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徐庶投曹后真的不献一计了吗?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21)580

历史上,徐庶投曹后真的不献一计了吗?

在三国历史中,徐庶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原本是刘备的谋士,以其卓越的智谋和见识而著称。然而,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徐庶最终选择了离开刘备,转投了曹操。这一转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猜测,其中最为流传的说法是,徐庶投曹后并未给曹操献过一计。那么,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可信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看徐庶在刘备麾下的表现。《三国志·蜀书·徐庶传》记载:“徐庶字元直,颍川长社人也。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寇贼起,徐庶与友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依刘表。三顾草庐之中,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徐庶在刘备的谋士团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凭借自己的智谋为刘备出谋划策,使得刘备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他的才能和忠诚得到了刘备的高度认可,这也为他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良好的声誉。

然而,当刘备为了寻求徐庶的帮助而三顾茅庐时,徐庶却选择了离开。这一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徐庶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融洽。那么,徐庶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三国志·蜀书·徐庶传》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徐庶离开刘备投曹的具体原因。然而,根据其他史料和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其中的一些可能原因。一方面,徐庶可能出于对刘备的失望而选择了离开。在徐庶看来,刘备虽然有着雄心壮志,但却缺乏足够的决断力和手腕。他认为,刘备在三国争霸中难以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他选择了转投曹操。另一方面,徐庶可能也是出于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考虑而做出了这一决定。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个人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族、利益、政治立场等。徐庶可能认为,在曹操的麾下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因此他选择了离开刘备投曹。

那么,徐庶投曹后是否真的未献一计呢?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徐庶在投曹后没有给曹操出谋划策。《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提到:“太祖(曹操)既征(徐)庶,庶至,见太祖。太祖善其言,以为右军祭酒,与(荀)彧共典兵事,后从太祖至(汉)中,卒。”这段记载表明,徐庶在投曹后确实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重用,担任了右军祭酒的职务,并与荀彧共同负责兵事。这表明徐庶在曹操的麾下确实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谋。

投曹后的徐庶,史料中的记载确实很少。不过,我们仍可以从一些间接的线索中推测其可能的行为。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提到赤壁之战时,曹操曾采纳了众多谋士的建议,但并未明确提到徐庶。这并不意味着徐庶没有献策,只是可能他的建议未被采纳或并未被史书记载。

另外,一些野史和传说中也有关于徐庶投曹后的记载。例如,有传说称徐庶在赤壁之战期间曾向曹操提出火攻之计,但被曹操拒绝。虽然这些传说未经证实,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徐庶在投曹后可能仍有献策的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徐庶在曹操的谋士团队中可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曹操的谋士团队中人才济济,如荀彧、郭嘉、程昱等人都是极具智谋和才能的人物。徐庶需要与其他谋士争夺曹操的信任和青睐,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徐庶可能并未能够在曹操的团队中脱颖而出,因此他并没有机会给曹操出谋划策。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史书中的一些记载可能存在夸张或失实的情况。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夸大其词或虚构的情节,以突出某些人物的形象或事迹。因此,我们在分析历史记载时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避免被片面的记载所误导。

综上所述,徐庶投曹后是否真的未献一计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历史的记载并不完全可靠,我们只能通过推测和分析来揭示真相。然而,无论事实如何,徐庶作为一个卓越的智谋人物,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故事和经历将继续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成为我们了解三国历史的重要窗口。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历史是由众多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个人的选择和决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其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等因素,以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7998.html

“历史上,徐庶投曹后真的不献一计了吗?” 的相关文章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临死前大喊庞德公救我,是真的吗?庞德公又何许人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人,喜欢诸葛亮的人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鲁迅曾说:关羽之义近乎伪,诸葛之智近乎妖,民间也有谚语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可见诸葛亮的智慧...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历史上诸葛亮才能怎么样 诸葛亮是被演义神话了吗

历史上诸葛亮才能怎么样 诸葛亮是被演义神话了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才能究竟如何?为什么说诸葛亮被演义神话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依据陈寿的《三国志》所讲的诸葛亮,几乎就是个完人。虽然我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但是史书并没记载诸葛亮有什么缺点。陈寿最后评价诸葛亮:然亮才治戎为长,奇...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对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标信念都会产生...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