所在小组共7人,李荫川任组长。

李荫川小组的之一站是观音堂。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着力揭露 *** 的欺骗宣传,宣传 *** 是为人民服务的, *** 是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军队刚进驻村时,群众也很紧张,通过宣传,军民关系逐步好转。因为群众看到的完全不是 *** 宣传的那回事。

人民军队来了,还给群众扫院子、挑水,想方设法为群众着想,老百姓亲身体会到了这支军队和 *** 军队的不一样。李荫川他们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是组织儿童团。每到一个地方都先把儿童组织起来,教给孩子们唱红色歌曲,气氛马上大不一样。

战勤工作主要是做两方面工作,一是给军队提供粮食等物资给养。公家发面,老百姓做馒头、烙饼等。二是做攻城准备。挖战壕,准备木板、门板等木制品,还有爬城的云梯,部队有人 *** ,也找会木工的群众 *** 。老百姓做的工作,无论是帮忙做饭,还是做云梯、借木材,都打上白条。

后来,大约是1949年7月清理围城垫支时,老百姓拿着军队打的白条,找各区各级 *** 报销。老百姓可真高兴啊,真是破天荒头一遭,这么多年来,哪有这样的军队和 *** 啊,还真给报销。

第二站是王四营村,李荫川他们也就待了两三天。两人一小组去群众家谈心,整个工作组给全村开大会做宣传工作。当时大家做的各种工作主要还是依靠 *** 原有的基层组织,因为我方的基层政权还没建立,保甲制还在。 *** 的大多数人还是配合的,要保长、甲长去通知群众开会,他们就马上组织。李荫川他们也担心有危险,因为那时国共双方还没有签署协议,还打着仗,上级就给每人配了一把骑兵用的马枪,不过实际并没遇到什么危险。

第三站到了垡头。这时已是1月下旬,北平已宣布和平解放了,傅作义军队不断有士兵出城,李荫川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他们就说:“回家!”从朝阳门出来,七八个人一伙,当时都穿着军装,但没有枪了。这些士兵见了 *** 或是军管会的人都点头哈腰的,我方也没为难他们,都放他们走了。

团长以上的军官就送到我军在大郊亭设的兵站予以收容,收容后有的放回去了;有的则留下,参加李荫川军南下作战,这算起义部队。

第四站是大郊亭。因为这里有我方一个兵站,李荫川他们还参与接管俘虏工作。这年的大年夜,李荫川就是在大郊亭过的。

这一天是1月28日,傅作义的军队不断有出城的。过春节了,又不打仗了, *** 的军队打了一夜枪,不知道是高兴呢还是失落。这个大年夜,李荫川可一宿没敢睡,怕出事,拿着马枪在村头站了一夜岗。当时工作组三四个人也和李荫川一样,都在村头站岗。第二天天刚亮, *** 的士兵就一伙一伙散着出城了,出来得不少,里面还夹杂着穿大衣戴礼帽的老百姓。

李荫川小组的第五站是到东郊的大信造纸厂、修械所、酱油厂、啤酒厂等地做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是依靠工人,把工人组织起来分班站岗、护厂。

最后一站是到东便门外的检车段做安全保卫工作。李荫川他们在检车段待了10多天,直到铁路局正式接管。大概是2月中上旬的时候,各机构都健全了,李荫川调回十四区任工商科科长。

3至4月间,整理摊贩成了李荫川参与的之一个全市中心工作,这工作实际上就是最初的市场整顿。

朝外是个城乡接合部,关厢两边住的都是穷人,东大桥以东就全是菜地坟地了。和东交民巷、王府井比起来,朝外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

雅宝路原有一个小市场,做点小买卖,还有个妓院。朝外关厢两边,也有很多摆摊设点的,卖的都是吃的、穿的、用的。这两个地方人比较多,老百姓穿得很破,可比王府井那里的人穿得差多了,穿了一冬天的棉衣裤都脏得黑亮黑亮的。他们要找生活,要养家糊口,只好到人多一点的地方找点事做,弄点吃的。

