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研究晋南夏文化的又一实证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14)530

研究晋南夏文化的又一实证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考古研究所、平陆县文物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崔俊俊

夏文化,一直是考古界关注的重点。

“夏墟”究竟在哪里?现在人一般认为在河南二里头,但是历史上也曾有记载,山西晋南是夏王朝的核心区域。两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需要用考古发现来证明。

2023年,运城平陆良庄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时期晋南与豫西的关系提供了关键信息和线索,填补了中条山南麓夏文化的研究空白,更新了人们对晋南地区夏时期文化格局的认识,同时也为解读“夏墟”历史内涵提供了考古实证。

灰坑被破坏,但仍有不少收获

良庄遗址位于运城市平陆县部官镇良庄村南,北依中条山,南距黄河约5公里。为配合平陆县部官扬水改扩建工程郑沟四级站及管线建设,2022年11月至12月在良庄村南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良庄遗址,初步判断为东周时期。2023年7月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运城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复探并进行试掘,明确良庄遗址为夏时期。

2023年8月至11月在水泵站用地范围发掘约500平方米,共清理夏时期灰坑29座。由于灰坑所在的地方以前种果树,对地表破坏得比较厉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灰坑比较浅,仅残存坑底。灰坑多呈不规则形,底部不平整,在坑壁四周多掏挖有壁龛、底部铺垫料姜石是良庄遗址灰坑的特点。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平陆良庄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崔俊俊介绍,灰坑一般有两种,一种不太规整,比如说要取土用土,人们可能会随机挖坑,这个时候挖的坑就可能不规整;还有一种是很规整的,比如说窖穴,是带状或圆形的,一般用来存放粮食、器物等。平陆良庄遗址的这些灰坑,肯定是人们有意挖的,坑壁四周的壁龛应该也有特殊功能,但是具体用途不好确定。因为破坏得比较严重,保存比较差,它原来的形制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在东下冯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这样的壁龛,保存得比较好,可以看出是在窑洞中,墙还在,地面也比较平整,那个壁龛一般认为是用来放东西或者是给灶烧火。现在的农村窑洞也有掏壁龛的。”崔俊俊说,“良庄遗址有些灰坑还比较规整,想象一下,如果它没有塌的话,可能还有很深,比如说有一两米,这样的话它就有可能是窑洞,比如住人的窑洞,它就会有壁龛。”

但是,目前该遗址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存在住人的房址。这个时期的房子有几种,除了在地面之上直接盖房子外,还有半地穴或地穴式等向下挖修建的房子。几千年后,这些房子早就塌了,只留下一些遗迹,有时候就不好判断是否是房址。“房址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比如说有平整的地面,有灶,有门道或者有柱洞,才能判断是房址。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坑,它不具备这些因素,那它就和普通灰坑一样,我们没法判断它在废弃之前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崔俊俊说。

此处的灰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底部铺垫料姜石。什么是料姜石呢?记者查阅得知,料姜石,状如生姜,因而得名,为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中钙质结核。为什么要在坑底铺设一层料姜石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崔俊俊表示,以前的考古发现中,比如仰韶时期的房子地面会铺设料姜石,因为料姜石比较结实,将它敲碎之后同水混合,就和现在的水泥或白灰一样,可以起到平整地面的作用。但是良庄遗址发现的这个料姜石没有经过处理,就是料姜石原来的样子,铺在上面看起来疙里疙瘩,具体有啥功能不太清楚。“或者是有这种考虑,这个料姜石可能会防潮,但是也没有具体规律,不是说每个坑都有或者有些坑只是局部有,还是不能确定其功能。”崔俊俊补充道。

出土遗存丰富,揭示夏人生活习俗

该遗址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绿松石、铜小件等。以陶器为主,初步辨认有盆形鼎、三足皿、花边罐、豆、鬲、甗、盆、敛口瓮、器盖、刻槽盆、杯等;石器有石刀、石铲、石斧、石凿、石箭镞等;骨器有骨锥、骨簪、骨刀、骨针、骨簇等;蚌器多残碎,有蚌刀、蚌镞、穿孔蚌饰等。

其中,陶器最能代表一个遗址的文化属性。不同的人群,所使用的陶器从材质、纹饰、颜色、器型、器类等方面来看都可能会不同。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良庄遗址的陶器显示出浓厚的二里头文化因素。从出土陶器来看,炊器以鼎、深腹罐为主,三足皿、簋、刻槽盆等器类显示出浓厚的二里头文化因素,而与中条山以北的东下冯文化差异明显,应属二里头文化。也就是说,运城地区同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没有这种器型,即使有共同器型长得也不一样,只有河南二里头地区的人才会使用。

但同时,也发现了少量的鬲、甗,这表明该地区也受到东下冯文化因素的影响。崔俊俊解释道:“用陶鬲做饭,是晋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轻易不会改变。当时在良庄遗址生活的人们和中条山北部的人群之间肯定是存在文化交流的,不可能那么隔绝。”

整体而言,从陶器陶系、纹饰及器类特征来看,其时代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早段,甚至更早,或与东下冯遗址一期年代接近。

除此之外,在良庄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以家养动物为主,野生动物为辅。家养动物以羊和猪为主,牛、狗的数量较少,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麂、免、鼠、鳖雉、蚌等。“这些动物的死亡年龄都比较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打猎或饲养它们的目的是以获取肉食资源为主。”崔俊俊说。

存在冶铜活动,并不是普通聚落

夏时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遗物中,就有部分小件铜器,包括铜箭镞、铜环、铜凿、铜刀等。同时,还发现了三块铜矿石和两个陶鼓风嘴,说明此处以前存在冶铜活动。

在崔俊俊看来,如果没有发现铜矿石和鼓风嘴,也不能确定这些铜器来自哪里,有可能是当地人自己做的,也可能是用其它资源和河南、运城等地交换得来的,“因为 *** 铜器这种技术在早期青铜时代是最顶尖的技术,类似于现在的纳米、航天技术等。人们可能都会做陶器,但是不一定都能做铜器。良庄遗址发现的铜器都比较小,二里头遗址有发现大一些的铜礼器,如铜爵、铜鼎等,那种的 *** 技术就更复杂了。”

而铜矿石和陶鼓风嘴的发现,验证了此处曾有冶铜活动。尤其是鼓风嘴的发现,它的作用是在冶炼时往窑炉里鼓风输氧,以使燃料加速燃烧增加炉温。虽然发现的证据比较少,但是足以证明此处可能存在冶炼行为,出土的那些小件铜器可能都是当地人自己铸造的。

据崔俊俊介绍,运城发现的夏时期遗址有很多,除了西吴壁、东下冯和古城南关外,其它遗址很少发现有冶炼行为。平陆良庄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这里的先民掌握了冶铜技术,要知道在当时掌握这种技术的毕竟是少数人群,如果掌握了这个技术,那就代表着这些人群不一般,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聚落。

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不少绿松石。这种东西也很稀缺珍贵,不仅矿源稀少,而且一般需要打磨穿孔做成装饰品, *** 技术要求也很高,需要有专门 *** 的作坊。在山西出土的其它夏文化遗址中很少发现有绿松石,由此也能看出,良庄遗址绝非普通聚落。

夏王朝管理晋南的一个据点

夏商时期,铜是支撑国家命脉的战略资源。河南二里头附近没有铜矿,而山西中条山又是中原地区著名的铜矿产地,这个时候夏王朝就需要争夺资源了。

晋南和豫西一直都是探讨研究夏文化的主要区域。据史料记载,当时夏王朝的主要范围,就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两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崔俊俊认为,虽然晋南的陶器和二里头差别很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共性,那么它可能代表了一个国家统治之下的两个不同族属,也就是不同的人群,文化可能不一样,但是他们关系比较密切,或者是同盟的关系。当然,人群的交流得有通道才行,而良庄遗址正好位于连接晋南豫西的虞坂古道的要塞处。

从良庄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中条山南部人群的文化属性已经属于二里头文化了。“陶器上这么像,我认为一般不是传过来的,应该是河南二里头时期的人群已经到了平陆良庄,在这里生活了,并把他们的传统带到这里。也就是说夏王朝的人已经到了这里,他来控制住这个关键区域,这样不管是越过中条山去盐池获取盐,还是去中条山采铜都很方便。”崔俊俊说。

这次发现填补了中条山南麓夏文化的研究空白,更新了人们对晋南地区夏时期文化格局的认识,以中条山为界,以南为二里头文化,以北属东下冯文化的文化格局基本确定。同时,也为解读“夏墟”历史内涵提供考古实证。《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集解》引徐广曰:“在河东大阳县”,即今平陆县境。良庄遗址的发现,表明这一区域存在夏时期的文化,实证了“夏墟”在晋南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目前,良庄遗址的20个灰坑只整理了3个,今年还可能继续发掘,希望能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

山西晚报记者 南丽江

1.良庄遗址Ⅰ区航拍照。

2.良庄遗址发现的灰坑四周多壁龛。

3.该遗址出土的铜环。

4.该遗址出土的盆形鼎。

5.该遗址出土的铜箭镞。

6.该遗址出土的绿松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6906.html

“研究晋南夏文化的又一实证”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邦和项羽...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亭这个机构设立于战国,位置都是在各国边疆,担任防御职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