在这里,李荫川看到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在拉黄包车,拉一整天车,挣几个钱,买上两三斤bang子面,用小布袋装上,养家糊口。如果拉了一天,没挣着钱,那就连这点bang子面也买不起了,全家就得饿肚子。李荫川亲眼看到一个拉黄包车的老车夫,拉着拉着就躺下,死了!底层群众特别苦,就像电影《龙须沟》里演的,生活就是这样。

这时北平刚解放,一些工厂企业还没有走上正轨。原 *** 的一些散兵游勇、城市的失业人员以及原来的一些失业人员,他们要找生活出路,要养家糊口,就在北平市的繁华大街或交通道路上到处摆摊设点。像王府井、东四南北大街、东单、西单、前门大街等一些繁华地段,到处都有摆摊设点的。

地摊上有卖服装的,有卖日用百货的,还有卖土产杂品的,他们有的嘴里大声吆喝着,有的手托着银元呱嗒呱嗒响,嘴里喊着“买两块、卖两块”,还有的手拿小商品到处乱串的。而郊区来的菜农和蔬菜小贩,有的拉着地板车,有的蹬着三轮车,还有的赶着马车,专在那些人多的地方摆摊卖菜。

这样一来,市面混乱毫无秩序,严重影响交通,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为此,市里决定下大力气整顿摊贩,使交通安全畅通。市里成立了北平市整顿摊贩指挥部,市委组织部长刘仁和市 *** 秘书长薛子正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李荫川负责的工商科承办十四区整顿摊贩工作。

朝阳门外到东大桥,叫关厢,两边都是做小买卖的小铺。从东大桥再往东,就是农村、菜地或坟地。朝阳门外大街因为靠近郊区,进城卖菜的大小车辆更多,尤其是每天早晨,买菜的人围满了各个摊点,交通堵塞严重。这些卖菜的摊点也是城市居民所需要的,不能因为没有秩序、堵塞交通就取消,只能是合理安排,既解决城市居民所需,又有秩序、不影响市容和交通。

刘仁和薛子正,曾分别多次来十四区视察和指导工作。李荫川作为工商科科长,负责接待并陪同领导下街调查情况,最后确定在朝外坛口东侧大院内,也就是现在丰联广场东南边,建一个蔬菜农贸市场。具体地址确定之后,又确定了市场的规模。

刚开始时,条件比较艰苦,就盖了个席棚做市场。

为了吸引更多的摊贩迁到市场里边,市里批了经费,在市场边建了个剧院,组织群众,用木板芦苇席临时搭起了戏台,戏班子自己演出自己卖票,工商科负责市场管理,不管演出,剧场因而名为“群众剧院”。剧场建好后,很快上演京剧、评剧等,还吸引了说大鼓书的、耍武术的、变戏法的都进到市场演出了。

工商科动员后,朝外大街交通要道上的各种摊贩陆续进到市场里了,如水果摊、食品摊、小饭馆,搭起了棚,开了业。市场热闹红火,朝阳门内外大街,交通顺畅了,秩序也安定了。工商科后来给这个市场命名为“朝阳市场”,并成立了管理处,李荫川兼主任。

市场建成后,老百姓都说日本人在这儿用枪杆子都没把他们撵出来, *** 也准备这样做过,结果都失败了, *** 却做成功了。

工商科大概修房不到100间,搭棚子100多间,入驻的商户却有近两千家,工作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群众剧院”,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作用,还播放电影,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朝外大街改造后才拆除。

解放前夕,北平有四个较大的粮食批发市场:四面针市场(南市)、朝阳门市场(东市)、西直门市场(西市)和天坛市场。除朝阳门市场外,东郊还有几处小市场,如东直门、清河和东坝,还有几家以斗局为市场的粮市,如大同斗店粮食交易市场。

无论是农民还是小贩,必须一大早运到粮店,当日开盘就得出手,否则当天不能赶回,就得住客栈,粮食放在粮店或斗店,还得交保管费,因而有“货到地头死”之说。农民只能忍痛随行出手。粮价也就受到大私营粮商的操纵。

当时的北平物价飞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很艰难,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李荫川亲眼看到饥饿的黄包车夫走着走着就倒毙在路上。一面是广大的老百姓没饭吃,另一面却是“粮老虎”囤积粮食、哄抬物价。朝外大街到神路街以东路南,特别是芳草地以东那都是私人大粮店,粮店专门从农村收购大量粮食,从中哄抬粮价。

和平接管后,市里决定斗一斗“粮老虎”,平稳粮价。市里一进城就成立了供销社,组织了供销社门市部,王纯任供销社主任,从全国各地调来粮食。3、4月份,十四区工商科在区委旁边设了一个供销社售粮门市部。主要是批发零售粮食,除大米等细粮外,供销社门市部还卖高粱米、bang子面。价格比私人粮店低,质量又好,还吸引群众入股,群众拿着入股的供销证就可购买低价粮食。

十四区工商科还建立了大粮食市场。现在东大桥东边的街心公园当时是一个大坑,十四区把大坑的一部分垫平,建了一个粮食市场。市场内设粮食市场管理处,由工商科派人过去负责。市场后来成了一个粮食集散地,北平东郊几个区县的粮食来源都是通过这里,又搞批发还搞零售。工商科也在此设了售货点,和私人粮站一起出售粮食。因为公家的粮价低,初步起到了平衡粮价的作用,狠狠打击了不法粮商。

7月,北平市贸易公司粮食分公司第三粮栈在朝外成立。这是之一家国营粮食批发机构,和私人粮站竞争,成为平抑物价的主导力量。第三粮栈的粮食由市粮食分公司直接调拨,公平交易,农民很愿意将粮食卖给国营公司,粮食市场的交易量大增。

11月,一些不法粮商大肆哄抬粮价,市民纷纷抢购。十四区工商科根据上级指示,依然保持粮价不变,来购粮的老百姓很多,库存粮很快下降。紧急时候,市公司又调拨了40余万斤给十四区。运粮的马车队伍从朝阳门下坡(当时朝阳门箭楼高、朝外大街很低且狭窄)一直延伸到粮栈的库院,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引得朝外大街两侧的商号和居民、行人都驻足观望。这轰动场面,显示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有足够的粮源保证市民生活。

1953年,粮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被撤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6899.html

“解放初期,朝阳区调粮平抑物价,运粮车队横贯朝外大街” 的相关文章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生卒年不详,河间王杨弘之子,隋朝宗室,袭封郇王。杨庆狡诈多谋,善于见机行事。当时隋炀帝猜忌骨肉,滕王杨纶等都遭废黜流放,只有杨庆得以保全。后升任荥阳太守,在职期间颇有政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占据洛口仓,荥阳各县大多响应李密,杨庆领兵拒...

武则天能够李治欲罢不能 武则天到底比王皇后好在什么地方

武则天能够李治欲罢不能 武则天到底比王皇后好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到底比王皇后好在哪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世人皆言“脏唐臭汉”,对于唐朝来言,开启这个“脏头”的人是谁?不是李世民强纳齐王妃,而是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人。武则天14岁进宫,本是李世民的“媚娘”,但可惜李世民却根本不喜欢她。因而武则天,就借照顾李世...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或许不是很熟悉岑参这个名字,但是这句诗我们却是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是剧中程参的历史原型,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汉中之战曹操损失大将夏侯渊 刘备又损失了哪些武将

汉中之战曹操损失大将夏侯渊 刘备又损失了哪些武将

还不知道:汉中之战时,曹操失去夏侯渊,那刘备失去了哪些武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宦官弄权、导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致使大批的农民起义,地方军阀诸侯,纷纷招兵买马割地而治,存在将近两百年的帝国大厦将倾。在这个战乱不堪的时期,数不胜数的英...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藩王制度在历史上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制度,是对国家非常有害的。汉朝初年,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建立了藩王制度。但最后为了消除这个藩王制度所带来的恶劣后果,汉朝可以说费尽周折。先是...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原,在各种较量制衡中,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